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
——訪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高洪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中小學如何貫徹六中全會精神,改進德育工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近日,記者專訪了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高洪。
記者: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的大背景下,中小學德育如何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實現新發展?
高洪: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關鍵是“融入”,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全過程。具體來説,就是融入各門課程、社會實踐、校園文化以及班主任工作、學校日常管理等具體環節。
記者:對中小學而言,“融入”是個大課題,需要全方位進行。課堂是教書育人的主渠道,在這個主渠道中怎麼實現融入?
高洪:課堂教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各門課程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資源充分開發出來,把各門課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教育。一是教師對待所教學科的態度,傳達的是對工作的態度、對事業的態度、對科學的態度。二是對待不同學生的態度,傳達的是對人的尊重、對人的情感、對教育的情感。三是教學內容本身資源更豐富了,德育課要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大自然生活中講清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導學生學習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關係,逐步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記者:這對教師的要求是不是更高了,對教育部門有什麼要求?
高洪:這就要求所有教師既具有學識魅力又具有人格魅力,深入把握本課程的知識體系,深刻認識本課程的內在規律,融會貫通、深入淺出,講課具有啟發性和感染力。這就要求教育部門和學校評價一堂課不只是看知識、技能傳授得如何,還要看是不是挖掘了育人資源,實現了育人功能。
記者:社會實踐在中小學德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社會實踐中實現融入?
高洪:社會實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生動形式,是中小學生體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重要途徑。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要求學校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國情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改革開放教育、國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時代精神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法制教育等,這些都可以也應該在不同類型的社會資源中進行。
開展社會實踐,要挖掘課程和社會兩個資源,牽動學校和社會兩個力量,實現中央8號文件描繪的全黨全社會共同實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目標。要政策推動,著力解決限制中小學社會實踐的安全、經費、時間、場所等薄弱環節,整體推動,為學校開展社會實踐創造條件。要營造氛圍,在全社會倡導凡是社會公共資源都有責任和義務為中小學教育服務的理念。要建立機制,各有關部門以及行業主管機構,要制定具有各行業特色、可供中小學上課的社會實踐基地標準和實踐課程實施方案,並建立一批示範基地,挖掘學科和社會兩個德育資源,用社會實踐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串聯起來。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