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核心提示:對成都市區頗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成都博物院副院長江章華説,已經發掘的遺跡,分佈其實有規律:“大方向上,戰國時期的遺跡,主要集中在老城區東北方向;城區內,則以唐宋及以後為主。”

公園裏、綠地下、皇城根兒處處有寶藏?

  秦城

  秦滅蜀,建秦城,也就是今天的少城範圍;戰國時期的遺跡,主要集中在老城區東北方向

  羅城

  唐高駢築羅城,成都城逐步擴大以府南河為界;城區內,則以唐宋及以後為主 昨日,成都市政協委員魏忠奇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力圖將及時挖掘和保護石獸的建議,送達文物主管部門。主管成都市考古研究工作的負責人“接招”:開建前,考古隊將進場勘探。

  民俗專家袁庭棟表示,《成都城防古跡考》對石獸記載可信,此“石獅”卻非彼石獅。考古專家為早報讀者獨家揭秘主城區藏寶規律。

  開建前進行文物勘探

  對成都市區頗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成都博物院副院長江章華説,已經發掘的遺跡,分佈其實有規律:“大方向上,戰國時期的遺跡,主要集中在老城區東北方向;城區內,則以唐宋及以後為主。”

  這樣的分佈情況,與成都城的變遷有關。江章華介紹,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建秦城,也就是今天的少城範圍;到唐代高駢築羅城,成都城逐步擴大以府南河為界。江章華説,唐以後,成都城基本形成,此後城市毀建,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改變,因此也保留了很多唐以後的文化堆積。

  專家揭秘>>>

  遺跡與成都城變遷有關

  對政協委員提出的及時保護石獸的建議,負責成都市考古研究工作的成都博物院副院長江章華表示,市民對地下文物的關注,無可厚非,但文物部門並未“消極等待”。按照程序,文物勘探是在新建築開建之前的必經程序,施工方不可能“跳得開”。目前鐘樓廢墟還在拆除中,清理工作完成後,在新建築開工之前,文物考古部門就會入場進行開建前的勘探,如果發現文物,將立即就地保護,再進一步勘探發掘。“現在只是還沒有到那一步,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成都市文物管理工作日趨規範,成都市對城建施工前的文物勘探管理得非常嚴,基本都能很好地保證地下文物的安全。”江章華表示,市民盡可放心,不管有沒有石獸,勘探都會進行。

  主城區內有遺跡未發掘

  “張獻忠藏金”、“石牛對石鼓”……自古以來,坊間一直流傳藏寶説。據一些“老成都”講,市區內如新華公園、沙河公園、人民公園、文化公園、百花潭公園等,下面都埋著不少寶藏。

  對於這個“傳説”,江章華笑言,主城區內肯定還有不少遺跡未發掘,一些公園下也確實埋有文物,但並不是每座公園都是一個遺跡“掩體”,“有些‘傳説’稍微誇張了”。

  一些文史愛好者提出“城區綠地就是藏寶標識”的説法:“十二橋遺址地面都將改建綠地,現在城區一些地方老房子拆了,不準修新房子,也變成了綠地,其實綠地就是‘寶藏掩體’。”

  對此,江章華表示:十二橋改建綠地,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已發現的遺跡,按照規定,遺跡上面是不能建樓房的。江章華説,簡單地用綠地識別“藏寶點”,有點牽強,“天府廣場那一大片綠地,莫非下面都藏了寶?”“對於民間傳説,大多不可信,什麼九眼橋、望江樓那些地方藏寶,其實儘是些懸龍門陣。”江章華説,“傳得越兇的,通常都是假的。”

  民俗專家>>>

  老皇城石獅已被炸此“獅”非彼“獅”

  成都作家謝天開,曾在《成都城防古跡考》中找到了史料中對石獸最精確的記述。四川民俗、歷史專家袁庭棟説:“很巧,當年我也參與了這本書的編纂工作,只是,老先生們都相繼離世,當時的參與者也只剩我一個了。”

  袁庭棟説,《成都城防古跡考》的學術水平是很高的。“這本書的撰稿人都是民國時期的飽學之士,親眼見證了書中的很多內容。”袁庭棟回憶説,“涂炬興、王東元、陶元甘、汪潛、李金彝以及陶亮先生,都是治學嚴謹的前輩,對書中90%以上的內容,都進行了完整的核實。從編者的角度,可以負責任地説,《成都城防古跡考》中對石獸的記載是可信的。”

  千年石獸經早報報道後,不少讀者打進新聞熱線,“老皇城前的石獅子,我們小時候都爬過,還拍過照片。”對此,袁庭棟表示,這只是個美麗的“誤會”,“可以肯定地説,地下的石獸絕不可能是當年老皇城前的那對石獅子,因為1969年修展覽館時,那對兩人多高的巨大石獅,因為無法搬運而被炸掉了。所以,此‘獅’非彼‘獅’。”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揭秘成都主城寶藏:主城區內不少遺跡未發掘 1 對成都市區頗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成都博物院副院長江章華説,已經發掘的遺跡,分佈其實有規律:“大方向上,戰國時期的遺跡,主要集中在老城區東北方向;城區內,則以唐宋及以後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