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人物簡介:任咏華,1963年生於香港,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講座教授。1985年畢業于香港大學化學系,1988年獲該校博士學位。她一直致力於無機化學、合成化學基礎研究,並在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受到國際同行的關注,曾應邀在多家雜誌撰寫重點文章或綜述文章,在SCI國際雜誌上發表150多篇文章。曾獲2001年香港裘槎基金會“優秀科研者”、2005—2006年度英國皇家化學會世紀金獎、第十三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等榮譽。
任咏華是香港大學講座教授。今年初,她在法國榮獲第十三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成為繼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方華和香港科技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葉玉如之後,第三個摘得該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
“我覺得自己是個精力充沛的人,我可以完全不休息工作一整天;如果非常放鬆,我反而會感覺很不自在,所以家人經常和我開玩笑説,你需要回到實驗室,去聞一聞化學藥品的味道了。也許,我是個離不開化學品的人。”
38歲當選中科院院士
“做科研如果只是為獎項,將會失掉科研原本的意義,這對我來説是雜念”
任咏華面容清秀、氣質溫婉,齊耳的短髮一絲不茍。她的語速和步伐比一般人快,她説自己屬於性急一族,總想要在最快的時間內把手頭的事情辦妥。但對於作研究,她卻有難以言説的耐性。
2001年,38歲的任咏華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位祖籍廣東鶴山的無機化學家,至今保持著中國最年輕的女院士的紀錄。
2005年,任咏華獲得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僅一年後,她又成為首位獲得英國皇家化學學會講座獎章的華人。
“有些人問這是否到達了高峰?我會説這是個新開始。此次獲獎對我和我的團隊來説是莫大的鼓舞和肯定。但是,做科研如果只是為獎項,將會失掉科研原本的意義,這對我來説是雜念。”有著科學家一貫理性特質的任咏華對獲獎感到欣喜,卻沒有陶醉於鮮花與掌聲中,因為“一山還有一山高”,只希望鼓勵自己做得更好。“一分耕耘,有半分收穫已經很開心了。”
今年4月,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會見任咏華時表示:“任咏華教授能夠獲此殊榮,顯示了中國化學界在世界科學領域的地位。我也是從事化學研究的,化學其實在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並將繼續為人類解決各種挑戰。希望在未來,能夠看到更多中國科學家在世界科學的舞臺上大放異彩,證明中國的科技實力。”
每天快樂工作10小時
“安心地去工作,專心地去做一件事情,對自己負責任,這是最重要的”
“化學于我不只是工作,還是興趣,是同吃飯睡覺一樣重要的事。”任咏華説。“我選讀化學是因為喜歡從事客觀理性的分析工作。人們總認為化學家製造污染、毒物,其實這是一個靠化學才能正常運轉的世界。”任咏華説。
1985年,香港大學學士畢業後任咏華決定留校,只用了3年就拿了化學博士學位。她師承中科院院士支志明。在繁華的香港,這一對性格沉靜的師生被很多人稱為地地道道的“港産”科學家。任咏華很感謝博導支志明先生,“是他讓我明白科學並無性別之分,只有好壞之分”。
很多人認為香港只是一個金融中心,很難開展基礎研究,而任咏華硬是做出了世界級水平的科研。“只要你有這個決心,有這個毅力,就可以做出一些國際水平的科研。”
1988年,任咏華博士畢業時,新創的應用科學系的實驗室甚至連試管和玻璃瓶都不多。任咏華就從買玻璃瓶開始。她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第一次拿到香港研究基金局第一筆資金的情形,差不多80%的資金用來買一台測熒光發射的儀器。“錢都花在基本的儀器上。當人們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會希望條件能夠儘量好,不願意受到條件的限制。或者説,科研條件並不是你能不能出成果最重要的原因。安心地去工作,專心地去做一件事情,對自己負責任,這是最重要的。否則有最好、最複雜、最精密的儀器也不一定做最好的東西出來。”任咏華説。
埋頭在實驗室裏,穿梭在試管、儀器和學生之間,與化學朝夕相伴,或失敗或平淡地作研究,任咏華還能經常保持快樂的心情。“因為在這裡,可以做一些你自己很喜歡做的事情,我都很享受,不一定非要獲得怎樣的成果。”
研發無污染的可再生替代能源
“我希望這些研究能對人類有影響力,有益處,而非只是牟利”
在追逐自己化學夢想的過程中,任咏華堅持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她認為,地球正面臨百年一遇的能源危機,研發出無污染和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是當務之急。 她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名為有機金屬化合物這一類用途廣泛的光敏材料上。依託核心的金屬類型和周圍有機分子的性質,光敏材料能以各種不同的波長和效率吸光和發光,她研發了具有獨特的光吸收性能的幾種物質,有助於太陽能的收集和儲存,能夠應用在低耗電量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燈泡,以及太陽能發電板的吸光物料上。傳統鎢絲燈會將很大一部分電能轉化為熱能浪費掉,但涂上分子功能材料的白OLED燈管則可大大降低這種無謂的消耗,將電能高效轉化為光能。與一般的鎢絲燈相比,使用相同電量,白OLED燈比鎢絲燈更光亮,而同樣的亮度它則比鎢絲燈維持時間更長。一盞8瓦的白OLED燈與一盞60瓦的鎢絲燈,其亮度差不多一樣。
目前,任咏華的分子功能材料尚未投入市場。她表示:“價格及壽命問題還有待解決,我會找出更便宜、更普遍的金屬,合成效能更高的分子功能材料。”
由於接觸到油或重金屬離子時會發光,這種材料還可應用於探測石油泄漏或放射污染等環境災害。在醫療保健方面,光敏材料也可作為化學傳感器,檢測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或惡性細胞。
“我是一名化學家,可以創造不同的分子,讓它們發光或是發出熒光,或讓它們能收集陽光,並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我希望這些研究能對人類有影響力,有益處,而非只是牟利。”
如今,她成為研究發光分子和太陽能創新技術的國際權威。在她的心目中,化學堪比藝術。“我一直將化學家比喻為藝術家,以創新理念創造新事物。我總是因自己是一名化學家而感到幸運和驕傲,因為化學是一門旨在創造新的化合物的主要學科。我們可以將化學和物理的領域結合以發展新的材料並解決能源的相關問題。另外,也可以結合化學與生物學或醫藥學來解決疾病和健康的相關問題。”
在作研究的同時,任咏華還曾擔任香港大學化學系主任。她認為培養年輕一代非常重要。她希望用自己對科學的態度來激勵那些在香港有志於從事科學研究的年輕人。“作為一名優秀的科研工作者,需要有較高的情商,這樣就不會輕易放棄,如果你的試驗失敗了,你必須要搞清楚如何去克服這些困難,不要輕易放棄。”任咏華説。
任咏華已經先後帶過50多名博士、博士後學生從事研究。她坦言,年輕人對科研並非沒有興趣。她更經常抱著“不信任”的態度反問學生,要他們肯定驗證過程沒有出錯。“我不會看到一點點結果便急著發表,越重要的發現便越要審慎。”她強調,作研究不可性急,一定要花時間反復求證,若最終找不到具有説服力的結果,寧可不發表,以免影響信譽。(記者 易蓉蓉)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