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兩年前,約2500枚戰國竹簡入藏清華大學。如今,十余位專家從這些竹簡中整理出60余篇文獻,消失了兩千多年的《尚書》得以重現!
清華大學在成果發佈會上宣佈:包括九篇文獻在內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已正式出版發行。
八篇文獻從未公開發表
2008年7月,一位校友將一批流散到境外的戰國竹簡捐贈給清華大學。據整理統計,竹簡數量(含殘片)約2500枚,其內容多為經、史一類的典籍,大多在已經發現的先秦竹簡中是從未見過的,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清華大學專門成立了以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先生為首的研究團隊,組織十余位專家、教授、博士生、博士後進行釋讀、整理。從一個月一換水的搶救性保護,到恒溫、恒濕、無菌處理;從在不脫水情況下進行彩色攝影,到對殘章斷簡進行分門別類、編連解釋……最終,整理出60余篇文獻。
此次面世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共包括《尹至》、《尹誥》、《程寤》、《保訓》、《耆夜》、《金縢》、《皇門》、《祭公》和《楚居》九篇文獻,除《保訓》外,其餘都未公開發表過。全書按照整理報告規範要求編輯印刷,刊印有竹簡正反面原色、原尺寸的照片以及放大兩倍的文字照片,以及釋文、註釋和文字編等。
“我們計劃每年出版一輯,總共十五輯。不過,每一輯內容沒有總策劃,得由實際的整理情況來決定。”李學勤説。目前,第二階段整理工作已經啟動。出於保護目的,今後,竹簡不會大規模對外展示。
專家正在展示部分清華大學珍藏戰國竹簡的研究成果。(攝影:清木)
重現《尚書》及類似典籍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所收九篇中,前八篇都屬於《尚書》或類似《尚書》的文獻。
《尚書》是研究先秦歷史最重要的典籍,是古代歷史文獻的彙編,傳説孔子選編的《尚書》有百篇之多,但經秦代焚書,大多失傳。漢初濟南伏生只傳28篇,稱《今文尚書》。漢景帝末(或説武帝時),曲阜孔壁發現《古文尚書》,比伏生所傳多了16篇,後又佚失。又有杜林在西州得到的“漆書”本,也亡失了。從那時到現在的兩千多年來,清華簡是首次發現《尚書》以及類似的典籍。
《金縢》是《尚書》中的重要一篇,記載了周武王滅商後不久即臥病不起,武王之弟周公為武王祈禱,願代之生病,表示對武王的忠誠。《金縢》見於伏生所傳的《今文尚書》,清華簡也有《金縢》,簡上標題為“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簡文與傳世本比較,有許多重要的異文,對於研究周初史事至為重要。例如記載周武王在“既克殷三年”後生病,與今本作“二年”不同;簡文中沒有今本中涉及占卜的文句;簡文作“周公居東三年”,與今本作“周公居東二年”不同,等等。
清華簡中還有性質類似于《尚書》的前人未見的文獻,如本輯所收《保訓》一篇,是焚書以來從來沒有人知道的。簡文講述周文王臨終前對其子武王的遺言,提到堯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傳説。篇中所包含的中道思想,很有哲學意義。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