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鑽木取火,文明起源。火,是人類文明的標誌。

  在我國,與火相關的傳説有很多,鳳凰就是其中之一。因為能在火中重生,所以又叫不死鳥,被古代楚國人尊為圖騰。傳説上古時期鳳凰曾經飛臨鄂東産蛋,在方圓近百里的岩石上留下的痕跡至今還能清晰可見。或許楚人拜日尊鳳的原始信仰,就由此而來。火,不僅孕育出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也在鄂東南大地上哺育出令世界稱奇的礦冶文明。

  在鄂東南境內,有100多處古文化遺址。其中,古城池、古墓葬等,多與古代冶煉生産相關。已經發現和探明大小礦床有429處,金屬礦17種,黑金屬礦25種。礦産資源種類繁多,儲量豐富,被人稱之為“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

  淹沒在長江中下游南岸的這顆明珠,就是礦冶之都——湖北黃石。而其中最耀眼奪目的是兩處是以銅和鐵命名的寶地——銅綠山和鐵山。今天,他們憑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礦冶文化、珍稀的礦冶遺跡,成為中國第一座國家級礦山公園——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1877年,英國礦師郭師敦重新發現大冶鐵礦,引起世界矚目。近代百年,人們的目光再度聚焦到了這裡。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跡的銅綠山古礦冶遺址,經過多年的挖掘整理,終於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她填補了我國冶金史上的空白,堪稱里程碑式的考古發現。遺址規模之大,開採和冶煉工藝之精湛,可以與秦始皇兵馬俑媲美。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唐代李白的這首詩仿佛讓我們穿越時空,一覽古代先民燃起熊熊的爐冶之火,冶銅造器的恢宏場面。

  眼前的這些山,古時因盛産鐵礦石而聞名。以鐵而定名,稱作鐵山。相傳八仙之一的鐵拐李曾雲遊到此,取當地精鐵,在一石洞中鑄成神拐,呼風喚雨,驅邪消災,造福于百姓。當他準備跨海仙遊前,又把採石煉鐵之術傳授給當地百姓。後來,鐵拐李生活過的一處彎形谷地,百姓稱之為得道灣。

  三國演義為今天的人們展現出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但藝術形象不是歷史真相。當年,勢力相對較弱的東吳是靠什麼支撐起與魏蜀的連年征戰。據《古今刀劍錄》記載,公元226年,吳大帝孫權在鐵山一帶大興爐冶,鍛制刀劍。置千口劍,萬口刀。此後的兩晉,到隋唐,都在此設鐵院,歷代統冶者一直把黃石地區作為官鐵冶煉之地,充分説明這裡的鐵礦石儲備大可敵國。

  照亮天地的冶煉爐火,還映現著唐末黃巢起義軍和南宋抗金英雄岳飛屯兵鑄劍的威武場面;躍動著明朝採冶銅鐵鑄錢幣、造兵器、鍛農具的熊熊爐火;遺留著鐵門坎16.8萬噸古爐渣和許許多多的古代開採文物遺跡;傳誦著清末張之洞、盛宣懷創立亞洲最早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的悲壯史話。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探尋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滄桑變化讓人矚目 1 在我國,與火相關的傳説有很多,鳳凰就是其中之一。因為能在火中重生,所以又叫不死鳥,被古代楚國人尊為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