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翠屏村是陽朔縣葡萄鎮一個古村,村莊房屋呈“北斗七星”狀分佈。全村142戶700多人,大部分以“諸葛”為姓,據稱乃“諸葛亮後裔”。

  走到翠屏村頭,便見一條奇特河流:在不到500米長的地段,入了9次地,轉了9道彎。河水9次從地下涌出,形成9個橢圓形水塘,此地因而被稱“九塘”。九塘中最大的面積有400平方米,最小的僅10平方米。當地村民就著水勢在此架設水車,汲水灌溉。明清時期,塘與塘之間曾有房屋相連,形成一座繁榮的古圩鎮——九塘堡。據《陽朔縣誌》記載,明清時期,縣屬塘堡13處,翠屏塘(即九塘堡)便是其一。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曾在此屯兵,可見其地理位置重要。據《陽朔地名志》記載,清朝光緒年間,圩場才從翠屏遷往福旺街(今葡萄鎮政府所在地)。

  行至翠屏村西端,可見一條清澈的河流蜿蜒流向遠方,人稱“烏龜河”。河兩岸田疇平坦,四週群山疊翠,一派迷人的田園風光。烏龜河上橫跨著一座單拱古橋,人稱“萬福橋”。橋長53米,凈跨11.2米,全用大青石壘砌。始建年代無從考證,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49年)曾重修。該橋是舊時陽朔通往桂林的津梁,更是該村的門戶。橋上原建有橋亭和寨門,如今已不復存在。橋兩側古樹參天,濃蔭馥鬱。橋西端北側現存一口古井,井水甘甜。每當暑夏,有不少中外遊客慕名到此,坐在橋邊石階享受清涼和恬靜。

  據《陽朔地方誌》記載,翠屏村建於宋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距今已有870多年曆史,村中仍存有一些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建築,可惜大部分已頹敗。古巷內4塊厚重的拴馬石歷經百年風雨,依舊堅固無比,成為一道厚重的人文景觀。

  據翠屏村民保存的《諸葛氏宗譜》序言記載:“我祖係諸葛豐第廿七世孫,原居襄陽城西廿裏,地名隆中。宋末遷居於廣西桂林黎獲大村,乃因出地立名,遂號隆中。隆中公後,子孫繁盛,有陸續移居各地者,(今廣西諸葛後裔)皆隆中公之苗也。”據此記述,翠屏村屬諸葛亮後裔居住地。2010年9月,湖北省《襄樊日報》“尋訪諸葛亮後裔”尋訪組曾專程前來翠屏村進行採訪報道。

  翠屏村周圍有10個小山村,當地有“一屏、二里、三寨、四山”的説法。“一屏”指翠屏,“二里”指大林裏和岩裏,“三寨”指石口寨、羊山寨和周寨,“四山”指觀音山、龍頭山、九竹山和白麵山。其中有7個村全姓“諸葛”,多達2000多人,是名副其實的“諸葛村”。登高遠望,可見這10個村子均建在烏龜河兩岸,且呈“北斗七星”狀分佈:建在桂陽公路邊的觀音山村與大林裏村、龍頭山村3個村成一條直線,像“湯勺”的“柄”;周寨村、九竹山村建在烏龜河南岸,與周邊村莊組成近似橢圓形的4點,像一個“瓢”。清澈的河水,就流淌在“瓢”中。更有趣的是,“北斗”所指的方向,竟是諸葛亮出山的古隆中方向。這究竟是精心選址還是偶然形成?《陽朔縣誌》《陽朔縣地名志》均無記載,當地村民也無人知曉。但諸葛人家一直秉承先祖“躬耕苦讀”家風,現在還使用古老的竹筒水車取水灌溉莊稼。諸葛亮曾發明“木牛流馬”,陽朔諸葛後裔的木工活也在當地小有名氣。葡萄鎮的4家木工傢具商店,全是諸葛人氏開辦的。他們設計的農具、傢具堅固實用,備受當地百姓青睞。經過多年的打拼,小敲小打的木匠已變成擁有百萬資産的老闆,難道真是諸葛亮智慧的延續?(容作帆 張立波)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廣西諸葛亮後裔村 房屋按“北斗七星”分佈 1 翠屏村是陽朔縣葡萄鎮一個古村,村莊房屋呈“北斗七星”狀分佈。全村142戶700多人,大部分以“諸葛”為姓,據稱乃“諸葛亮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