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探索任務根據難易程度劃分為“發現型”、“新邊界型”與“旗艦型”三類

  本報訊 在10月18日于北京舉行的月球與火星探測科技高層論壇上,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教授布蘭德里喬立夫(Bradley Jolliff)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未來十年行星探測計劃作出詳細介紹。

  喬立夫曾參與美國機遇號火星探測登陸車與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研究項目。他介紹:“科學引領、共同參與、透明公開將是NASA未來十年在行星探索領域的三個指導原則。”

  2013年至2022年,NASA行星探測計劃包括行星任務、各項任務數據分析、太陽系行星基礎性研究、科技發展、公共教育與科學普及等五個方向。其中,太陽系行星基礎性研究包括太陽系行星的演化、行星的生命跡象以及星際之間的相互作用等三個研究主題。

  目前,技術挑戰仍是NASA進一步行星探測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何更有效地保證太陽能供給、更有效地進行光通信以及採集行星標本都是未來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

  “科技發展是保持行星探測項目活躍發展的基礎,我們要建立行星探測科學發展項目,並且將NASA全部行星科學預算資金的6%到8%投入到這個項目中。”喬立夫説。

  行星探測計劃將成立以史蒂芬斯奎爾斯(Steve Squyres)為主席的行星科學委員會,下轄太陽系行星研究小組等五個研究小組。

  十年計劃得到了全美行星科學家的廣泛參與。喬立夫説:“共有1669位科學家通過獨立或者合作的方式向委員會遞交了199份白皮書,這些白皮書是十年內主要的探測任務。基於這些白皮書與科學界的其他意見,有25項科學任務已經被列入進一步研究的計劃。”

  探索任務根據難易程度被劃分為“發現型”、“新邊界型”與“旗艦型”三類。其中,發現型探索任務規模最小,每項研究花費在5億美元左右,10年期間可以進行4~5次任務;新邊界型任務規模適中,每項任務的花費在10億美元左右,十年期間可以進行兩次;旗艦型任務所需投入經費頗多,十年期間可以進行一次研究。

  目前,NASA正在進行的與已經批准的行星研究任務多數為前兩類研究。喬立夫稱,諸如正在運行的“信使號”水星探測衛星、“黎明號”灶神星小行星探測器、尋找“外星地球”的開普勒衛星等研究項目所承擔的發現型任務,已經取得回報率很高的科研成果。因此,未來會繼續加強此類研究投入;新邊界型任務如解決彗星表面標本採集、月球南極艾托肯盆地標本採集、土星探索等難度較高、更為複雜的科研任務也要進一步探索;而旗艦型任務則要看研究經費的允許程度。

  “太陽系很多重要的研究任務都需要以大量研究經費作支撐。如果我們想要完成這些任務,國際合作必不可少。良好的國際合作計劃是NASA行星探測項目的關鍵因素之一。”喬立夫説。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專家詳解未來十年美國行星探測計劃 1 喬立夫曾參與美國機遇號火星探測登陸車與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研究項目。他介紹:“科學引領、共同參與、透明公開將是NASA未來十年在行星探索領域的三個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