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寧津蟋蟀
初秋時節,記者到寧津縣採訪。適逢當地正在舉辦全國性的蟋蟀文化節,各地蟋蟀愛好者和玩家雲集,蟋蟀市場一派興旺景象。走訪市場,與玩家交流,觀看當地獨有的蟋蟀文化館。蟋蟀,這種看似普通的小小昆蟲,引發了記者探本溯源的濃厚興趣。
鬥蟋緣起唐朝説
寧津縣文化館專家楊柱山稱,中國的鬥蟋之風源遠流長,成風氣應起于唐代,有可能是從某些寂寞的宮女打發時光開始的。該縣文化局副局長楊承田則認為,興于宮中是可能的,但最早肯定來自民間。蟋蟀天性好鬥,老百姓在耕作之餘,在田間地頭就有可能鬥起來。
有研究者認為,從唐代開元年間的社會風氣看,鬥蟋蟀出現在此時是極有可能的。那時天下太平,四方無事,從李隆基到民間百姓,享樂之風蔓延,鬥雞走狗成風。李隆基喜鬥雞,便在宮中建起雞坊,定時舉行鬥雞比賽。皇帝的愛好常常像瘟疫一樣迅速感染整個社會。在這種氛圍下,出現鬥蟋蟀的遊戲,為皇上多一項娛樂活動,似在情理之中。
至於人們是如何發現蟋蟀有善鬥習性,並使它發展為一項遊戲的,有人設想了以下幾種可能。
一是在偶然的情況下,人們看到雄性蟋蟀在交配期為爭奪配偶而展開搏鬥,於是好奇心驅使他們捉來雄蟋蟀,雙雙放到一起,讓二蟲搏鬥廝殺。二是當宮女或民間小兒在捕到蟋蟀養在小籠裏聽聲解悶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兩隻蟋蟀放在同一隻籠裏,就會出現視若仇敵般的爭鬥,於是開始有意識地引逗,並從中取樂。比較而言,後一種可能性更大。自然界的野生蟋蟀交配多在晚上,人們可以聽到雄性招引雌性的鳴叫聲,但不易發現兩雄爭風吃醋的場面。因為野生蟋蟀選擇配偶的機會很多,似乎用不著為此而爭鬥。第三種可能是,鬥蟋蟀一開始就是受鬥雞的啟發而産生的。既然皇上酷好鬥雞,又有因鬥雞有方而得寵者,一定會勾起某些嗜利鑽營之徒的極大興趣,他們便在其他禽蟲上進行試驗,結果發現蟋蟀的鬥性最強,場面最吸引人,於是便將其精心養起來,或作貢品以邀寵,或留作自己閒時玩賞。
鬥蟋蟀從發現到普及,其實不需太長時間。一方面鬥蟋蟀是一種很好玩的遊戲,本身具有獨特的娛樂效果。另一方面,玩養蟋蟀是一件簡便易行的活動,既無需多大財力,又不甚勞神,只要從野外捉來,稍加調養,即可擺開戰場,這比鬥雞走狗一類的活動更簡單。鬥蟋之初,是一種純娛樂遊戲,並沒有用於賭博。但很快人們發現用鬥蟋蟀進行賭博更具刺激性。這為鬥蟋增加了“催化劑”,鬥蟋活動開始高速發展,至宋代達到相當規模。
楊柱山和楊承田都認為,蟋蟀文化是具有濃厚東方色彩的中國特有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結晶。其內容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通過鬥蟲可以展現人的智慧;二是鬥蟋有一整套規則,比如鬥蟋要稱重,如同舉重、摔跤、柔道等一些體育比賽一樣,要分量級。與此同時,蟋蟀從捕到鬥、養都很講究,需一系列的工具。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