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閱讀提示】

  他2007年首次走進北京大學,2008年通過成人高考考入北大中文系,幾年裏看了400多本書,寫下近10萬字的文集。出身農村的他曾在高考中失利,卻一直嚮往最高的學術殿堂。他打心眼兒裏覺得,“世界上還有這麼好的一個地方,她的名字就叫大學。”他是北大保安甘相偉。

  常人很難將保安與哲學聯絡起來,在北大,卻有這樣一個故事廣為流傳:“我今天忘了帶學生證,保安一開口便是三個哲學命題,‘你是誰?你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答對才能進入。”故事雖有調侃的味道,卻能看出北大保安的不凡。

  17年來,從北京大學保安大隊走出了300多名大學生,28歲的甘相偉(上圖,記者 魏薇攝)是其中一個。他靦腆害羞,甚至有些拘謹。但略微熟識後,就從口袋中掏出了名片。名片抬頭上“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一排紅字非常醒目,名字後面“教育顧問”的標注耐人尋味,背面更是寫滿了他可以提供的法律援助、人生設計、心理諮詢等服務。“之所以自稱為教育顧問是因為我懂得教育的重要性,並且願意與別人分享我在北大學習到的很多東西。”慢條斯理的語調,卻帶出了自信與驕傲。

  【鏡頭一】

  他瘦瘦小小,看起來十八九歲,樸素的衣裳和求知若渴的目光與周圍的北大學子無異,但臉上似乎缺少了些自信與微笑,身邊也沒有興奮的父母幫著提行囊。那一年,他初到北大當保安。

  4年前的9月,初秋的燕園還留有盛夏時節生機勃勃的樣子,甘相偉和3000多名學子一起走進了北大,卻沒有他們臉上的意氣風發。“心中一直有著自卑感,學生們能夠在明亮的教室讀書,享受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而我卻只能當保安。”説到這兒,他眼中閃過一絲失落。

  同樣生活在燕園,同樣行走在未名湖畔,同樣呼吸著自由的學術空氣,這些與學子同齡的年輕人同樣想讀書想學習。2006年開辦的北京大學平民學校應運而生,這是個由北大工會組織、北大教師授課、北大學子擔任志願者的特殊學校,沿襲了蔡元培時期大力倡導的 “校役夜班”,旨在“增進平民知識、喚起平民之自覺心”,為校工提供進修機會。課程設置充分考慮了年輕人的需求,有英語、計算機、人際交往、理財等各方面的培訓。每個學期都有近百名年輕人走進課堂,甘相偉是其中之一,並且還成為了2008年的優秀學員。

  像甘相偉一樣愛學習的保安有很多,這源於北大保安大隊一以貫之的管理理念,“在高校,不愛學習的保安隊伍是一支愚蠢的隊伍”。剛剛拿到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隊長王桂明對甘相偉影響很大,“隊長特別提倡在實踐中學習,經常鼓勵我要多寫文章。”副隊長張國強在取得兩個本科學位後還拿下了司法考試,成為保安們心中的榜樣。

  站過北大的各個門崗後,甘相偉現在的崗位在未名湖畔的北大檔案館。清閒之時,甘相偉在看史鐵生的《病隙碎筆》。“這種能在工作中學習的生活很幸福。”身邊18歲的小夥子王深剛當保安一週,在甘相偉影響下,手中也拿著一本厚厚的《運動訓練學》苦讀。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從保安到北大學子 甘相偉:追夢,在未名湖畔 1 他2007年首次走進北京大學,2008年通過成人高考考入北大中文系,幾年裏看了400多本書,寫下近10萬字的文集。出身農村的他曾在高考中失利,卻一直嚮往最高的學術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