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流言: “在北京呆一天相當於抽20支煙!廣州25,上海9,南京9,長沙13,成都12,武漢13。”這説法太給環保人士解氣了,讓你們出門就開車!讓你們砍樹當筷子使,讓你們天天開工廠冒黑煙......

  真相: 這個説法著實嚇人,簡直讓人難以置信。關於吸煙對人體的危害,有一個簡單的計算方法,每天的吸煙支數煙齡年數=吸煙指數,如果這個指數大於400,就可以被列為“肺癌高危人群”了。按照“一天二十支煙”的説法推算,在北京居住十幾年以上的人豈不個個都癌症高危?

  空氣污染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會遇到的問題,希望對它的危害有個清晰明確的認識也是人之常情。不過由於它的複雜多變,明確的結論目前還無法給出,拿它和吸煙相比較更是沒有多少科學性。這個謠言,可以粉碎。

變幻不定的空氣污染物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大氣,或快或慢,總是處於變化中。對於北上廣這幾個特大城市,最近幾年的空氣污染性質也正處於明顯的轉變中。

  早年間,大城市最主要的空氣污染是煤煙型污染,特點是顆粒物大,很多成分是還原性物質。當時,大型企業和居民的能源利用以燃煤居多,造成了大量的煙塵污染,在採暖季尤其嚴重。此外,由於對煤炭燃燒前處置的要求少,加上我國很多地區煤炭品位不高,燃煤除了釋放大量二氧化硫,還有許多金屬氧化物也隨著煙塵排放出來。另外,城市中綠地面積小、路面固化率不高,也容易造成揚塵,這一點上,降水量大的南方城市比北方略好。

  環境問題開始引起重視之後,很多重工業企業被遷出了城區,工業污染對城市的影響的確減小了。隨著天然氣烹飪和冬季集中供暖的推廣普及,以及對煤炭使用前的處理,燃煤污染的總量有了大幅度削減。路面的固化程度有明顯提高,同時城市中的綠化率也有提升,但同時基礎建設力度加大,浮塵的來源不再是傳統的路面揚塵,卻可能因大興土木而起。另一方面,一個新興污染源逐漸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角——汽車尾氣。

  這些變化,使得如今的空氣污染物組分中氧化性物質變多,有機物變多,顆粒物粒徑變小,總量變少。換句話説,現在的城市空氣污染從早期的還原性煤煙型污染,逐漸向氧化性尾氣型污染轉變。就像我們的經濟在同歐美接軌一樣,我們的污染類型也在向他們靠攏。

  無論你所在的城市正在多大的程度上由煤煙型往尾氣型過渡,污染的空氣都是一個及其複雜的混合體,含有多種隨時變幻比例的成分,遵循複雜的流體力學擴散模型。這些被稱為“污染物”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多氯聯苯......每一種在劑量足夠高時都會對人體産生不同的毒性效應,而劑量足夠低時對人體完全可能沒有傷害。而每天每一時刻城市中的各種污染源所處的狀態都是截然不同的,擴散方式也不同。

  而香煙燃燒産生的污染物質種類雖然豐富,但因為燃燒過程的反應物和反應條件基本穩定,産物的成分變動的範圍較窄,與城市空氣污染的複雜度相比是小巫見大巫。並且,吸煙過程中的空氣動力學過程也更加簡單,通過吸煙攝入的污染物是可以估算出來的。再者,吸煙釋放的化學物質與空氣污染物的化學成分差別比較大,重合的成分並不多。

  拿吸煙的支數去比較呼吸的空氣有多污濁,根本就是關公戰秦瓊,做不到公平客觀。

撲朔迷離的毒性效應

  不單是成分複雜,大氣污染的毒性效應也很複雜。即使是目前研究相對比較充分的吸煙對身體的危害也是複雜多樣的,除了最常見的增大罹患肺癌的風險、提升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之外,還包括污染物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煙草中重金屬的富集與攝入、一氧化碳造成的血紅蛋白供氧不足、尼古丁造成神經系統的成癮性......

  而空氣污染物對生物體的影響,因為它自身成分的大幅度波動,更難整體來衡量,都是分不同的成分獨立研究的。例如二氧化硫對呼吸系統的刺激、氮氧化物造成的組織缺氧、甲醛的刺激性和三致作用、臭氧的強氧化性......

  除了上面提到沒提到的各種氣體成分,當前研究的熱點是可吸入顆粒物(又叫做大氣氣溶膠)。因為空氣污染物中固體顆粒物的總量大幅度下降後,粒徑較小的顆粒物所佔的比重就變大了,而粒徑越小,顆粒物可能深入呼吸系統的深度就越大,我們國家雖然在空氣質量監測時關注了可吸入顆粒物PM10(空氣動力學直徑10微米以下)的變化,但可進入肺部的PM2.5的固體顆粒物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更長,如果吸入過多,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統和肺部的傷害,對健康的影響更深遠。

  令人遺憾的是,關於空氣污染物的很多研究,例如,究竟多大程度的污染會對人體造成明確傷害,這些物質彼此之間的關係會如何影響它們對生物的效應,這些傷害會不會相互疊加......都還沒有明確的結論。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和對人體的傷害相對明確的吸煙比較,這種比較的結果是否可靠,這種比較對於環境問題的警示作用是否恰當,都是值得懷疑的。而在這種説法的基礎上引申出了“既然已經在被動吸煙,不如主動吸煙”的想法,我們就更難理解它存在的實際意義了。

  結論: 雖然大城市空氣質量差是事實,對健康是一大危害,但相比于吸煙這種“對口污染”,它的影響仍然很難明確。將空氣污染折合成吸煙數的做法既不科學,也不實用,對於空氣污染的危害沒有正確的提示作用,反而可能弱化對吸煙危害的認識。如果你真的對自己居住的城市環境不滿,先從自己做起,把煙戒了吧。

編輯的話:類似的還有“吃一個xxx等於吸xx支煙”的説法,這是戒煙黑呢,還是戒煙黑呢?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空氣污染真的能折合成吸煙數嗎? 1 對於北京的空氣質量,想必沒有人會滿意。而“在北京呆一天相當於抽20支煙!”這樣的説法無疑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鳴。不過,鋻於空氣污染的複雜性、毒性效應的不明確,使得我們不禁要問,這種比較科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