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有人迷戀海島別墅,有人嚮往叢林小屋,今天的兩位主人公,則對古怪的水塔情有獨鍾。

  一個水塔之家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主人帕特裏克?密特斯(Patrick Mets)花了3萬歐元買下廢棄的水塔,又花了巨大的心血和相當於50倍房價的價錢,請來布魯塞爾建築設計師茂羅?布裏格姆(Mauro Brigham)整修設計,變成一個具有極簡主義風格的家。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帕特裏克和愛人攜手奮鬥,最後在夢想成真之際失去了愛人,但也贏得了新的愛情。現在,他和愛人以及她的兩個女兒住在水塔裏。

  另一個水塔之家的主人、48歲的理查德?赫爾丁(Richard Hurding)和47歲的妻子薩拉?菲利普斯(Sarah Phillips)都來自英國,是工業設計師,薩拉曾在倫敦和香港工作過。夫婦倆曾一起到過葡萄牙裏斯本、德國柏林、西班牙巴塞羅那、澳大利亞和上海挑選居住地,最後敲定德國柏林。

  比利時布魯塞爾水塔之家

  與水塔糾纏的這麼多年

  帕特裏克?密特斯從小就迷戀水塔,他曾無數次幻想,希望有一天可以住進一個水塔裏。他説:“我非常喜愛水塔的形狀,沒有任何一座水塔是一模一樣的,我希望我的家就像水塔般獨一無二。”

  今年40歲的帕特裏克是布魯塞爾Aremis房地産公司財政部和人力資源部的主管。15年前,他用3萬歐元買下了現在這座水塔建築。在這之前,他曾經花了好幾年時間,每個週末都騎著摩托車,走東串西,尋找合適的水塔。

  “第一眼看到它——僅僅是站在它外面看,當時我們不能進入裏面——我們就愛上了它。雖然它當時的狀況並不佳,但我們愛它的形狀。對於水塔來説,這樣的外形很獨特。它有許多大型窗戶,可以知道裏面有好幾層(許多水塔僅僅是一些開放的圓柱,用於支撐蓄水池)。水塔選址也很好,位於綠化區中央,離布魯塞爾僅有10分鐘的路程,而且挨著國家機場;我們能夠想象,站在每一層的窗戶前望出去所能看到的風景。”帕特裏克在接受《外灘畫報》採訪時説。

  雖然花費如此多的精力、時間和金錢,但比起後來改造、裝修水塔過程中遇到的麻煩,買水塔已經算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帕特裏克買下的這座水塔,位於環境保護區,根據比利時官方文件的規定,環境保護區裏建築物的裝修風格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帕特裏克説:“由於水塔位於綠色農業區,原則上是不可能把它拿出來做其他用途的。”

  為了打破官方繁瑣的限制,帕特裏克先後花了8年時間。“第一年的時候,我們都在嘗試正規的渠道,但總是被一個相同的理由——‘水塔位於綠化農業區’而遭到拒絕。當我們在了解‘保護’程序之後,我們以保護之名提出了申請。我們的保護計劃很快引起了環保部門的興趣。那時候我們知道,這離我們的計劃被接受並通過不遠了。但這是一個非常冗雜的過程,在部長簽署同意書之前,有很多的行政步驟。一旦我們得到了這個保護文件,我們才能對當局提出改造請求,以獲得對建築的改造許可。”

  一旦獲得改造批准,帕特裏克便興奮地一頭栽進改造和裝修水塔之中。他整整花了5年時間和高於購買水塔價格50倍的150萬歐元,完成了他的心願。直到3年前的2009年,他才真正搬進夢想中的水塔家園。

  但太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的投入,讓帕特裏克陷入了愛情危機。3年前,在他搬進新家的那一年,妻子離開了他。“我跟我的前妻一起實現這個願望,但我們在18個月之前分居了。我們分居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實現這個願望,我們面臨了巨大的壓力。這個項目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我必須非常努力地工作,以掙夠錢完成這個心願。我的前妻無法理解這一切。”

  這著實有點淒涼,完成了心願,卻失去了一起分享的人。好在1年前,帕特裏克認識了現在的伴侶,她帶著兩個可愛的女兒(分別是11歲和13歲),住進了這個6層的水塔大房子。帕特裏克告訴我們:“女兒們很喜愛這個水塔,並且我們都因有這樣的經歷而驕傲。但現實情況是,她們都是在比利時的法語區長大,目前仍然還在那裏上學。我妻子和孩子們的家人以及所有的社會關係也都在那裏。所以,我們正在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近期想把水塔賣了,搬回法語區。”

  也許是願望達到後,才意識到愛情和家庭的重要性。3年後的帕特裏克,為了妻子和孩子,毅然決定出售夢想中的家。他説:“這確實是一個傷心的時刻,但孩子們的社會福利比漂亮的建築更重要。出售這棟建築將花費不短時間(可能要超過1年),但這也是好事,我們在賣掉它之前會多住在這裡。誰知道接下來我們又會有什麼項目要實現呢。”

  雖然賣掉水塔很令人惋惜,但經過這樣的過程,帕特裏克也許已經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關於帕特裏克的水塔之家,《外灘畫報》採訪了帕特裏克和設計水塔的建築師茂羅?布裏格姆(Mauro Brigham)。

  B=《外灘畫報》

  P=帕特裏克?密特斯(Patrick Mets)

  “就像住在一個舒適奢華的蟲繭裏”

  B:水塔位於環境保護區,請談談你所遇到的建築上的限制?

  P:對遺跡的保護是比利時政府通過的官方程序,以保障具有歷史性的特殊建築。這就提供了一種以“保護”之名改變水塔功能的可能。而我們的情況是,水塔是一個“歷史性的工業紀念碑”,也就意味著它可以被改造成房子。保護也意味著限制,但由於我們盡可能地從外觀到內部保持水塔原始形狀,我們受到的限制也就小一些。主要的限制是升降機必須安置在水塔外面以保障內部的每一層結構。我們也得到特殊的許可,允許加寬頂樓的8個窗戶:高度必須保持4米,但我們可以把它從80厘米加寬到160厘米,這樣就能夠讓更多自然光照進來。同時,站在這個之前主要用於支撐蓄水池的樓層,窗外全景盡收眼底,我們就把這一層設計成客廳和露天廚房。窗戶的擴大同時增加了審美效果,因為頂樓的窗戶是底層窗戶的兩倍大,從戶外看,水塔顯得更加勻稱,因為頂樓也是低層的兩倍大。

  B:你花了8年時間去爭取減少限制,是什麼給了你動力?

  P:因為我們知道,把水塔變成住宅的願望絕對獨特,我們非常非常幸運地意識到這一點,這是許多人夢想中的項目。所以,即使花費20年,我都要把它變成現實。當裝修和改造正在進行的時候,是非常激勵人心的過程,這讓我們覺得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們的夢正在變成現實。

  B:住在這裡,你最喜歡做的事是什麼?

  P:我們感覺住在一個舒適奢華的“蟲繭”裏,這裡有壯觀的機場風景,可以看到飛機著陸的景象;有布魯塞爾的城市天空線,還有大片的農場和茂密的樹木。這讓我們感覺,整個世界都是我們的花園,但我們卻不需要做任何園藝工作。當我們不工作的時候,就能夠從工作中完全抽離出來。此外,不管我們在洗澡,躺在床上,坐在客廳,還是在煮飯,或與朋友們在屋頂平臺上烤肉,都可以盡情地、舒服地享受壯觀的風景。

  B:你對水塔現在的狀況滿意嗎?會不會做更多的裝修和改造?

  P:它現在已經很完美了,建築師做得很好。這裡非常舒適愜意和實用,這對於一個6層、外加一個屋頂平臺的建築來説,非常不容易。每一層都有階梯和電梯,並且都有充足的自然光,能看見美妙的風景,所以,我們不需要再對它進行改造了。

  B=《外灘畫報》

  M=茂羅?布裏格姆(Mauro Brigham)

  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

  B: 要保證水塔的本質不變,你對水塔進行了哪些改動?

  M: 把水塔變成一所住宅意味著一個建築功能的激進轉變。我的主要考慮之一是:如何在保持這個漂亮建築本身的優勢下,把居住空間,如浴室、廚房、客廳等整合在一個工業環境裏,以創造出一種舒適的家的感覺。水塔裏的每一層都經過翻新,頂樓的窗戶經過加寬處理,蓄水池部分被拆毀,以讓陽光穿透主要的居住空間,很多混凝土元素都被保留,並對它們進行了適當的休憩。每一步的介入都經過非常小心的設計,以保證對原來的建築産生最小的影響。

  B:翻新水塔中遇到的最困難的事是什麼?

  M:電、管道和工業電氣照明系統的整合是一大挑戰,但裝修過程中遇到的更大的問題是5米高的、分隔每一樓層的墻,對專用設備和安全材料的要求特別高。

  B:塔內的設計理念是什麼?

  M:5米高的天花板,拱形結構,八角形形狀的房間以及豐富的混凝土,水塔裏面充滿了傳統房子不存在的特徵。水塔的突變——新功能的介入,意味著把新材料裝進一個新的、具有強大形象、領域和比例的殼裏。新元素的整合,必須以一個非常微妙的方式進行,以保障建築的統一性。同時,必須能夠滿足客戶對家的感覺的需求。為了區分新舊,以及強調已有的粗糙材料和新的平滑柔軟材料的不同,我們給已有的混凝土漆上深灰白色,給新材料涂上淺灰色。每一層我們都採用這種方式,從而給整個建築創造了顏色及材料上的和諧之感。

  B:你給水塔採用的是什麼樣的風格?為什麼選用這種風格?

  M:我們優先採用的方法是鞏固這個歷史性建築,和它令人印象深刻的室內特徵,並且結合客戶的願望:客戶希望住在一個既可放鬆又具實用性、並且能夠持續長時間的設計。室內是極簡風格。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德國建築師,最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 有句著名的格言“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這句話曾得到廣泛地讚譽,並且影響了佛蘭德(Flemish)地區無數的設計師和建築師。當我嘗試用高反差和暖色材料去創造一種舒適氛圍的時候,這句話就很適用。

  B:你給水塔帶來的獨一無二的元素是什麼?

  M:對細節的重視:像新舊材料的相互影響,新設計與現有建築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在水塔裏活動的比例和感覺。

  B:水塔裝修好後,符合你的設計預期嗎?

  M:基本上符合了,但我得承認,我並沒有期望新的設計變形得這麼快,但它卻與現有的建築融合得非常好,仿佛它一開始就是那樣的。

  B:你最喜歡這個項目的哪部分?

  M:在海拔高度30米的孤立水塔上那種自由自在的感覺,以及令人難以置信的景觀。

  德國柏林水塔之家

  私家360度觀光平臺

  近10年來,48歲的理查德?赫爾丁騎著自行車,穿越德國大街小巷,尋找不同尋常的家。目前為止,他已“考察”過德國東北部勃蘭登堡地區的Schorfheide-chorin生物保護區、Unesco大自然公園等環境保護區,最後找到了被叢林包圍的水塔,並在這裡安家。

  理查德是蘇格蘭人,從事産品設計。他47歲的妻子薩拉?飛利浦斯是英格蘭人,也是一位工業設計師,曾在倫敦和香港工作。夫婦倆曾一起到過葡萄牙裏斯本、德國柏林、西班牙巴塞羅那、澳大利亞和上海挑選居住地,最後敲定柏林。

  理查德在接受《外灘畫報》採訪時,談了他們選擇柏林的原因:“柏林是國際大都市,然而,跟其他首都城市比起來,它又是能夠令人放鬆的城市。這座城市文化豐富,綠化面積大,並且有許多開放的休息空間,環保做得很好。我們現在住在柏林東北部,離柏林有一個小時車程的、由聯合國授權保護的自然保護區,到柏林體驗城市生活很方便。我們覺得自己位於歐洲中央,到歐洲其他國家都很便捷。此外,德國對環境問題採取積極應對的態度,跟我們的生活方式非常符合。”

  經過幾年的設計工作,他們決定尋找一些具有環保價值和社會價值的設計項目。他們都喜歡這樣的想法:在一個從未開放過的工業建築裏,創造一個與環境相協調的居住空間。於是,他們找到了這個東柏林水塔,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標。

  “當時,我們計劃把這個水塔變成家的時候,它還不是一個歷史性的地標,這就意味著我們在獲得房産許可的時候並沒有遇到太大麻煩。在我們的計劃通過之後,歷史地標委員會才決定這個水塔應該被認定為一個地標。”理查德説。

  被認定為地標之後,委員會對這個建築的裝修便有了要求。“委員會要求,這個建築至少從外面看,要盡可能保持原狀。這意味著水塔外貌基本上要保持原來的磚塊,以及原有的窗戶。除了這個要求之外,我們可以自由設計、安排。我們新建的電梯塔離這個水塔有一定距離,以達到這個要求。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説服前水塔擁有者——市議會,我們能夠保證公眾對水塔的權益。因此,在水塔最頂部,我們建了一個觀光平臺,並且在水塔旁邊建了一個現代的玻璃混凝土電梯塔,能夠讓觀光者順利到達頂部平臺。這裡已經成為這個地區很受歡迎的觀光旅遊地。”理查德向《外灘畫報》介紹説。

  花了約60萬歐元(約合540萬人民幣),經歷了8個月的裝修和翻新後,他們于2006年住進了這個6層水塔裏。底層是妻子的辦公室,理查德的辦公室在2樓。第3層是超級大的臥室,堪比總統套房。第4層則是家的第二個入口和出口,具有儲存室和客人洗手間,第5層是廚房和餐廳。客廳位於最頂層。

  頂樓的客廳是個由玻璃環繞的圓形空間,因此提供了360度的觀光平臺。薩拉説,她喜歡坐在客廳裏,看從Grimnitzsee湖裏射出的亮光,或是暴風雨中硫黃色的天空。總之,“每天都有不一樣的風景。”

  關於這座水塔房子,《外灘畫報》採訪了理查德和建築師弗蘭克?梅爾臣(Frank Meilchen)。

  B=《外灘畫報》

  H= 理查德?赫爾丁(Richard Hurding)

  “有時很懷疑自己真的住在了這裡”

  B:是什麼激發了你把水塔建成家?

  H: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新的“生活計劃”,它能夠符合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發現它的時候,這個建築本身是一個廢墟,這樣的建築不能得到良好使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水塔建築吸引了我們的注意,但是,我們也對一些位於這個建築周圍的其他建築感興趣。我們最後選用水塔作為住宅,是想讓我們自己24小時都環繞在我們稱為“Biorama 計劃”的有機環境中。當然,這是一個挑戰,通過與建築師合作,才把它變成現實。

  B:你們夫婦倆都是設計師,有沒有想過自己設計這個房子呢?

  H: 薩拉和我都從事與設計有關的工作,她是項目經理,而我是産品和室內設計師(3D設計)。然而,這並不是第一次做全新的室內設計。在倫敦,我們買了一家工廠,然後把一個巨大的空間變成一個非常有趣的環境場所。對於我們的水塔,我們自己建了5個新的樓層——最初的水塔中有11米高是一個空曠的空間。每一個新的5層都是一個私人房間,具有不同的用途和設計。我們移除了在水塔頂部的蓄水池,把它變成廚房和餐廳,在它們之上,是我們的能夠360度觀賞風景全貌的客廳。在設計過程中,我們考慮過許多空間的社會功能。很明顯,需要日復一日居住的較大空間應該位於頂部。水塔的細長部分越多,意味著緊致的空間越多,自然地,就把臥室和浴室安置在那裏。為了避免幽閉恐怖氣氛,或是燈塔式的生活方式,在水塔底部,我們決定將一些空間完全開放,以至於水塔周圍11米高的空間沒有任何墻壁。這樣實現了互聯互通,增強了連接性,也進一步降低了亮度。

  B:每年大概有多少遊客去你那裏觀光?

  H:從4月份到10月份,每個季度大概有15000位。

  B: 由於站在觀光臺上可以看見水塔內的活動,遊客對你們的生活有沒有帶來任何不便?

  H: 我們只在上午11點到下午6點之間開放。這在時間段內,他們可以坐在我們的花園,或者到平臺瞭望。這也意味著他們可以通過窗戶看見我們的客廳和廚房。那時候,我們在水塔底部的辦公室裏工作,所以,我們很少受到他們的干擾。只要他們尊重我們的隱私,並且在開放時間內呆在外面,就不會帶來任何不便。

  B:你能不能描述一下水塔周圍的美景?

  H: 水塔周圍是歐洲最大的混合林地,並且水塔位於兩座大型的自然湖泊之間,從每個方向看,都能望至50英里內的自然風光。遠處是奧得山丘(Oder hills),延伸至波蘭邊界。我們還能望到柏林的電視塔。因此,我們連接了兩種世界:自然風光和都市影像。

  B: 你住在水塔裏面感覺怎樣?

  H: 這是一種比較獨特的感受,從我們的廚房往外望,風景可越過樹頂,而且還能體驗春、夏、秋、冬變更的整個過程。在水塔裏,我們感覺就是住在一個普通的家裏;但如果從遠處看這個水塔,又很難相信這樣的水塔就是我們的家——即使我們已經在裏面住了5年。我們有種暴露的感覺,像我們是位於山上,這意味著在夜晚尤其是冬天的夜晚,我們就像一個燈籠。當城裏人夜裏下班,駕車經過的時候,我們就成了他們回家的象徵。最最重要的是,對我們來説,這是光的感覺,我們從來沒有發現塔的頂部上有陰影,這象徵著即使在最黑暗的日子裏,我們的精神仍然得到了昇華。

  B:住在水塔裏面,最不方便的事是什麼?

  H:我們的水塔有6層,水塔裏面從底部到頂樓有92個階梯。所以,住在水塔裏面就感覺像自己有一間健身房,我們可以得到充足的鍛鍊。上升氣流也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暖氣流上升,冷氣流沉積下降。所以,冬天的時候,我們得確保不讓冷空氣從辦公室和臥室往上跑,而夏天的時候,就得記得給頂樓通風,而且只能打開與風向相反方向的窗戶,否則廚房和客廳就會太熱。

  B: 聽説水塔頂樓提供了360度全景觀光,能不能向我們描述一下?

  H:水塔的頂樓是一間圓形的房間,而且只有窗戶,所以周圍美景可盡收眼底。我們繼承了這個條件,水塔的原始功能不僅僅是管理水流。這個水塔在1959年到1960年間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所建,研究指出,它並不需要建這麼高,之所以建到這樣的高度是為了用來發送電波和電視信號到柏林。此外,水塔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站在它的頂部,可以穿越森林望到波蘭和柏林,是戰火中的橋梁,可以觀察軍隊行動。我們在使用房子的過程中還發現了一定數量的鐵器。

  B=《外灘畫報》

  F=弗蘭克?梅爾臣(Frank Meilchen)

  一種對稱設計理念的延伸

  B: 房屋主人本身就是設計師,他們會不會給你的工作提過多建議?

  F: 這個項目開始的時候,我們就一起討論過設計理念、未來的功能以及建築用途。在這些開放和生動的腦力風暴之後,我們確定下了一個總體的設計理念。跟具有專業知識的懂設計的人合作有極大的優勢,能夠讓我們開放地交換思想,尋找更好地解決方案。

  B:你是否也負責裝飾房子?

  F:在最終的理念確定之前,一些設計研究和方案都是一起討論決定的。水塔的空間構造是一個挑戰,它具有開放的樓層和獨特的室內規劃,這就必須考慮如何協調樓層,使之與垂直的居住空間和圓形的樓頂和諧地融在一起。我們所創造的是獨特的居住體驗。傢具的選擇也跟這樣的理念想融合,裝備水塔是房子主人的專業。

  B:水塔是一個工業建築,你採取了哪些措施使它與自然環境相協調?

  F:一個關鍵的方面是展示水塔所在地的具體特徵,為了提高建築質量,我們要對已經存在的水塔進行評估,然後定義鄰近的電梯塔所帶來的建築上的影響。水塔位於山丘之巔,叢林和陽光將其環繞,受到氣候和季節變化的影響,其顏色的應用和新建的電梯塔頂部的玻璃反射是與自然環境相呼應的必要元素。新的質量改變了人們對前身為傑出水塔的印象,這有助於把兩個水塔跟自然環境融合為一體。

  B: 在對室內進行設計的時候,最大的憂慮是什麼?

  F:最大的憂慮是如何成比例地加寬水塔裏面的小空間。對室內樓梯的維護允許我們創造一個開放的垂直空間,給人一種螺旋長廊環繞水塔的體驗。

  B:對水塔採取的是什麼樣風格的設計?

  F:該項目的風格是“對稱”(counterpoint)風格之一,這是連接不同垂直結構建築的常用方法。這樣做能夠清晰地反映出歷史性建築和現代電梯塔的結合。由於它們定期地向公眾開放一些空間,比如廚房和餐廳,這個“對稱”理念就是對建築聯接私人居住空間和公眾觀光場所的功能的進一步呼應。大量混凝土的使用也有歷史紀念性意義,以用來指代已經被拆毀的水槽,因為水槽基本上由混凝土建成。總的理念是創造一個內部和外部相協調的詩意般的總體效果,開放現有的水塔和它潛在的感性素質。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比利時與德國的廢棄水塔被改裝成浪漫蝸居 1 一個水塔之家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主人帕特裏克?密特斯(Patrick Mets)花了3萬歐元買下廢棄的水塔,又花了巨大的心血和相當於50倍房價的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