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哈巴河出土的石板石棺墓

  這是解放以來,哈巴河縣第一次系統的搶救性考古發掘——東塔勒德水庫涉及的61座墓葬,一共考古發掘出土了300多件(套)黃金飾品,其數量和重量均為阿勒泰地區歷史上最多,其黃金冶煉技術填補了新疆冶金史的空白。

  肥碩的羊、雄健的豹、憨態的野豬,一個個體態優美、筋肉強健、鬃毛飄動、表情豐富,一派富麗堂皇的瑞獸景象。還有指環,一串串金箔片飾品,呈圓、三角等不同形狀,做工極為精美。如果不是將這些實物放在眼前,簡直不敢相信,很早以前,生活在哈巴河境內的先民們,竟然能使用這麼多的黃金飾品,冶金技術如此之高。

  9月19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于建軍告訴記者,東塔勒德墓群位於哈巴河縣加依勒瑪鄉塔木齊村東塔勒德水庫周圍多處的山樑上,大部分為石堆墓。當他們打開墓葬時,發現很多墓葬都被擾動過,有的很有可能埋葬不久就被盜擾了,不少人骨和陪葬品變得殘缺不全,看不清多大年齡,是男還是女,而那些散落的遺物,卻基本保持著原樣,沒有被氧化。

  這處墓葬群地處阿爾泰山前山支脈之間的山樑上,周圍有小河流過,分佈有羊、馬、牛以及騎手等題材的岩畫,根據墓葬形式和陪葬品,于建軍初步推測,大約距今2000年左右,這裡曾經生活著一支遊牧部落,在這裡留下了足跡。

  阿勒泰地區水草豐美,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就是歐亞遊牧部族長期活動的重要地域,在中國古代文獻《周書》中將阿爾泰山稱為金山。阿勒泰地區盛産黃金,出土這麼多數量的金器,應該不是偶然的。

  于建軍認為,之所以有這麼多黃金,首先因為當時這裡蘊藏著大量的黃金礦藏,先民們依山逐水而居,普遍都喜歡用黃金來裝飾自己。其次,由於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過著安定、富足的生活,手工業得到長足的發展,這次發現的包括金飾件在內的各種遺物做工大多非常精美,展現了當時高超的手工藝,其中主要用來當首飾、各種佩飾以及衣物上的裝飾等,大的如半個巴掌,小的如指甲蓋,上面的各種動物圖案栩栩如生,藝術特徵明顯。特別是有些金飾件,大小不過幾毫米。他説,能夠焊接如此小的裝飾件,而且造型精巧,技藝繁複,可以由此判斷,當時冶金技術相當發達,甚至代表了當時阿勒泰地區冶金技術以及手工業的最高水平。他還推測,這些黃金很有可能就是當地冶煉的。

  發掘中,與黃金飾品一起出土的還有瑪瑙珠、綠松石、陶罐、鐵刀、銅鏃、銅箭頭等100多件陶器、鐵器和銅器以及其裝飾品。于建軍説,這些墓葬時間跨度較大,初步判斷,早的可以上溯到距今3000多年,晚的距今2000年左右。

  新疆自古就是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地方,搞清古代冶金技術的發展,對研究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據了解,目前,我區考古工作者從距今1000年至2000年的墓葬裏,發掘出土了不少銅器、鐵器,而金器極少有。這次發掘出土的黃金飾品,對於研究阿勒泰地區冶金史以及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布爾津出土90座墓葬謎點為新疆前所未有新聞報道記者張迎春漢晉時期,布爾津縣境內,曾生活著這樣一個部落,他們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族群,有不同的信仰、生活習俗,雖然生活條件極為簡陋,卻和睦安寧地生活在一起。他們逝後的身體,埋葬在布爾津縣窩依莫克鄉阿克加爾村、博拉提村、也拉曼村附近的90座墓葬中。9月19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于建軍告訴記者,今年6月至7月,為配合當地定居興牧水利建設,他帶領小分隊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並談了他們發現的一些遺跡現象。神秘的彩繪工具

  有兩座石板石棺墓,被掩埋在一個長方形的覆鬥形土封堆下面。在封堆表面,有兩個小石棺,靠北的裏面有一個小石罐和一些黑陶片以及一些碎的兒童骨骼;靠西的更小的一座裏面,只有一個黑陶罐和一塊長方形的小石板,石板下面壓著一團紅色的顏料。揭取完封堆之後,他們發現了兩座較大的石板石棺墓。靠東的一座,石棺內壁刻有馬及其它一些圖案;在其東側原始地表上,有一處現場顏料加工點,周圍有紅色的顏料,石棺與墓坑之間,還發現了加工顏料的一套石質工具。靠西的一座,石棺內壁上畫有紅色的菱形格圖案,格內有紅點,比較模糊,已經看不清了。

  他説,這種工具,以前在新疆沒有發現過,對於研究古代顏料的使用,有著重要的意義。現在,顏料的成分,已經送交相關的科研機構進行分析檢測。

  據了解,阿勒泰地區分佈著許多洞穴彩繪岩畫,但是,這些彩繪使用的是何種顏料?顏料又是如何加工的?這些都是長期以來困擾學界的問題,這次加工顏料工具的發現,有助於解答這些問題,或者説至少提供了解答這些問題的線索。于建軍認為石板石棺墓也是阿勒泰地區最早的人類文化特徵,屬於克爾克齊考古學文化範疇。奇怪的墓道鹿石

  鹿石是草原遊牧民族身份的象徵,通常被豎立在草原上的墓葬前。但這次在布爾津縣的發掘中,于建軍和他的隊員意外地發現,一塊鹿石竟然聳立在墓道裏,真是一個在新疆從未沒見過的奇特的考古現象。

  據于建軍介紹,這塊鹿石是在一四棱柱形的石條上,較細的一端加工成斜面,對稱兩面鑿刻有較大的圓環,圓環下有一週以橢圓形點組成的線,其餘兩面對稱有鑿刻的三道斜線,具有圓環的一面,點線下面刻有一匹馬,這種風格被多數學者認為屬於突厥時期的鹿石。

  據了解,目前在新疆伊犁、博樂、阿勒泰等地,都發現過不少鹿石。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鹿石都面向東方太陽升起的方向而立,身後一般會有形狀各異的石墓。根據這些特徵,專家得出了結論:這些鹿石的主人可能是突厥人,因為突厥人對太陽比較崇拜,將石人放在墓葬的東面。

  從這塊鹿石的形狀和圖案以及結合周邊的墓葬情況來看,于建軍推斷,這塊鹿石可能比突厥人還要早些。但是,鹿石為什麼被放在墓道中?究竟有什麼含義?是不是極少的一種祭祀文化?他查了不少資料,至今都也沒搞清楚。但他認為,這種奇怪的現象背後,一定還有更加獨特的草原墓葬文化。

  一座女性的墓內,放著一對銅簪,一些木器、石器等。

  于建軍説,那對銅簪,大約14厘米長,一支上面是昂首揚脖的雞首,漂亮的雞冠,造型獨特。“這麼漂亮的雞首銅簪,以前在新疆沒有見過。”他説,讓人一看就知道女主人生前非常愛美。

  更有意思的是,與這對銅簪一起出土的,還有一隻馬頭骨。由於墓葬埋藏很深,為了出土的方便,他們在墓葬南側,還挖了很短的墓道,以方便出土,這只殉葬的馬頭骨上,還有紅點。

  據了解,一般情況下,從古代遊牧民族的墓葬裏的陪葬品,可以看出生前主人的身份地位。像這個墓葬中,放著馬頭骨,正是説明這位女主人生前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但是不是首領夫人,還是其他什麼貴族身份,于建軍説,一時還説不清楚,是個謎。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位女主人生前有一定身份地位,而且很愛美。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新疆哈巴河出土300件(套)黃金飾品 1 這是解放以來,哈巴河縣第一次系統的搶救性考古發掘——東塔勒德水庫涉及的61座墓葬,一共考古發掘出土了300多件黃金飾品,其數量和重量均為阿勒泰地區歷史上最多,其黃金冶煉技術填補了新疆冶金史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