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核心提示:據了解,該古墓群由4座古墓組成,每座墓相距約20米,結構相同,坐南朝北。可惜的是,由於歷代多次被盜以及上世紀農民挖墓磚成風,其中的三座古墓都遭到了嚴重損毀,只剩下一部分墓地磚塊。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墓是券頂磚室墓。這座墓總長14.1米,最寬處7.7米。僅看剩下這一座大墓就已經讓我感到驚訝了,
東漢末“新安長”大墓發掘現場。《青年時報》供圖
大墓出土的部分文物 《青年時報》供圖
“新安長印”銅印 《青年時報》供圖
浙江衢州龍遊縣在鐵路施工中發現了一座浙江迄今規模最大的漢墓。經發掘,古墓墓主是當時衢州地區的“一把手”——新安長。在“龍遊三國大墓考古發掘通報會”上,浙江考古專家鄭嘉勵説:“別看墓主人的官職只是一個小小的縣長,可墓的規格比不少封疆大吏的規格還要高。”
浙江最大規模漢墓
據了解,該古墓群由4座古墓組成,每座墓相距約20米,結構相同,坐南朝北。可惜的是,由於歷代多次被盜以及上世紀農民挖墓磚成風,其中的三座古墓都遭到了嚴重損毀,只剩下一部分墓地磚塊。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墓是券頂磚室墓。這座墓總長14.1米,最寬處7.7米。“僅看剩下這一座大墓就已經讓我感到驚訝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二室主任鄭嘉勵研究員説,“這是我從事15年考古工作以來發掘到的最大的一座墓。在我所涉獵的學術資料中,省內規模這麼大的漢墓幾乎還沒有出現過。”
鄭嘉勵説,這是十多年來,浙江發現的規模最大的、身份也完全明確的漢、六朝古墓,對於研究當時的文化、經濟、風俗以及行政區域變遷都有重要價值。
墓主是“新安長”
專家從該墓中發掘出29件文物,文物以青瓷器為主,紋飾具有東漢晚期特徵,包括一件青釉瓷罐,3顆穿孔紡錘狀黃金珠,一些五銖錢和罍、罐、燈等。同時出土的還有兩枚削,長約15厘米,外形像小刀,是文人隨身攜帶的文具,用來削刮修改竹簡上的錯字。
在出土文物中,有一枚方橋形紐銅印,2.5厘米見方,印文陰刻篆書“新安長印”,正是這“新安長印”四字揭開了大墓的秘密。
據史料記載,東漢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衢州地區設立了新安縣,88年後改名為“信安縣”。後信安縣又改名為衢縣,衢縣後來逐步發展成現在的衢州。
按漢朝官制,人口在一萬戶以上的大縣長官叫“令”,一萬戶以下的小縣長官叫“長”。
規格高過封疆大吏
此次挖掘,最讓鄭嘉勵教授驚奇的就是這墓葬的規模。同時期的東吳猛將朱然(公元182—249年),曾跟隨呂蒙討伐關羽並且捉拿關羽父子,最後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他的墓葬才8.7米長。再看看這位縣長,管理的百姓還不到一萬戶,墓穴長度竟超過了14米。在等級制度十分森嚴的古代,墓主人身份地位與墓葬的規格大小有著嚴格的規定。小縣長的墓為什麼比大司馬的墓還要豪華呢?
鄭教授説,很可能是縣長家族在當地威望甚高,有著足夠的財力和人力,加上當時社會動蕩,對於禮法之類的,上面也不會來查。於是縣長就長眠在了這個豪墓之中。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