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在巴黎杜樂麗花園的西南角,是橘園美術館,那裏的鎮館之寶是印象派大師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的《睡蓮》系列,它們被陳列在一個極為簡潔的橢圓形展廳裏。作品環抱四週,無始無終。日光經過玻璃天窗和白紗網的兩次過濾,柔和地撒向展廳的每一個角落。這是一個明亮而沒有陰影的空間,我坐在展廳中央的長凳上,靜靜欣賞著睡蓮從清晨到落日光與影之間的微妙變化,心就這樣沉下去,沉下去,一直沉到蓮池的底。
莫奈花園姹紫嫣紅,爭妍鬥艷,素雅的睡蓮卻是永遠的主
小鎮吉維尼:不變的法式田園
鄉村是那麼的美,我忍不住寫信給你,邀你來看看此時美麗的花園。
——莫奈寫給友人吉弗魯的信
要更好地了解這位畫家,我們決定前往位於巴黎西北76公里處的小鎮吉維尼(Giverny)。人到中年,失去愛妻的莫奈厭煩了巴黎醉生夢死的社交生活,他在1883 年移居到吉維尼,直至去世。他在吉維尼建起了莫奈花園,並以花園裏的睡蓮為藍本創作出《睡蓮》系列。無論是《睡蓮》,還是花園,如今都成了莫奈留給世人的禮物。
前往吉維尼,首先要在巴黎坐40 分鐘火車到佛農(Vernon)。在法國坐火車,簡直就是鬥智鬥勇,幸而多是有驚無險,去佛農也不例外。詢問車站工作人員站臺在哪兒,由於法語中“I”發英語的“E”音,害得我們走錯站臺。為防出錯,後來我們每次上火車,都首先很不自信地問其他乘客:“是去阿姆斯特丹嗎?”“是去阿維尼翁嗎?”“是去馬賽嗎?”“是回巴黎嗎?”“不是,去里昂的。”最後的一程,我們還是栽了……
到了佛農,隨著遊客打扮的人群,很快就能看見火車站外停著兩輛大巴——接載“朝聖者”前往莫奈花園。“朝聖團”裏有大批日本女孩,她們三五成群,時尚美麗,但也溫婉有禮,輕聲細語。想到莫奈畫風深受日本浮世繪影響,甚至花園裏的虹橋都以日本木橋為藍本,難怪日本人那麼喜歡他。據説美國人也特別喜歡莫奈花園,還在佛羅裏達倣造了一座。
我們所見到的吉維尼小鎮充滿田園氣息,古舊而別致的房屋,寧靜而狹窄的街道,估計和莫奈1883 年時見到的沒什麼兩樣。吉維尼位於艾普特河和塞納河的交匯處,河流在村子附近形成了看似荒蕪卻充滿生機的沼澤地。沼澤區內的濕地上長滿了鳶尾花、睡蓮等水生植物,幹地上則遍開罌粟花,河岸旁則是成列的白楊。就是這塊沼澤地,帶給了莫奈創作的靈感。
法國不愧為世界第一旅遊大國,在哪兒都要排隊購票,在凡爾賽排了兩個小時,以致逛世博時我已習以為常。沒想到,不算熱門的莫奈花園也要排隊,這還不是睡蓮盛開的季節。排在我們前面的是一對老年夫妻,也許是排隊太悶,回過頭來和我們聊天。
“Japanese?”
“No, Chinese。”
當他們得知我們很喜歡莫奈,老先生點頭道:“Very nice。”
這對英倫夫妻保持著盎格魯- 撒克遜人的老派風度。以後在花園裏相遇幾次,都以微笑問候。我對女友説:“年輕的英國人難有這番作派了。”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