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印加帝國時陶製品
從大航海時代到如今,有關印加的傳説無不渲染了這塊土地的富庶與神秘,一些故事裏寫道,那兒的金子有如歐洲人用於挖掘金礦的鐵一樣便宜,那兒的王是黃金之王;另一些則斷言秘魯人的精神世界遠遠勝過歐洲人。
然而較之印加人所創造的輝煌的農業文明,他們生存的環境則顯得極為惡劣,狹長的沿海地區是砂土地帶而且雨量稀少、水源匱乏,山區地帶山勢陡峭,高處終年積雪。唯有海拔2000-4000米左右的山谷盆地高度適宜,又有溪流潤澤──儘管印加人虔誠地敬奉著他們的太陽神,大自然對“太陽之子”們卻有些吝嗇它的回贈。儘管如此,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用他們的勤勞與智慧,大規模開墾梯田、興修水利,在上天的嚴苛面前,將生存的疆域拓展到可能的極限。在海拔5000多米的安第斯山區,仍有人常年居住。更令其顯得獨特的是,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神秘古文明,可能始終都沒有自己的文字,因而本次展覽是以精美的陶器、紡織品、金銀製品以及器物上具有敘事和象徵功能的圖像為入口,開啟了一條通往古代秘魯的“隧道”,將前印加帝國時期莫切、納斯卡、利馬等部落的社會風貌和藝術成就展現在參觀者面前──正是這些散落在安第斯山脈周圍的文明,經歷了幾個世紀的風雨,最終集結成了盛極一時的印加帝國。
展覽分為“人與自然”、“生活與人生”、“眾神與信仰”三章,每一章又細分為三個單元,對公元一至七世紀印加各部落的社會狀況作了普遍性的概括。由於沒有文字史料流傳,展覽説明上的介紹十分簡潔,對於那些表情生動的人、獸樣式的容器和工藝精美的飾物背後的故事,只能由參觀者自由想象。不過,展廳地面和墻體上巨大的圖騰投影和居中展示的大匹艷麗織物,體現了布展時對於以上缺失的考量,它們試圖用古代秘魯人擅長的視覺方式,讓人們對這一古老文明的智慧與創造力形成直觀的感受。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