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猛犸象和披毛犀都是最具代表性的第四紀冰期動物,而長期以來冰期動物群被認為與更新世的全球變冷事件密切相關。這些動物的身體構造也表現出對寒冷環境的適應,如體形巨大、身披長毛。
由於這些特徵,科學界推測認為,這些冰期動物起源於北極圈,此後隨著冰期的來臨逐漸向南遷移。然而由於證據的缺乏,長期以來這一推論既無法被證實,也無法被證偽。
2007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考察隊,在喜馬拉雅山西部海拔4200多米的扎達盆地中,一次“幸運”的發現證實,以往的推測不僅離事實相去甚遠,甚至在冰期動物的遷移路線的判斷上,根本就是南轅北轍。
2011年9月2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報道了鄧濤等人的這一成果。
來自青藏高原的祖先
《科學》雜誌的報道,包含了一組來自青藏高原的上新世哺乳動物群化石。這組化石中的“明星”,就是2007年發現的一具完整的披毛犀頭骨和下頜骨。
晚更新世的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是已絕滅的最著名的冰期動物之一,是犀牛的一種。披毛犀具有非常粗壯的骨架、厚重的皮毛和巨大的鼻角。然而,化石記錄的缺乏使披毛犀的早期歷史模糊不清。
20世紀初期,在河北泥河灣,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發現了一個外壁上具有披毛犀特殊褶曲的乳齒列,因而將這件標本歸入披毛犀。它清楚地顯示了一些原始的性狀,表明披毛犀應該起源於亞洲。但由於材料太少,在起源問題上,早年的這件標本沒有足夠的説服力。
在扎達盆地發現的新種,被命名為西藏披毛犀(Coelodonta thibetana),包括屬於同一成年個體的頭骨、下頜骨和頸椎。
西藏披毛犀具有披毛犀的一系列典型特徵,包括修長的頭型、骨化的鼻中隔、寬闊而側扁的鼻角角座、下傾的鼻骨、抬升而後延的枕嵴、高大的齒冠、發達的齒窩等。
然而,西藏披毛犀具有一些不同於其他進步的披毛犀的特徵,表明它在系統發育上處於披毛犀家族譜係的最基幹位置,也就是説是最為原始的一種。根據動物群對比和古地磁測定,鄧濤等人將西藏披毛犀的生活年代,鎖定在上新世中期約370萬年前,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披毛犀。
西藏披毛犀的更原始形態和更久遠的時間,表明它不僅不是北極圈中發現的冰期動物的“後裔”,相反是它們的“祖先”。
冬季訓練場
根據這些新發現,鄧濤等人重新“繪製”了冰期動物的遷徙路線圖。
“西藏披毛犀的出現,表明冰期動物起源於西藏,而不是北極。”鄧濤對《科學時報》記者説,“早在370萬年前,西藏曾是全球最寒冷的地方。”
鄧濤將370萬年前的高海拔青藏高原比喻為冰期動物群的“訓練基地”。他解釋説,它們在寒冷的青藏高原受到了耐寒的訓練,此後隨著冰期在280萬年前開始顯現,西藏披毛犀帶著對寒冷的適應能力,走出西藏,成功地擴展到包括北極圈在內的歐亞大陸北部的幹冷草原地帶。
除了西藏披毛犀外,目前已知的還有3種披毛犀:早更新世約250萬年前中國北方的泥河灣披毛犀,中更新世約75萬年前西伯利亞和西歐的托洛戈伊披毛犀,晚更新世歐亞大陸北部廣布的最後的披毛犀。最後的披毛犀在1萬年前的更新世末消失。
披毛犀的所有已知種都生活在歐亞大陸的寒冷環境中,尤其是西伯利亞,有限的幾個分佈靠南的地點都是高海拔地區,位於青藏高原內部或靠近其東緣,如青海共和、甘肅臨夏和四川阿壩。
隨著全球氣候變冷,嚴寒環境漫延,披毛犀的祖先從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向高緯度的西伯利亞遷移,最後演化為最成功的冰期動物之一。
有多少冰期動物走出青藏高原?
古脊椎所最近對扎達盆地的科學考察,開始於2006年。這些年來,考察隊還發現了岩羊、雪豹、藏羚羊等多種“耐寒”動物的化石。
鄧濤等人的研究認為,披毛犀並非唯一一種起源自青藏高原的冰期動物,獨特的青藏動物群可以追溯到晚中新世時期。與披毛犀的演化歷史相似,岩羊的祖先也出現在扎達盆地,在隨後的冰期裏擴散到亞洲北部。
與披毛犀一樣具有巨大體形和厚重長毛的牦牛,也被發現在更新世時期向北擴散,遠至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地區。在青藏高原現生動物群的典型種類中,藏野驢在北美阿拉斯加的更新世沉積物中也有發現。藏羚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青藏高原北部柴達木盆地、晚中新世時期的庫羊。雪豹的原始類型,發現于扎達盆地的上新世,並在更新世擴散到周邊地區。
西藏披毛犀的發現,對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也有著重要的參照意義。鄧濤説,如今的扎達盆地冬季平均溫度大約在攝氏0度到零下4度,這也是西藏披毛犀適宜的生存溫度。由此可以推測認為,早在370萬年前,扎達盆地的溫度與此相倣,在海拔上已接近甚至超過目前4200多米的高度。
過去,人們一直在極地苔原和幹冷草原上尋找第四紀冰期動物群起源問題的答案,如今鄧濤等人的研究,為解答這類問題,指出了一個新的地理坐標——青藏高原上的嚴酷冬季,早已為耐寒的猛犸象動物群中的成功種類提供了寒冷適應進化的最初階段。
該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和科技部的支持。(來源:《科學時報》洪蔚 )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