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可疑死亡(Equivocal Death),即死亡的情況與原因都不明確。而在一些可疑死亡的案件中,隨著新證據的發現,死亡原因可能會在自殺和他殺之間改變。

  1998年發生的戈登 赫斯(Gordon Hess)一案就是可疑死亡分析的一個典型案例。現在果殼網就借助美國陸軍犯罪調查司令部(Army CID)前探員詹姆斯 阿德科克博士(James M. Adcock, PhD)對案件的分析報告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應該如何科學地分析一起可疑死亡案件。

開始之前……

  在正式進入案件之前,阿德科克博士提供了科學調查案件的7個主要步驟,這對我們下邊的調查很有幫助:

從證人口中獲知案件情況。從這些證詞中推斷,如果是你是證人,你還會被問到什麼問題?並根據這些問題和證詞尋找現場實物證據。收集、記錄現場實物證據。建立案件假説,並且對自己所建立的假説提問。判斷證人的證詞和現場證據是否相符,根據需要收集更多證據。根據假説核實證據鏈,如果假説被否定,那麼就應該建立新的假説並重復4-6步。根據現有證據,建立自己的結論(最終假説),但要清楚結論的局限性。如果有新的證據出現,就要立刻修正自己的假説。好了,現在來看看案子吧

  1998年3月3日,美國陸軍國民警衛隊的戈登 赫斯上尉正在肯塔基州的諾克斯堡(Ft. Knox)進行年度訓練。淩晨4點45分,有人看到赫斯上尉穿著美國陸軍的作訓服離開了駐地,他走前帶上了他的錢包。

  由於赫斯平時很喜歡睡懶覺,從不那麼早起床,而且在當天的訓練中始終沒有現身,於是當天下午4點,赫斯的戰友正式向上級報告失蹤。

  3月4日早上8點,赫斯的屍體在兵營附近的一處小河溝被發現,他面部朝下,身著和失蹤時完全相同的衣物。發現赫斯的2名士兵在調查人員到來之前,將赫斯翻了過來,並將他從血泊中拉出,還用一件夾克披在了他的頭上。

赫塞死亡的第一現場。

  這2位士兵表示,他們所做的只是維護死者的尊嚴,屬於人的正常反應。現場證據也證實了他們的話。

現場證據的收集

  在將赫斯的屍體送回屍檢之前,調查人員首先對現場的情況進行了記錄,並收集現場的證據。

  CID在現場並未發現打鬥的痕跡。在CID之前到達現場的2名士兵發現了赫斯的咖啡杯。在仔細搜查之後,CID在屍體附近一塊石頭旁邊發現了一件血跡斑斑的來澤曼刀具(Leatherman‘s Tool)。

刀具和咖啡杯的位置。

  實驗證明,刀具上的血跡只屬於赫斯一人。而通過走訪得知,這把刀是赫斯昨晚剛買的。在不遠處的垃圾箱裏,CID發現了刀具的包裝,上面有赫斯的指紋,這也證實了上面的證詞。此外,警方還發現了赫斯的錢包,裏面的現金、鑰匙、戒指以及刀具的説明書都未被移動。

  隨後,在現場附近,CID發現了一些被折斷的樹枝,這會不會是搏鬥的痕跡呢?實驗分析表明,這些樹枝是先被銳器切割,再被折斷的。而在赫斯的手中,也發現了樹枝的殘骸。這説明赫斯先用刀子切斷了樹枝,才採取進一步行動。

血跡分析

  赫斯的外套正面有一處V型的血跡,而大腿處和膝蓋上的泥點説明赫斯當時是跪在地上的。另外,赫斯的小腿和腳上並沒有血滴,所以也印證了他在死亡時並非站立。

赫斯的第一次屍檢

  赫斯的屍體被送到了陸軍的醫療檢查室,屍檢全程由陸軍和CID人員監督。屍檢顯示,死亡時間是3日早晨,正是赫斯離開軍營後的那段時間。屍檢在赫斯的身上共發現26處密集刀傷:頸部6處、胸部20處,其中多處傷口都“很淺”(Superficial)。其中2處刺傷穿過左心室、4處穿過肺、2處穿過肝臟,這些傷口都在赫斯手部的活動範圍內。屍檢並未發現抵抗傷,也沒有性侵犯跡象。由於這些傷口的分佈十分密集,顯示赫斯可能死於自殺,因為在他殺案件中,由於死者會掙扎與反抗,所以傷口通常會廣泛分佈于全身。(傷口圖點 這裡 ,慎入)

  屍檢認為,赫斯的死亡並非那幾處穿透臟器的傷口所致(那些傷口雖然嚴重,但不瞬間致命),他的死因是心臟壓塞(Cardiac Tamponade),即液體聚集在心包處所導致的循環衰竭。根據病理學結論(試探傷、無抵抗傷),可以初步認為赫斯死於自殺。但這還需要毒理檢驗,以及其他證據來確認。

  屍檢隨後對赫斯的衣服進行了檢查,在他的外套上,僅有一處傷痕。而在敞開外套下面的T恤上,有多處傷痕,這些傷痕和他腹部的刀傷一一對應。CID據此推斷:赫斯一開始想隔著衣服自傷,但衣服阻礙了他的自傷,所以他就把外套解開,繼續了後邊的自傷。把衣服解開,一般不是他殺的特徵。

  儘管有諸多證據指向自殺,但在CID看來,這些證據仍不足以確定赫斯死於自殺。

二次屍檢

  在剛剛發現赫斯屍體的3月4日,赫斯的妻子收到了軍方的死亡通知,她認為“自己的丈夫肯定死於他殺”。而在第一次屍檢後的幾天,陸軍在未經CID同意的情況下,擅自發佈了赫斯死於自殺的結論,這引來了家屬的不滿。

  赫斯的家屬認為,自己在第一次屍檢時並未在場,所以在他們的要求下,一位來自紐約的法醫病理學家對赫斯的屍體進行了第二次屍檢。

  第二次屍檢在赫斯的手臂上發現一處約2.5厘米的刀傷——這是典型的抵抗傷,這意味著赫斯死於他殺。但是,軍方拿出了第一次屍檢的照片,照片顯示,當時赫斯的上臂並沒有這樣的傷痕,證明這些傷痕是偽造的。

受害者分析

  除了證據採集和屍檢以外,對受害者背景、心理和動機進行調查,做受害者研究(Victimology)也十分重要。在對赫斯的戰友和家屬進行詳細走訪後,CID認為,赫斯是一個爭強好勝、事業心極強的人,他極其看重榮譽,不甘心失敗。

  在案件發生前,赫斯指揮的連隊在一次電腦戰場模擬訓練中,意外殺死了2名友軍。這件事讓赫斯一蹶不振,性情大變。他的上級長官説,赫斯曾多次向他透露,這次失敗的責任全在自己,而他的上司也確實擔心過赫斯可能會自殺。

  進行分析的心理醫生認為,赫斯很可能會通過自傷來懲罰自己,或以此“釋放”壓力。

我們該相信什麼?

  實際上,在經過幾年的調查後,CID仍然將赫斯案的死因定為“未確定”(Undetermined),因為一些關鍵的證據並未公開,這給外界的調查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由於涉及軍方,所以此案也引發了不少爭論,阿德科克博士在報告中也根據現有證據,對一些質疑進行了回應。

  這起案件在案發時,調查被定性為“謀殺”。第一次屍檢後,被軍方定性為“自殺”。雖然第二次屍檢發現的抵抗傷讓案件再次逆轉,但隨後這個證據被證明是偽造的。此間出現過大量不同的證據和研究都指出,本案很有可能是自殺。

  阿德科克博士在報告最後寫道:“我們到底應該相信我們所看到的,還是看到我們所期望的?”(Can We Believe What We See If See What We Believe)我們應該對證據提出合理、符合邏輯的質疑,但不應該對那些已經存在的證據視而不見,更不應該按照我們所期望的結果對案件進行推測。

當你準備對某個可疑死亡案件下最後結論時,請確保你已經看過了案件的全部資料,核實了其中的每一條證據,回答了每一個問題。因為,我們只為真相服務。

  補充:歡迎大家提供文中“Can We Believe What We See If See What We Believe”的更好翻譯版本。

  參考資料:

[1]Captain Gordon Hess – Homicide or Suicide? An Equivocal Death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James M. Adcock PhD.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證據如何讓26刀案的真相偏向自殺? 1 可疑死亡(Equivocal Death),即死亡的情況與原因都不明確。而在一些可疑死亡的案件中,隨著新證據的發現,死亡原因可能會在自殺和他殺之間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