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5月8日,立夏以來武漢氣溫“熱情如火”一度攀升到33℃,天氣悶熱難耐。不少市民來到長江邊嬉戲,降溫消暑。中新社發張暢攝
兩位權威氣象專家日前參加中國科協第7期“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時表示,近百年中國年平均氣溫升高了1.1攝氏度,高於全球平均升溫0.74攝氏度。同時,中國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和強度變化明顯,未來極端氣候事件還將增多。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徐影研究員介紹説,近30年來,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約0.09米,平均每年上升2.6毫米,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的每年1.8毫米;未來中國年平均地表氣溫將持續升高,最新預測結果顯示,未來中國北方增暖大於南方,冬春季增暖大於夏秋季;未來北方的降水總量增幅大於南方,南方大雨日數增加:全國降水2020年略有增加,2050年增加2-5%,21世紀末增加6-14%。
她認為,未來極端氣候事件將繼續發生變化,21世紀中國極端高溫事件可能更加頻繁,部分地區夏季炎熱日數可能增多,暖冬與熱夏次數可能增加;降水增加主要表現為強降水事件增多;颱風和強對流天氣可能更強;冬季寒潮將可能繼續減少。
天氣分析與預報專家、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楊貴名指出,所謂極端天氣事件的極端,就是超過正常狀態下的最高或最低,達到一定時間和區域內的最強,像夏天非常強的暴雨、冬天非常強的雪,從概率上講,它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比如説夏天要下很大的雪,冬天(在北方)要下很大的暴雨,這叫異常,而不是極端”。
他説,極端天氣相對比較多,科學上來講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極端天氣事件與全球變暖密切相關,“既然在這種大背景下,它(將來)肯定是會增多的,從這點來講,我承認極端天氣事件是在增多,但是增多到什麼程度,我想是循序漸進的,不是某一年突然就增多了”。
徐影稱,氣候變化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覆蓋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地區安全、冰凍圈、海岸帶、人類健康、生態系統等。21世紀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仍將持續:高溫、熱浪和強降水事件發生頻率很可能會持續上升;颱風和颶風風速更大、降水更強、破壞力更為嚴重;千年一遇洪水發生頻率可能變為百年一遇,百年一遇洪水發生頻率可能變為50年甚至更短。(記者孫自法)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