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專家趙一新正在仔細察看下湖頭村窯裏發現的青瓷碗。
“嘩啦”一聲,挖掘機鏟出一堆碎瓷。
“奇怪,沒一個碗像樣的。”南馬鎮下湖頭自然村村民馬中金撿起一疊破損的碗,又隨手扔掉。他神秘兮兮地告訴記者:“祖上一直傳下來,説這塊山的窯,不是燒瓷器的,而是為了‘燒斷龍脈’破掉這裡的風水。這個説法,看來可能真有這回事。”
近日,下湖頭村裏計劃在這個窯址邊上建設一處廠房,不料在挖土填地時,鏟出大量瓷片。連日來,不少村民前來“撿漏”,均無功而返。碗壺盤盞,品種多樣,就是沒有一個不是畸形加破損的。
獲悉後記者趕赴現場,將瓷器碎片帶回請專家鑒定。
許多瓷片“如冰似玉”,“燒斷龍脈”傳説應是無稽之談
現場,在大量粗糙的碎瓷中間,匣缽及各種墊具扔了一地。
但是記者發現,在陽光下,有不少瓷片表面看上去晶瑩似玉。還有不少類似于龍泉青瓷,不少還有冰裂紋。盤、壺、杯、罐、盞托、粉盒各種形狀都有,印花、劃花和刻花裝飾手法均可見。
據該村村幹部介紹,這個窯建在一處坐北朝南的山坡上,碎瓷一直從山腳堆到山頂,約有百來米長。此處地名就叫“高窯山”,窯的西邊有個自然村,叫做西瑤,也是按窯的諧音取名。
昨日下午,金華市文物局副研究員趙一新在仔細看過記者帶去的瓷片後,認為這應該是一座宋代的窯址。
趙一新告訴記者,“根據發掘經驗,窯址裏基本不可能出現完整的瓷器。就像杭州的老虎窯址,不可能有完整的瓷器出土。”他笑著説,好的瓷器肯定是拿去賣掉的,哪會亂扔呢。
在採訪中,有現場下湖頭村民告訴記者,根據家譜記載,該村歷史可以上溯到宋代,可是,誰家都沒有來自該窯的傳世瓷器。而且有個説法代代相傳:這個窯就是某個朝代“燒斷龍脈”用的,以防止這個地方出什麼皇帝。
“由於牽強附會的東西太多,家譜多不可考。這個窯址存在,説明當時是有人居住的,但是在古代,戰爭、自然災害等都可能導致這個窯址被廢棄。”趙一新説,明朝末年,此地附近就曾發生白頭軍農民起義。“燒斷龍脈”之説,應該是後人憑空想出來的。
該窯3公里外的葛府窯,可能曾生産稀世珍寶“秘色瓷”
趙一新表示,距離該窯約3公里處,有一處省級文保單位葛府窯址,主要生産時期為五代和北宋。此後,該窯就再沒生産。
“古代越州曾經生産一種用特殊的釉料配方製作的瓷器,能使瓷器外表有‘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這種瓷器專門用來進貢朝廷。據宋人説,五代吳越國王錢鏐規定越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製作工藝保密。”趙一新告訴記者,這就是稀世珍寶秘色瓷。
“蘇州博物館有一件鎮館之寶是秘色瓷蓮花碗,從胎色和做工手法等多方面綜合分析,我認為其就是出自葛府窯址。”趙一新説,被譽為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的秘色瓷越窯海棠式大碗(唐代),也有可能産自東陽的歌山窯址(省級文保單位)。東陽博物館曾在該窯址附近徵集到幾乎一模一樣的一個唐代大碗。
據悉,秘色瓷蓮花碗于1956年在蘇州虎丘雲岩寺塔第三層發現。這件越窯秘色瓷,構思巧妙,造型精緻,端莊有姿,恰如一朵盛開的蓮花。
“下湖頭村的窯址是否燒過秘色瓷,尚有待考證。無論如何,這裡值得保護,不能隨意破壞。”趙一新還表示,此窯附近就是一處漢代之前的古墓葬群,屬於東陽市級文保單位,必須認真對待。
東陽民間文物考古愛好者華柯等人,也曾在窯址附近山頂發現2600多年前的硬紋陶片實物,估計這裡在春秋時代已是人丁興旺。
下湖頭自然村村幹部也表示,他們儘量少挖掘窯址,並已經及時向東陽市文物部門彙報。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