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隨著人們再度揭開“南澳Ⅰ號”古沉船的神秘面紗,浩瀚海洋和古代沉船它要述説什麼樣的故事勾起越來越多人的好奇。隨著媒體的深入報道,粵東民眾除了關注古沉船的打撈情況外,更掀起了一股“海島史學熱”。
臺胞林仁中先生告訴記者,他的祖輩是南澳人,早年移居台灣,聽祖輩們説南澳是個獨特又神秘的海島,“鄭和七下西洋,都要經南澳”。他到大陸以來一直忙著做餐飲生意,南澳Ⅰ號的挖掘,使他對南澳乃至整個粵東地區的過往有深深的嚮往,他很想知道,祖輩們生活的這個地方,曾經是怎麼樣,經過查史料,他了解到鄭和下西洋確實有經南澳的史實。
記者採訪南澳縣博物館了解到,南澳島已收集發現鄭和下西洋,舟經南澳的有關史實、三保公廟遺跡、“三保老爺”石香爐等重要文物。
南澳是一個“移民之島”,目前島上有7萬多人口,而祖籍南澳的臺胞卻多達10萬人左右。南澳歷史上是東南沿海一帶通商的必經泊點和中轉站,向北航行可到日本,朝鮮等國,向東可抵達菲律賓群島,向南越過南海,直達爪哇,印度尼西亞等國。早在宋代就已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明朝有“海上互市”之美譽。
南澳島居民李浩平在縣城中興路開了一間小書店,他告訴記者,自從“南澳Ⅰ號”發掘以來,來他書店買歷史書籍的人突然多起來,他的顧客既有遊客也有島上居民。老李笑著説,只要和明代有關的書籍都好賣,考古類書籍和小説都有,《萬曆十五年》、《明實錄》等都賣得不錯。現在他的書的銷量是以前的3倍。
南澳中學教師陳鋼教了很多年曆史,他告訴記者,歷史課一向都是副科,很多同學都把歷史課當成“任務”來學習。可自從 “南澳Ⅰ號”開始發掘後,向他請教歷史問題的學生越來越多,有的學生甚至由此發現了自己對史學的興趣,決心向這個方向發展。
明代沉船“南澳Ⅰ號”的搶救性發掘,被評為2010年度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目前,“南澳Ⅰ號”第二階段水下考古發掘工作已經結束,今年出水文物近萬件,文物仍以青花瓷器為主。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