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資料圖:意念控制模式示意圖


  科幻大片《阿凡達》的現實投影

  BCI:可能改變未來戰爭面貌的“腦-機”接口技術

  2009年,科幻電影《阿凡達》在全球上映。影片中,人類為獲取潘多拉星球的資源,啟動了阿凡達計劃,用人類與納美人的DNA混血,培養出身高近3米的“阿凡達”,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開採礦産。受傷的退役軍人傑克同意接受實驗並派遣自己的阿凡達來到天堂般的潘多拉星球,傑克靠意念遠程控制其替身在潘多拉星球作戰。對上述故事片段,倘若從科學技術與軍事變革的視角來看,影片中出現的用意念控制“戰士”作戰,似乎折射出了未來戰爭的某種圖景。

  其實,影片中用意念控製作戰的思想,一直沒有游離出美國軍方的視野。從2004年開始,美國國防部DARPA就已投入鉅資,在杜克大學的神經工程中心等全美6個實驗室中展開了“思維控制機器人”的相關研究。儘管距離這一“終極目標”的實現尚早,但科學家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2008年,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科學家已能讓一隻獼猴在跑步機上直立行走,並從植入獼猴腦部的電極獲取神經信號,通過互聯網將這些信號連同視頻一起發給日本的實驗室,最終美國獼猴成功地“用意念控制”日本實驗室裏的機器人做出了相同的動作。英國《衛報》2010年1月31日也報道稱,美國軍方早就對《阿凡達》影片中出現的BCI技術展開了研究,並打算在未來打造齣電影中的巨型“機械戰士”,讓士兵用意念遠程操縱他們的“阿凡達”替身在戰場上作戰。

  美國國防部前副部長、軍控和裁軍總署前主任弗萊德查爾斯伊克萊,更是在其新著《國家的自我毀滅》中,對未來BCI技術的軍事應用前景給予了高度關注。他提到,“目前已有數百個試圖將人腦同計算機相結合的獨立的研究計劃。剛開始,這些研究得到的資助很少,有些只是玩玩概念遊戲而已。但近期對人腦與電腦相結合的研究項目BCI技術,得到了重視,在美國和歐洲的大學裏,這類項目的數量成倍地增長。”他進一步指出,“我們必須對人腦研究的發展進程加以關注。神經科學對人腦的功能即智力、意志、情感和神秘的‘意識’功能日益加深理解。在一些無需進入人體的新探測技術的幫助下,科學研究人員可以觀察人腦的思維功能。新的探測儀器包括功能磁場聲波成像儀,穿頭蓋骨磁震蕩儀以及陽電子釋放體層攝影儀等。這些儀器已經能夠提供人腦在從事特定活動時有價值的數據。近年來,科學家已成功地使用納米感應器和熒光成像儀來觀察個別腦細胞的化學變化。”

  DARPA資助“讀腦術”研發背後

  超前的探索理念+獨立的評估機制+科學的管理模式=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與美國國防部前副部長伊克萊的論述相吻合,近年來,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一直在密切關注其他國家在BCI技術方面的研發動向,並努力探索相關技術的軍事應用前景。作為誕生在美蘇冷戰對抗期間(1972年)的國防機構,DARPA多年來一直因其極富前瞻的探索理念、獨具特色的運行機制,扮演著美軍國防科技創新的“孵化器”,為美軍孵化出了諸多尖端武器裝備。具體而言,從創建之初的軍事航天項目到冷戰中期的“星球大戰計劃”,再到海灣戰爭之後的情報、監視及偵察手段探索,從超音速戰鬥機概念、軍用“阿帕網”構想到陸軍的“輕標槍”導彈、海軍的F/A-18艦載機、F-117隱形戰鬥機、“戰斧”巡航導彈及B-2隱形轟炸機問世……在數十年的發展歷程中,DARPA先後成功啟動了40多個重大項目,涉及陸、海、空、天諸軍兵種,在國防科技創新的道路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足跡。

  事實上,作為美國政府在國防部下設的一個研發機構,DARPA的宗旨是“保持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防止潛在對手意想不到的超越”。正是秉持這一信念,DARPA取得了上述不凡的成就,或許連美國政府當初都沒有想到,這個投資不多,人員編制到今天為止也不過200余人的機構,在過去的歲月裏竟會對美國的軍事産生如此大的影響力。到底是什麼樣的運行機制或文化基因孕育了這些創新的果實呢?

  就理論而言,軍事需求與技術推動好似驅動武器裝備發展的雙輪,但在現實中,各軍兵種出於自身的利益考量,往往會提出各自的軍事需求,而這些需求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各軍兵種會故意誇大其重要性;二是不能顧及長遠潛在需求。為了克服這些難題,DARPA創立了“獨立評估需求”機制,不以滿足軍方的現實需求為目標,而是以探索未來國防科技的新概念為宗旨。憑藉這種獨立評估需求所收穫的對前沿技術的高度敏感性,輔之以科學的管理模式、高效的執行機構及嚴格的評審機制,DARPA鎖定了許多高風險、高價值、高收益的遠景項目,始終將精力放在對遙遠未來的探索上,正是這種獨特的運行機制確保了創新果實的不斷涌現。

  當然,有時這種超前的探索理念也會被認為是“瘋狂”的。如在20世紀90年代DARPA提出無人機作戰理念時,就曾被一些人譏諷為“DARPA的幻想”。而當DARPA提出啟動在高空飄浮5年甚至10年的無人機或飛艇項目時,再一次被嘲笑為“匪夷所思”。面對這些冷嘲熱諷,DARPA堅持自己的發展理念,這個帶有神秘色彩的特殊部門,永遠駐守在國防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竭力張開想象的翅膀,將自己的觸角伸向遙遠的未來,通過原始概念創新,引領武器裝備發展,以避免他國“技術突襲”,確保美軍“技術優勢”。目前,DARPA對腦科技的前瞻性研究,正是秉承了上述理念的典範,也從另一個側面給我們展示了科幻與軍事的不解之緣。

  科幻與軍事往往只有一步之遙

  勝利只向那些能預見戰爭特性變化的人微笑

  19世紀科幻作家凡爾納曾在《機器房子》裏提出了坦克的設想,在《海底兩萬里》中構思了巨型潛艇“鸚鵡螺號”。被譽為日本科幻之父的押川春浪曾創作了《海底艦隊》,設想了潛艇戰。20世紀30年代,前蘇聯科幻作家阿托爾斯泰創作了《加林工程師的雙曲面體》,其中描寫了一種類似激光的武器,20多年後真正的激光技術才得以問世。其實,與BCI技術相關的讀腦術,長久以來也是科幻作品青睞的題材。在別利亞耶夫的《大獨裁者》裏,主人公施奈德發明了無線腦波控制裝置,從最初的搶劫銀行,到後來與世界各國軍隊較量,施奈德一次次憑藉“讀腦術”戰勝了敵人。中國科幻作家王曉達的小説《波》中,空中戰鬥的制勝憑藉的也是以電波干擾使對方飛行員産生幻覺。

  美國海軍少將馬漢在總結19世紀之前人類海戰經驗後,于1890年在《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一書中提出了“制海權”思想;意大利空軍司令杜黑在總結20世紀初人類空戰實踐後,于1921年提出了“制空權”思想。與此類似,美國前國防情報局局長格雷厄姆中將,在總結1957年蘇聯衛星升空之後的美蘇外空軍備競賽基礎上,憑藉戰略家特有的前瞻理性,于1982年出版了《高邊疆:新的國家戰略》一書,正式提出了“制天權”思想。

  從馬漢的“制海權”、杜黑的“制空權”到格雷厄姆的“制天權”,再到如今熱極一時的“制網權”,在科技進步與軍事需求的雙輪驅動下,軍事對抗的疆域從一維戰場延伸到了多維戰場,從自然戰場拓展到了技術戰場,從有形戰場進化到了無形戰場。今天,具有科幻色彩的BCI技術,大多仍處於實驗室探索階段,真正投入實際應用的也僅限于為殘障人員提供生活輔助,檢測高危作業人員的大腦疲勞,以及在電子遊戲中用於實時交互控制等方面。在軍事應用方面,也仍限于提高模擬訓練的效果,增強軍事訓練的對抗性,以及輔助對武器裝備進行控制,如利用腦電和肌體協同控制以提高戰鬥機飛行員的快速反應能力等。更何況,BCI技術的軍事應用還涉及到複雜的戰爭倫理問題,對此,美國學者喬納森莫雷諾在其著作《制腦權戰爭:腦科技研究與國家安全》一書中也進行了充分的探討,顯然,這將影響到BCI技術的軍事應用前景和未來軍事變革走向。

  然而,有關技術進步與軍事變革,曾被譽為“哲人與將軍”的革命導師恩格斯説過一句名言:“一旦技術上的進步可以用於軍事目的並且已經用於軍事目的,它們便立刻幾乎強制地,而且往往是違反指揮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戰方式的改變甚至變革。”基於恩格斯的判斷,再考慮到戰爭倫理一直滯後於戰爭實踐,且在軍備控制方面只有“軟約束力”的問題。因此,伴隨著全球範圍內腦科技研發的突飛猛進,以及整合納米科技、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和認知科技的“聚合科技”(NBIC)的快速發展,不管未來世界新軍事變革是否將圍繞“制腦權”而展開,從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的相關資助動向來看,儘早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絕非杞人憂天,因為在軍事領域,正如“制空權”之父杜黑所言:“勝利只向那些能預見戰爭特性變化的人微笑,而不是向那些等待變化發生才去適應的人微笑。”

視頻集>>

熱詞:

channelId 1 1 美軍研究腦機接口技術可讓士兵用意念操縱武器 1 科幻電影《阿凡達》在全球上映。影片中,人類為獲取潘多拉星球的資源,啟動了阿凡達計劃,用人類與納美人的DNA混血,培養出身高近3米的“阿凡達”,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開採礦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