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今天,備受關注的“瓦良格”號航母終於離開碼頭,開始第一次出海航行試驗。
中國第一艘航母的試航代表著中國從一個陸地國家變成海洋大國的第一步,而中國海軍也從“陸軍海戰隊”的角色擺脫出來,成為一隻真正的遠洋海軍。有一句話叫做百年海軍。那麼再過一百年,我們的航母會是怎樣的?
“瓦良格”號航母,也就是尚未公佈正式名稱的中國首艘航母。圖片來源於新華網。
先把時光回溯約200年。“英格蘭期待著大家的努力”(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1805年10月21號,納爾遜在特拉法加海戰之前打出旗語如是説。Z字旗,代表有進無退。時光前進,來到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之前,同樣的一面Z字旗飄揚在日本特混航母艦隊的旗艦赤城號上空,代表“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全體奮發努力”。納爾遜所代表的光榮的無畏巨艦時代已經隱去,而珍珠港事件所奠定的以航母為核心的海軍仍然延續。
太平洋戰爭在海軍技術上代表了航母徹底埋葬了舊時代光輝的戰列艦,成為海軍的絕對主力。簡單地説,無航母,不海軍。
空母時代目前來看,除了越造越大以外,海上的航母不太會有什麼革命性的變化。像美國最新的福特級航母,其變化也至多只是全電推進,電彈,以及一體化傳感器陣列而已。這些特性除了軍迷們津津樂道,美國參院海軍預算委員會對越來越高的建造成本感到頭疼之外,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別的重大影響。那麼,空母何如?
會飛的航母!相信這是每一個海軍指揮官的美夢與噩夢。如果它是自己這邊的,這毫無疑問是個美夢;如果它是敵人那邊的,那就變成噩夢了。
從技術上來看,空母如何建造是一個從來沒有被認真討論過的問題,甚至連它應該是什麼樣都不知道。唯一能夠確定的是它肯定不會是像船那樣的造型。在某些軍事題材的幻想畫裏,空母可以是加裝了大型升力發動機/升力風扇的方塊飛機場造型,或許裏面還充了氫氣或者氦氣。當然只要簡單的估計就知道這樣的結構既不科學也不合理,它完全忽略了空母的空氣動力特性,這種造型需要超級強大而野蠻的發動機,有這種發動機了空母毫無疑問可以設計得更合理些。
大升力機場和充氣飛艇造型毫無合理性,比如這個看著就很蠢的設計。
還有這個更蠢的設計。
這裡一定要提到“波音艦隊”。這是冷戰時期美國無數瘋狂計劃中的一個,利用波音747平臺所改造的空母。當然,這架大飛機並不具備完整的航母功能,只能不依賴機場便能放出截擊機而已。
冷戰時期美國設想的“波音空母”,唯一的專業空母設計。
科幻先行者:我們是玩真的在科幻作品中出現的空母,最有名的當然是兩個:《戰鬥妖精雪風》中的Banshee和《皇牌空戰6》中的Aigaion.
《戰鬥妖精雪風》中的Banshee-IV空母。
Banshee是《戰鬥妖精雪風》中出現的大型空母,一共有四艘,前兩艘僅為試驗艦,後兩艘服役,分別為Banshee-III和Banshee-IV。Banshee可謂群眾心目中理想的那一類航空母艦,擁有航母的所有功能,能夠收納戰鬥機和人員,是整個戰鬥群中的核心。具體參數如下:長687米,寬1400米,高315米,總重17100噸,巡航時速650km/h。
可見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傢伙。這個很自然;因為它要能飛,所以它的平均密度要比海上的航母小很多,空氣動力學決定了它需要那麼龐大的機翼才能夠浮在空氣裏。
《皇牌空戰6》中的Aigaion空母。
《皇牌空戰6》裏的P-1112 Aigaion空母在設計原則上與Banshee並無不同;可能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比Banshee要小,而且外形更簡潔明了。數據如下:長433.3米,寬963.77米,高102.4米。
這兩種空母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聯翼設計,從年代考慮,也可能是後者參考了前者。這很合理;洛克希德的那個空母設計(實際上是一架大型飛機,並沒有這兩種空母這麼龐大)也採用了飛翼設計。這樣的設計能夠提供最高的升力系數,當然這樣龐大的飛行器在空氣動力學上的特性是怎樣的,恐怕誰都沒有底。不過科幻而已,大家可以自由發揮。Banshee複雜而疊床架屋的外形設計是為了配合動畫片本身的風格所致,Aigaion也一樣。比較有趣的一點,注意Banshee翼尖的小翅膀,這個是有現實依據的,在低速螺旋槳飛機上這樣的翼尖小翼是很普遍的,是為了抑制翼尖繞流而設。
注意運5機翼翼尖上的小翼。
空母的一大優勢就在於它的巡航速度要比海上的航母要高得多,所以,戰機的相對速度很低,可以很容易地著艦,甚至不需要多少改裝。在動畫裏這一點也有體現:由於Banshee的龐大體量和相對高速,甚至重型運輸機都可以起降(但是無法收納,只能著艦卸貨即走)。而海上航母起降戰鬥機是一個非常高難度的工作,所以人們才特意設計了彈射器這種輔助機械來幫助戰鬥機起飛,而戰鬥機本身也需要很嚴重的加強和特別設計。美國航母在放飛戰機時需要逆風31節,艦載機飛行員的資歷也不是看有多少飛行時間,而是有多少起降記錄。艦載機飛行員有個笑話是這樣的:“一次好的降落,是指你還活著的降落;一次極好的降落,是指飛機還在的降落。”
從戰術角度來講,認為空母是大型靶是沒有依據的,這跟航母不是大型靶的理由幾乎一模一樣。在高威脅情況下航母不會靠近戰區,而是會在300-400km的距離放飛打擊機。空母同樣會這麼做,而高巡航時速帶來的靈活性和對戰鬥機起降的低要求(比陸地機場都低,很可能;而且戰鬥機會更加節省燃料)可以讓它在更遠的地方進行打擊,從而敵方的打擊手段無法夠到它。當然,海上航母的另外一個優勢是高隱蔽性,這是地球曲率決定的,海平面的通視距離只有40公里,遠距離打擊所依賴的傳感器網絡覆蓋要求非常高,這種超越地平線傳感器網絡瞄準系統非大國無法完成。空母由於巡航高度的原因,這種優勢就喪失很多(如果我是指揮官,進入戰區我會考慮將巡航高度下降到1000米左右)。敵方可以通過大型遠程監控雷達(沒錯,就是那種山一樣大的雷達,同樣只有大國才有)來探測具體位置。然而隨著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的白菜化,遠程傳感器網絡的配置會越來越低成本和先進,現在的海上航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會更低,沒有理由空母不受這種影響。
航母的時代仍然延續,它作為海軍的核心打擊平臺的角色不會動搖;但是傳感器網絡越來越先進和非依賴性,在可見的將來,航母的角色會慢慢弱化。可能直到航母退出歷史舞臺的那一刻,我們仍然不會看到空母的出現。但是必然的,航母會進化,它的精神會在更高遠之處延續。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沒錯,太空母艦。幾乎所有涉及到宇宙戰爭的科幻都有這樣的戰艦。然而那時的航母已經不再是純粹的航母,它有大量的武器和艦載機,是一種綜合性的母艦。我覺得比較惡趣味的可能是電影《星戰前傳3》中出現的共和國軍戰列艦,在行星上空與叛軍戰列艦玩古典海戰時期的戰列線炮擊,不知道是不是盧卡斯的個人偏好。
動畫《超時空要塞》可能是太空母艦的竭力刻劃作品。動畫監督河森正治(通常稱為“河神棍”)是鐵桿到不能再鐵桿的航空死宅;最著名的變形骷髏戰機VF-1就是最著名的艦載戰鬥機F-14“雄貓”的直系後裔。SDF-1麥克羅斯號以單艦之力單挑傑特拉迪艦隊,並且在林明美的歌聲幫助之下獲得勝利(雖然是慘勝)。
“超時空要塞”系列中著名畫師天神英貴筆下的VF-1變形骷髏戰機,是F-14“雄貓”艦載戰鬥機的直系後裔。
F-14“雄貓”艦載戰鬥機。
當然我們知道事情從來不是那麼美好的。山姆大叔老早就告訴我們,一手拿著胡蘿蔔,另一手得拿著大棒。林明美的歌聲固然是獲勝的關鍵,沒有艦上那幾百架VF-1可變戰鬥機和打前陣的高機動性無人機,SDF-1老早就死翹翹了。在嚴格執行海軍戰術的概念下,片中還出現了VE-1預警機(和《戰鬥妖精雪風》中的FFR-31MR電戰機微妙耦合)作為戰鬥機群的中樞大腦。這和現實航母戰鬥群是一樣的。因為之前提到的通視距離的原因,艦載預警機是航母戰鬥力最重要的一部分(馬島海戰英國人用慘重損失做了反面教材)。當然宇宙中就不是那麼緊要了,因為沒有通視距離。當然我們仍然可以把太空預警機視作伴隨打擊機群前出的電戰機(MacrossF裏盧卡所駕駛的那架RVF-25有相同職能)。這麼説來,超時空要塞可能是對太空母艦描述最細緻的科幻作品之一。
“超時空要塞”中作為戰鬥機群的中樞大腦的VE-1預警機。
我們同樣不能忘了科幻遊戲《星際爭霸》中的神族航母。神族航母沒有武裝,它的武力就是放出的小型無人機,我們應該稱之為原教旨主義航母。從艦載機是無人機來看,神族航母很可能在這一點上更加接近現實。未來的太空戰爭中所放出的宇宙戰鬥機未必需要人來駕駛,它更可能是某種智慧設備,叫他無人戰鬥機、巡航導彈或者別的什麼名字區別不大。現在航母就已經有向無人化戰機演變的趨勢,看不出來未來到了太空中這種趨勢會有多大逆轉的可能性。
科幻遊戲《星際爭霸》中的神族航母,搭載的是無人戰鬥機。
實際上太空中航母是否有意義,這個問題是很讓人疑惑的。因為航母的全部威力來源於戰鬥機,戰鬥機相對於船的優勢,或者説唯一意義,在於它要比船快很多。而太空中,速度嚴格由推重比決定,小型飛船的推重比可能並不會比大型船高,那麼他的速度也不會高很多;況且交戰距離可能是呈指數上升,小型飛船根本沒有足夠的自持力能夠到達戰位。此時太空作戰重新回到大艦巨炮時代,航母失去了意義。此時導彈和作戰飛機的界限消失了。
我們最後不能忘記的,是《家園》。希格拉人駕駛著母艦,如同摩西帶領的猶太人,經過永世流浪,最後到達了流淌著牛奶與蜜的應許之地。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