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蛟龍號側面(新浪科技配圖)
蛟龍號頭部(新浪科技配圖)
余建斌
“中國蛟龍”如今正趕赴太平洋5000米深海,嘗試新紀錄的突破。5000米深度的載人深潛試驗,是此前3759米成功後的延續,也是未來衝擊7000米深度最終目標的必經積累。5000米的深度背後,將是70%全球海洋洋底的暢行無阻。7000米,這個數字則是99.99%。
相對於99.99%,人類至今對深海的了解甚至可能不到1%。毫無疑問,和“世界載人深潛俱樂部”的四個發達國家一樣,“中國蛟龍”潛海,是帶著對深海的無窮嚮往和好奇之心下潛的。
在專業人士眼裏,海平面1000米以下才能叫深海。對人類而言,那裏漆黑一片,寒冷,寂寞。但看似孤寂的環境,卻蘊藏著海洋最豐富多彩的世界。那裏驚心動魄,大大小小的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噴發持續不斷;那裏奇異瑰麗,無數不知名的深海生物,搖擺著美麗身段,搖曳生姿;那裏也上演著和地球陸地上完全不同的生存故事,生物能忍受200攝氏度高溫,能夠悠然呼吸著二氧化硫劇毒氣體……這裡可能隱藏著解開地球起源奧秘的鑰匙。
在許多科學未知之謎待解的同時,借助逐步提高的深海技術,深海海底蘊藏的豐富礦産也正“浮出水面”,有助於解決人類資源能源日益匱乏的難題。日本在太平洋海底發現大量稀土資源的消息不久前佔據東京地區主要報紙的頭版顯著位置: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太平洋中部及東南部的大部分公海海域3500米至6000米深海底淤泥中含有大量稀土資源,可開採量約是陸地稀土儲量的800倍。在全世界,利用水下機器人和載人深潛器,許多發達國家也在不斷積累對深海海底的資源認知度。
在中國大洋科考多年的艱苦積累下,在按照有關國際公約將部分礦區捐贈給國際社會後,我國已在太平洋國際海底區域擁有優先勘探權和商業開採權的7.5萬平方公里海底礦區,也正是此次“蛟龍號”載人深潛的目標區域。礦藏勘探優先,既是責任也是義務,我國負有對這片區域進行詳細調查和環境評價的義務,這也是“蛟龍號”深潛試驗的任務之一。
夢想需要承載。毫無疑問,以載人深潛器為代表的高科技深海裝備可堪重任。有人把載人深潛器比作天上的飛船,把深潛器裏的潛航員比作航天員,因為在深海需要承受的風險和壓力並不遜色于天上。正是在深海夢想的激勵下,中國人“可下五洋捉鱉”已經成為現實,如今正在往更深處潛行。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