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8-20 金融改革面面觀

功夫銀行

    十年崢嶸,中資銀行實現了從“技術性破産”到全球最大的華麗逆轉。然而,伴隨著高增長模式的難以為繼,中國銀行業再改革的任務也變得迫在眉睫。數年以來,從經濟學理論出發討論銀行業再改革邏輯的論述不計其數,今天不妨換一個角度,從“中國功夫”的構成邏輯——即武功、兵器的角度來分析,當下的銀行業改革到底哪欠火候?怎樣佈局建設才能事半功倍?[詳細]

分享
    近日,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在北京發佈研究報告稱,2011年,全球銀行業市值縮水20%以上,其中歐洲銀行業的巨大損失是造成這一缺口的重要原因。另外,發達國家銀行業的股東總回報(TSR)和利潤也同樣表現欠佳。報告認為,即便目前市場對於2012年經濟復蘇的預期樂觀,但銀行業這種逆轉卻令人堪憂。[詳細]
分享
收藏
    在中國武術中,太極是極具代表性的一支奇葩,它講究“動之則開,靜之則合”,在兩種狀態的循環當中尋找突破點,往往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這樣的打法,正適合處於兩種狀態交替變化下的事物。

    那麼現在的中國銀行業,該打出怎樣的招數組合,才能減緩即將到來的增長變局所帶來的行業危機呢?[詳細]
分享
收藏
    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指的是在選擇兵器的時候,長兵器大氣恢弘,一寸長,就比對方多佔一份優勢;而短兵器,靈巧詭異,暗藏殺機,適用於行險招,出奇制勝。

    這句話十分具有普適性,常被用於各類的金融交易當中,長線投資與短線獲利相搭配,往往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那麼,這一邏輯,是否適合銀行業的業務創新?[詳細]
分享
收藏

    近日,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撰文:梳理了“貸存比”如何産生,發揮作用的歷史,論證指出,在當前金融大環境已經發生變革的情況下,貸存比指標的存在已經不合時宜,到了必須考慮要廢止的關鍵時期了。

    實際上,自2010年以來,由於貸存比指標的存在,已經使得銀行的存款在月末和季末時點相對平常時點出現了顯著波動,並由此造成了貨幣政策據以操作的關鍵觀測指標和仲介目標超儲率和M2的劇烈波動和失真,干擾了貨幣政策操作。為了能夠盡可能減少這種干擾,監管部門將此前只需季末達標的存貸比調整為月末、旬度,最終甚至要求日均達標。頻率已被推到不能再高的程度,但迄今為止,貸存比所造成的擾動卻依舊。由此清楚折射出在現實中其執行已很難到達理想效果。[詳細]

    金融業偏離實體經濟走向極端,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金融業由於創新過度,使它出現了偏離實體經濟,“自彈自唱”的情況,第二個“懸空發展”則主要表現在“金融業針對於實體經濟方面的服務發展不足”。

    比如説我們看到美國銀行業金融危機後總結原因就指出,金融産品越搞越複雜就是其中一點重要成因,大量的金融産品設計出來吸引大量資金在裏邊進行交易,而這些産品本身跟實體經濟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小。[詳細]

往期回顧

網友留言

登錄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