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臺 > xmk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揭秘特大假藥生産銷售網絡運作鏈條

 

CCTV.com  2011年10月08日 14:0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法制網  

圖為尚未包裝的藥丸 膠囊

  調查動機

  前不久,公安部部署在全國集中開展“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黑作坊”、“黑工廠”、“黑市場”、“黑窩點”。隨著公安機關不斷加大打擊力度,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得到解決。

  據了解,江蘇省新沂市公安機關破獲了一起銷售網絡遍及全國的部督假藥案。規模如此之大的假藥案,背後是怎樣的利益鏈條?《法制日報》記者前往新沂展開調查。

  本報記者范傳貴

  本報通訊員何計翠

  膠囊、藥丸子、藥片、藥粉……江蘇省新沂市藥監局一個20平方米的倉庫裏,假藥及一整套生産設備、生産原料堆滿了大半個屋子。

  近日,新沂市公安局破獲一起涉案金額上千萬元,銷售網絡遍及全國所有省區市的公安部督辦假藥案。《法制日報》記者採訪多名辦案人員,揭開這個黑色假藥産銷網絡背後的運作鏈條。

  執業醫生充當假藥代理商

  5月12日下午,新沂市城區東郊一家藥店內,3名藥監工作人員正在例行檢查。貨櫃上一排名為“康骨寧”的新藥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注意。

  “康骨寧膠囊”,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等7種功效,生産企業“北京利民藥業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大興區亦莊經濟開發區101號”。在外行人看來,這瓶包裝精美、印刷精細,且“國藥準字號”、産品批號等應有要素一應俱全的藥看不出任何問題。

  但藥監工作人員仔細查看後發現,藥品的批准文號排序不對。

  為了查驗藥品的真偽,新沂市藥監局立即按照包裝盒上的生産地址,給北京市大興區藥監局發函求證。數日後,大興區藥監局回函答覆:“沒有這一藥品公司。”

  5月26日,新沂市藥監局將確認後的假藥線索移交到新沂市公安局。當天,藥店老闆劉星被警方控制。主辦此案的民警莊瑞雪當時沒有料到,在藥店發現的這9瓶假藥,最後會牽出一個涉及上千萬元金額、覆蓋全國所有省區市的假藥産銷網絡。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順藤摸瓜”。據劉星供述,今年5月初,有一名叫馮燕的女子來到店中,給他10瓶“康骨寧膠囊”讓他試銷售,以每瓶10元的價格拿貨,再以每瓶30元的價格賣出。

  劉星説,剛開始,他對這種藥也有過懷疑,但當他看到馮燕提供的一整套藥品手續,且在網上查詢到“康骨寧膠囊”所屬“利民藥業有限公司”有專業的網站後,他選擇了相信。

  5月27日,警方將馮燕抓獲。在馮燕家中,警方搜出了125瓶“康骨寧膠囊”及一份銷售清單。民警從清單上得知,馮燕從今年4月12日開始,一共從其“上線”處進貨1600余瓶,供貨給當地10余家藥店。

  在接受警方訊問時,馮燕稱,她不知道“康骨寧膠囊”是假藥,藥是由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一家醫院的醫生盛平提供的。

  醫生怎麼會賣假藥?

  莊瑞雪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當他們調出資料確認盛平係蒼山縣某醫院的正式執業醫生後,也頗感納悶。5月30日,新沂警方和藥監局一同趕赴山東省蒼山縣,盛平當日恰好不在醫院上班。莊瑞雪事後得知,原來,盛平的“上線”聽説“出事”後,讓他趕往新沂,找熟人疏通關係“擺平”此事。

  5月31日,盛平在其工作的醫院門口被警方抓獲。警方在盛平住處搜出“康骨寧膠囊”3箱共600瓶,在每一箱藥品中都附有一整套包括營業執照、藥品許可證等在內的“合法藥品生産手續”複印件,甚至還包含一份“物價局關於‘康骨寧膠囊’藥品價格的通知”,核定銷售價格為34.5元。

  盛平是如何與假藥産生聯絡的?

  據盛平交代,他在醫院裏小有名氣,寫的論文還曾獲過獎,因此網上有他的聯絡方式。2010年8月初,一個叫劉昊的男子打電話給他。劉昊自稱是北京利民藥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問他是否願意銷售“康骨寧膠囊”,可先寄10盒。盛平答應了,拿到藥後放到蒼山縣一家小衛生室銷售,覺得市場不錯,於是開始正式與劉昊交易。

  警方從在盛平家搜出的進貨清單上看到,劉昊從2010年8月9日開始給盛平發貨,至今年5月28日共發貨5000余瓶,進貨價為每瓶6元。盛平利用自己醫生職業的優勢,將藥品供貨給蒼山縣及鄰縣各藥店、小衛生室銷售。

  嚴重致病假藥銷往全國

  抓捕盛平的“上線”是整個案件的核心,也頗費了一番週折。

  盛平自稱從未與“上線”劉昊見過面,平時交易都是一方通過物流發貨,一方從銀行匯款。為了找到劉昊,盛平翻出劉昊給他寄藥的物流單,而直到此時,他才發現,原來藥品並非發自北京,而是發自河南省鄭州市。盛平致電質問劉昊,劉昊稱自己是鄭州辦事處的。

  新沂警方判斷,這絕非一起簡單的銷售假藥案。6月2日,新沂警方、藥監部門等多人趕赴鄭州調查。6月10日下午,劉昊被抓獲。劉昊供認,“康骨寧膠囊”確係假藥,他就是這一假藥銷售的源頭,以5元至7元向外發貨,發往河北、內蒙古、吉林、江蘇、山東、陜西等省區市。

  劉昊説,所謂“北京利民藥業有限公司”、“利民註冊商標”、生産地址均是假的,電話號碼雖是北京的,但已設置全部呼叫轉移到他的手機上。最關鍵的是,他的名字也是假的,其真名為劉峰,河南臺前縣人。

  當被問及藥品由誰生産時,劉峰的回答卻異常模糊。警方事後查明,劉峰只是整個假藥銷售團夥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在他的背後,有著一個更大的假藥銷售網絡,而其控制人是劉峰的姐夫楊瓊。

  2010年8月,找工作不順利的劉峰回到鄭州,住在姐姐家,得知姐夫正在做一門“很賺錢的生意”。在跟著姐夫送貨收貨幾次後,他決定開始做這門生意,而他向警方供述的所有售假手段,全部複製于經驗豐富的姐夫楊瓊。

  6月11日早晨,警方開始對楊玉瓊及其同夥劉榜(劉峰弟弟)實施抓捕。鄭州市二里崗南街29號院某屋是楊瓊的居住地,同時也是這個團夥的窩點所在。因楊瓊當天不在家,警方撲了個空。在他家裏,警方搜出了兩枚假公章、多套虛假藥品證書複印件以及14本銷售賬本、2000多張物流單據,送貨地址覆蓋全國所有省區市。

  而在楊瓊的倉庫裏,除了“康骨寧膠囊”外,警方還發現了名為“咳立清膠囊”、“高效骨痛膠囊”、“喘咳寧膠囊”、“瑞康筋骨寧”等4種假藥。此後經江蘇省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後發現,5種假藥均含有“醋酸潑尼松”。新沂市藥學會對此鑒定認為,服用這些藥品後可能會引起心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肌肉萎縮、骨質疏鬆等病症,誘發併發感染,孕婦服用會造成胎兒畸形等嚴重後果。

  “危害如此大的藥,經我們清點,大概銷售了25萬瓶,加上倉庫裏未銷售出去的,涉及金額達1000余萬元。”新沂市公安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邱星輝説。

  7月13日,楊瓊、劉榜在河南濮陽落網。

  他們是怎麼將假藥銷往全國的?楊瓊説:“有一個叫‘藥社會’的網站,裏面有全國各地藥品代理商的資料和聯絡方式,我把這些資料下載到自己的電腦上,然後用電話聯絡代理商。我本人化名為楊楠,先發樣品過去,附上各種宣傳頁、資質證書和我的名片,有的就打電話給我們提貨,貨款一般都是由物流代收。”

  楊瓊交代,他和劉榜從2008年年初開始銷售假藥,按批發價發出近300萬元假藥,盈利60萬元左右。通過這門“生意”,他在鄭州買了車、買了房。

  同類原料制出數十種藥

  假藥銷售的上遊是假藥生産。生産商是只生産楊瓊團夥的假藥還是擁有一個非常大的假藥作坊,為多個銷售商代工?

  在劉峰的供述裏,這名生産商頗為神秘,是由姐夫楊瓊介紹,外號叫“老陳”,每次和劉峰交易都是電話聯絡後在鄭州某個高速路口見面。

  根據這一模糊線索,警方在抓捕楊瓊的同時,展開了對假藥生産商“老陳”的抓捕。6月12日,“老陳”在家中看見警察後,一躍跳到陽臺,正準備往下跳時被鄭州民警一把拉回。

  “老陳”名叫陳青,早年時做膠囊殼、藥瓶買賣,後轉而開始為假藥銷售商代工生産假藥。警方查封了他設置在鄭州市二七區侯寨鄉紅花寺村一民房中的假藥作坊,在屋中搜出了全套藥品生産包裝設備、數十種藥品包裝盒以及大量未完成包裝的膠囊、藥丸等,並搜出了20余本發貨賬本。根據這些賬本,陳青又供出了多名藥品銷售商。

  至此,整條假藥生産銷售網絡被揭開,新沂市公安局經偵大隊大隊長王文民向記者詳細講述了整個生産、銷售鏈條的運作:

  假藥原料大多由楊瓊等總銷售商提供。據楊瓊供述,他從藥品批發市場中買來布洛芬、活血片、鈣片、消炎片等藥粉面子,同時根據市場行情虛構藥名、藥效,找專門的醫藥包裝設計商設計包裝、標簽等,將這些原料、素材交給陳青等藥品生産商生産、包裝。

  陳青則根據客戶要求,找了5名親屬、老鄉把膠囊殼和藥粉給專門做藥品灌裝的人,或者自己灌裝,裝完後再將膠囊裝瓶、貼標簽、裝進包裝盒。每完成一瓶能獲得1元左右收入。整個過程不需要任何證照,“給錢給材料就行”,當警方問受雇于陳青的一名工人是否知道所生産的是假藥時,她説:“他給我們的都是同樣的藥粉,卻裝在各種不同的藥瓶裏面。”

  一瓶藥在生産包裝完成後的成本大約3元左右。在藥品銷售上,楊瓊等人先偽造一整套藥品的虛假手續,並製作像模像樣的網站。然後給全國各地的藥品代理商打電話,推銷藥品,以4元至8元不等的價格往外發貨,由物流代收貨款。藥品代理商再將假藥分銷往各藥店、衛生室。

  “從生産、總銷到分銷,在這條縱向的鏈條中,再分別伸出橫向的觸角,形成了一個售假網絡。需要吃藥治病的群眾被吞噬其中,深受其害。”新沂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王勇對《法制日報》記者説。

責編:許夢可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