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葉檀:郭樹清上任五把火 勇氣可嘉

 

CCTV.com  2012年01月17日 10:4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財經國家週刊  
[內容速覽]  郭樹清 葉檀 建行改革 ST聖方 ST股 資金入市 退市機制 退市制度 退市公司 證券市場

  2011年10月29日,郭樹清上任證監會主席,從此處於四方如炬目光的燭照之下。證監會主席,這是中國最肥厚、也是最具風險的位置之一。

  郭樹清上任之後,連燒三把火,但市場卻不買帳,上任首月,上證指數下跌5.66%,深成指下挫8.22%,2011年股市收出陰線。

  以股指漲跌為郭樹清的監管成績背書是不合適的,熟悉中國證券市場的人清楚,中國證券市場不僅與實體經濟相反而行,當重拳整治內幕交易時,反而會因為驅趕走活躍的遊資導致股指下挫,如2011年年末ST股的下挫就是例證。整肅市場秩序是典型的短期利空、長期利好,我們有必要為整治內幕交易的勇氣喝彩,同時也應該為已現端倪的風險提醒。

  整治內幕交易有功

  迄今為止,媒體梳理出郭樹清上任之後所燒的五把火,分別是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強制上市公司分紅、發展公司債、強力打擊內幕交易和證券期貨犯罪,為市場引入資金活水,倡議“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入市”。

  這五把火實際上可歸納為三條,建立證券基本公平交易規則,建立回報投資者的交易文化,吸引場外鉅額資金入市,發展公司債旨在建立中國發達的債券市場,為證券市場減壓。

  在打擊內幕交易上證監會頗見真章,在取消並購重組委委員資格、公佈內幕交易案例、保薦人市場禁入方面,嚴厲程度前所未有。筆者遇到的業內人士,對整治內幕交易的力度眾口一詞——嚴厲。

  A股市場上市公司從十年前的1037家,發展到現在已超過2300家。郭樹清秉持市場原則,對要求暫停新股發行的非市場呼聲不置一詞,12月30號,明確表示“不存在救市這個概念,市場有它自己的運作規律”,卻在行動上對上市規則做出表態。

  11月份有13家公司IPO上會失敗,説明新任證監會主席對於明確的招股書漏洞不妥協的態度,在綠大地等案例上,有關證券媒體公佈了詳盡的內幕交易信息,説明證監會對於相關上市公司在地方保護下被輕判並不認同,甚至是涇渭分明。

  頂住壓力,證監會發言人表示要提倡現金分紅,要求在新股發行招股説明書中明確分紅方案。

  郭樹清上任後,成立領導小組,著手開展內部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專項工作。證監會把整治內幕交易的矛頭對準內部人士與內部高層人士。

  11月25日,證監會發佈的《關於上市公司建立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制度的規定》正式實施,從源頭上杜絕內幕交易行為的大幕拉開;11月29日,開出保薦代表人最嚴厲罰單,撤銷平安證券兩位保代資格。勝景山河IPO的保薦人平安證券,以及終審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被出具警示函。

  12月1日,郭樹清明確指出,將對內幕交易零和證券期貨犯罪始終保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當天,證監會宣佈,因在任期間違規持有參與審核的股票*ST聖方(現新華聯),解聘第三屆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委員吳建敏。這是證監會首次解聘審核委員。2012年年初,證監會發佈細則,要求並購重組委委員接受聘任後,應當如實申報登記證券賬戶及持有上市公司證券的情況;持有上市公司證券的,應當在聘任之日起一個月內清理賣出;因故不能賣出的,應當在聘任之日起一個月內提出聘任期間暫停證券交易並鎖定賬戶的申請。

  12月2日,證監會通報和處罰了兩起內幕交易案,涉及上市公司佛山照明和佛塑股份。

  12月9日,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向媒體通報了6起證券市場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情況。其中包括一起迄今查處規模最大、有組織有預謀的“搶帽子”操縱案件,該案涉及552隻股票,累計交易金額高達571.76億元,非法獲利4.26億元。

  12月15日,證監會主席郭樹清發表講話批券商研究水平低。在當天的財經年會上演講時表示,中國證券公司存在規模仍較小、對實體經濟影響微乎其微、研究水平低等不足,總體上難以形成價值投資的引導作用,與國際投行差距較大。

  郭樹清上任後,光打雷不下雨的創業板直接退市制度有了“下雨”的跡象。深交所發佈新版創業板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此次增加了兩個退市條件:三年譴責三次或創業板公司出現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每股面值的,其股票終止上市,並且不支持暫停上市公司“借殼”,同時設立了“退市整理板”。其中非經常性損益、不鼓勵ST公司重組等規定,對靠補貼贏利的上市公司、對殼資源泡沫無異於釜底抽薪。

  在所有的證券市場改革舉措中,鼓勵長期資金入市隸屬敗筆。郭樹清在12月的一次演講中,大膽提出“養老金、住房公積金投資股票市場”,投資者開始憧憬4萬億資金入市拯救市場,且不説中國養老金與公積金只有5000億左右的資金可以入市,即便5000億可以動用的資金全部入市,又如何拯救消化不良、沉疴在身的市場,又如何為民眾的養命錢負責?

  真正可以動用的是境外人民幣資金。

  12月16日,《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試點辦法》(RQFII)出臺,意味著境外人民幣投資境內證券市場正式開閘。RQFII試點將從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開始,運用其在港募集的人民幣資金在經批准的人民幣投資額度內開展境內證券投資業務,初期試點額度約200億元。

  證監會宣佈第一批9家試點公司,首只RQFII産品最快於2012年2月中旬面世。根據試點辦法的規定,首批啟動的200億元RQFII額度,其中不低於80%的額度將投資于內地債券市場,不高於20%的額度投資于A股市場,也就是説,將有約40億元RQFII試水A股市場。

  RQFII象徵了人民幣國際化走向深化,象徵了資本項目的有限度開放,對於A股市場而言,區區40億元人民幣只能滿足一家中型上市公司融資所需,完全是形式大於內容。

  回到市場本源

  郭樹清是個市場派人士,曾在原國家體改委、國家計委任職多年,後主導建行改革。

  從1988年2月開始在國家體改委國外體制司工作,到1998年7月之前任國家體改辦黨組成員。此間,郭樹清有機會與吳敬璉、周小川、樓繼偉、李劍閣等人一起工作,被稱為“整體改革論者”。1988年5月,共同完成《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整體設計》,經歷三十餘年,默契、觀念不會消除。與周小川相似的是,郭樹清著述頗豐,對於市場的理念從未動搖,雙方都是激進的改革者,在周小川任證監會主席多年之後,2011年10月底,郭樹清坐到了證監會主席的火山口上。

  郭樹清不會曹隨蕭規,在市場派的內核之中,技術手段將有很大不同。

  郭樹清不會重走周小川的激進改革之路。周小川任上把保護投資者當作頭等大事,但國有股減持的休克療法卻激起所有普通投資者的反對之聲,引入史美倫等人嚴厲監管,被認為不符合中國國情,有投資者聲稱水至清則無魚。

  想必郭樹清會緩步而行,一是改變激勵機制,二是對過於激進的金融産品持保留態度,建立風險管控體制。面對各行業的集中上市潮,郭樹清不會表示明確反對,而會在監管、審核等方面加強把關。

  所謂改革激勵機制,即通過退市機制等,讓炒作殼資源的投機者知難而退,同時提高薪酬水平,讓金融人才進入證券、債券、期貨行業;所謂建立風險管控體制,即抑制不必要的金融衍生品,將市場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這與郭樹清在建行董事長任上的風格一脈相承。在建行任職期間,郭樹清的主要著眼點是引入外資銀行的風險管理體制,2010年9月曾經表示,在上市、IT管理體系建設之後,銀行應靠市場內部推動力,以及來自股東的硬約束。為了控制風險,著眼于未來的佈局,建行主動放棄了一些市場。

  2005年準備上市時,郭樹清在建行推動“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轉型,2009年初在金融危機肆虐之初率先推動貸款出籠,從2009年3月起主動控制信貸投放總量和節奏,明確“堅持有效發展,不追求市場份額第一;堅持信貸政策標準,不突破風險底線”的要求,在其他銀行一擁而上之時,降低了貸款增速,甚至甘願放棄市場份額。筆者不止一次聽銀行業界人士無意中提及,建行的風險管控力在業內領先。

  12月1日,郭樹清在第九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上坦言,中國資本市場的行業和産品結構還很不完善;一些市場主體誠實守信和規範守法的意識還比較淡漠;市場分層不夠清晰;理性投資和長期投資的基礎尚不厚實,有些時候投機炒作、追漲殺跌、大起大落的現象仍然比較突出;監管理念和方式還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這些問題都需要解決。他建言,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健全和完善市場體系結構;積極發展多樣化的投融資工具;培育多元化的投資者群體;加強資本市場誠信建設;打擊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時刻警惕和防範區域性、系統性風險。

  降低風險、提高回報是證券市場的監管要義,禁止新股發行不是郭樹清所能接受的辦法,用市場化的辦法實行上市與退市,減少上市溢價,殼資源溢價,引進社保等價值投資者,將資金引入債券、期貨等市場,才是郭樹清提振股市的市場本源性的辦法。

  未來圍繞郭樹清的爭議將在2012年突顯。

  別指望用行政手段救市,對郭樹清而言,這樣做突破了底線;也別指望券商降薪,那不符合郭樹清的市場化激勵機制;所有利益鏈條上的人士會對強力整治內幕交易嘖有怨言,周小川時代“水至清則無魚”的抱怨會捲土重來。而2012年的並購重組高潮,會讓內幕交易防不勝防,這是個嚴峻的挑戰。

  2012年期待

  2012年是對郭樹清執行力的考驗。

  整治內幕交易能否持續,是否會出現第一家創業板退市公司,是否通過市場化發行解決“三高”發行過程中的無責任人情報價——幾方面並重,而退市制度才是重中之重。具體的案例才能激發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激發民眾對郭樹清的信心。

  除了勇氣之外,郭樹清還需要更多的務實精神。中國的證券市場充斥了西方規則、本土色彩,動用各方改革力量,共同維護交易市場的公平與效率。起碼在整治內幕交易、回報投資者方面,市場已經取得了最大的共識。

  中國證券市場監管者,不應該是學究,更不應該是官僚,而是智慧的改革者,擁有前瞻目光的仁厚者。甚至,需要一些潑皮無賴、死纏爛打的勁頭。

  2012年,是中國證券市場的艱難之年,這是中國證券市場希望之年,是未來中國經濟的孕育之年。

責編:史江鑫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