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 40 週年》十八集大型電視紀錄片于 12 月 3 日 -20 日央視財經頻道 21:18 播出。
該片以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為基礎,選取我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變遷故事,呈現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宏偉實踐。
10日晚,紀錄片播出第十七集《萬山磅薄看主峰》、第十八集《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第十七集《萬山磅薄看主峰》:聚焦黨的建設
本集聚焦黨的建設。以港珠澳大橋黨員團隊攻堅克難的故事、徐工集團、傳化集團的黨建故事以及崔繼先、林俊德、支月英等一批先進共産黨員的故事,呈現改革開放中黨的舉旗定向作用、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突出反映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著眼于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偉大事業,把黨的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使黨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的偉大實踐。
長龍躍海,一橋飛架。歷時近九年的港珠澳大橋工程,最大的難關,是海底沉管隧道安裝。當時,E15沉管已經抵達安裝海域,卻突然遭遇海底泥沙回淤,為了施工質量,沉管必須拖回。聽説要返回,船員們幾近崩潰。面對疲憊又沮喪的團隊,靠什麼統一意志、凝聚力量?關鍵時刻,基層黨組織點燃了大家心裏的信念之火。一場場學習討論,讓每個人都為能參與國家重大工程而自豪。最後一次沉管安裝時,1000多個人沒有走掉一個人。港珠澳大橋,這個打造出開放新高地的“超級工程”,是用堅定信仰書寫的奇跡。
1980年,19歲的南昌姑娘支月英通過教師招聘考試,來到離家200多公里的山村,成為了村小的一名民辦教師。紮根在三尺講臺,這所深山裏的學校,支月英一待就是38年。這個山村離縣城有50多公里,下車後還得走上幾個小時的山路。孩子們的教學用具,需要用扁擔一步步挑進山裏。1996年,支月英入了黨,從那時起她就下定決心,在這裡紮根。黨員先鋒,釘在改革開放最需要的崗位。他們像楊柳一樣,栽在哪,活在哪。
52年堅守羅布泊,45次參與核試驗,中國工程院院士林俊德,為國防事業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在生命的最後一天,他依然戴著氧氣面罩堅持工作。在最後的72小時裏,他整理出大量的絕密資料,召集課題組成員佈置後續任務,卻沒來得及給家人寫下留言。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這誓言裏的分量,閃耀在每一個抉擇裏。
2018年8月,國家某重點試驗平臺在颱風中出現險情。中船重工760所12名黨員,毫不猶豫,衝向碼頭。黃群、宋月才、姜開斌被捲入巨浪,英勇犧牲。擔當,是經年累月的付出,擔當,是捨生忘死的犧牲。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初心和使命,激勵著8900多萬中國共産黨員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