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財經評論》欄目製片人、對外經貿大學開放型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趙悅
最近的這個週末,我在家“宅”了兩天,每天家裏的門鈴都會響幾次,“叮咚,這是您訂的水果”、“叮咚,您的快遞”、“叮咚,這是您訂的烤串”……
叮咚聲響,背後是黃金萬兩,移動互聯網在最近一兩年,爆發了大量的O2O、APP、移動支付等新創業項目,這些商業變化的出現,背後是共享經濟的迅猛崛起;滴滴順風車、出國旅遊住宿、社區服務共享等等我們過去難以想象的生活方式不斷涌現,大量的資本通過創業的平臺涌入共享經濟的藍海,同時催生了海量的新增就業機會。
我們經常可以聽説某某專車司機月收入過萬,某某美甲師上門服務月入數萬,某某廚師可以預約上門做飯,某某醫生可以在線問診、而你只需要花幾十元錢,這些商業模式也在讓消費者不斷買單,創造“零工”收入。據有關機構測算,2015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約1.95萬億元,全職從業人員約1000萬人,平臺企業員工超過140萬人。
共享經濟正在展現它的靚麗,本次B20就業工作組在《B20政策建議報告》中,特別提出了“打造G20技術創新分享經濟平臺”的建議,因為自雇就業、靈活就業正在成為這一時代全球新的就業特徵。
英國的在線慕課平臺Futurelearn,已經有超過20所大學和四個文化機構簽署了提供課程的協議;在荷蘭,在線網站Shareyourmeal為3.5萬荷蘭用戶和8000名比利時用戶提供家庭廚師;在德國,2015年私家車共享用戶有26.2萬人,比上一年增加了15.8%;在美國,波士頓大學的調查發現,778名受訪者在閒暇之餘打零工的收入佔到正式工作收入的4.4%,此外還有數據顯示,2002—2014年美國零工經濟人口增長了8.8%到14.4%。
一連串數字的背後,其實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分享經濟提供給我們的多樣化就業渠道,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的壓力。新的時代,別再以為打零工不是就業!生活在一個充滿創新精神的時代,恰恰可以展開你的想象,在就業的藍海中擷取一份創業商機。(央視網經濟評論員 趙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