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鍵可退出全屏瀏覽
5.12護士節當天,正值朝陽醫院急診科男護士趙路上小夜班(18:00-淩晨2:00)。朝陽醫院急診分四個病區,他負責兩個,護理十來個患者。每次交接班,趙路説都有種儀式感,要認真了解負責片區患者的近況,以便應對突發狀況。(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在這不足200平米的急診室,他要清點器物、給患者備藥、輸液、給氧、吸痰、翻身、洗胃、配合醫生搶救、迎送患者……一個班次下來,他少説要走2萬步,多則3萬。(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在交接班之後,趙路開始清點器物。(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趙路認真記錄清點數目。(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下午收治了一位肝硬化晚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患者不斷吐血,趙路幫助患者側臥,給輸血,並叮囑患者家屬密切觀察,有任何情況立即叫他。他説,患者情況不大好,可能需要三腔兩囊管壓迫止血。(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醫生查房後下醫囑,需要三腔兩囊管壓迫止血。趙路在為插管做著前期準備。(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趙路拿起剪刀、鑷子駕輕就熟。大家對男護士的認識,大多停留在做一些搬運患者、心肺復蘇等的體力活,其實不然。趙路告訴小編,像扎針輸液、吸痰、與家屬溝通等細膩、需要耐心的工作,男護士一樣會做的漂亮!(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為醫生穿防護服。(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由於患者出血量過大,血壓下降,神志逐漸轉為昏迷,情況比較緊急!怕患者出現誤吸,所以立即給予患者氣管插管。迅速插上氣管插管後,趙路協助醫生給予患者留置三腔兩囊管。趙路為主治醫生帶上防護鏡。(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留置三腔兩囊管歷時半小時,過程不太順利。只有兩個防護鏡,給了兩位醫生。趙路在用喉鏡協助留置三腔兩囊管。(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患者身體不斷扭動,趙路穩住患者,以便醫生能夠順利完成插管。(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患者血壓再次降低,需要立即給升壓藥物,大量補液擴充血容量,並給予患者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整個過程,趙路快速、敏捷,訓練有素。最後為患者掖好被子。(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趙路工作7年,説起他的特長,排第一的是扎針。他説,這是最基礎的,也是最考驗護士技術的技能。他給輸液、抽血,醫生、患者都十分放心。碰到不好扎針的患者,只要他在,一般都會找他。(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趙路説,他很喜歡他的工作,在急診室最鍛鍊人。抗壓能力、應激反應還有溝通能力都能得到鍛鍊。跟急診室的患者家屬溝通,趙路説男護士比女護士有優勢。來這的患者和家屬都著急,醫生也著急處理病情。這就需要護士跟家屬有個良好的溝通,而這時男護士給人更有安全感。(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到晚上十一點,趙路開始吃晚飯。由於來的太晚,只剩下一個包子,他一口吞掉。(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再有不到一小時,護士節就過完了。趙路吃著科裏給準備的節日蛋糕,同樣由於最後一個來,只剩下一角蛋糕了。趙路説,有一塊很知足了!(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從六點上班到十一點,5個小時。趙路第一次喝水,一瓶水一飲而盡。(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護士節的鮮花。(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簡單吃過晚飯,趙路又趕緊回到急診室。遇到一位喝醉酒洗胃的患者,其家屬在急診室裏要吸煙,趙路連忙上前制止。院內不準吸煙,而況急診室到處是氧氣瓶,吸煙很危險。家屬不配合,趙路叫來保安把患者家屬帶走。(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一名支氣管擴張的患者出現咯血。趙路還沒來及戴手套,就趕緊幫著拿垃圾桶,同時也在計患者的咯血量。(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交接班之前,趙路認真總結晚班日誌。(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跟交接班護士交代注意事項。(實習記者 郭琳 攝)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
下夜班了。望著趙路離開的背影,想起一首歌名——白天不懂夜的黑。在小編看來,改個字最為貼切——白天“會”懂夜的黑。白天和黑夜只交替沒交換,無法想像對方的世界,當夜色夾雜黎明時,匆匆接觸的剎那,出現一道有溫度的弧線……(本期策劃:張恪忞 攝影:實習記者 郭琳)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5月14日 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