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健康要聞

《健康有約》專訪崔玉濤:母乳喂養的常見誤區

健康 央視網 2016年08月08日 16:1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1

世界母乳喂養周特別節目:崔玉濤談母乳喂養常見誤區

  【節目策劃:張恪忞  本期編導:王煌】

  人類成年後,慢性疾病的發生不僅和遺傳以及成年後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還與生命最初1000天的營養狀況密切相關。研究顯示,隨著母乳喂養時間的延長,孩子超重、肥胖的發生率呈下降趨勢,母乳喂養好處多多,但是誤區也不少。在2016年世界母乳喂養周,來聽聽崔玉濤如何解答母乳喂養常見誤區。

  常婷:網友朋友大家好,這裡是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在線發佈”,與央視網“健康有約”共同推出的世界母乳喂養周的特別節目——母乳喂養給我堅持的理由,我是今天的常婷。大家都知道,每年8月的第一週都是世界母乳喂養周,那現在很多的新手媽媽們也都了解了,母乳喂養非常非常的重要,既對寶寶的健康很有好處,而且對自己的産後的恢復其實也是很有好處的。那母乳喂養好處多多,但是很多新手媽媽在母乳喂養的過程當中,也存在著很多的誤區,也有很多的困惑,那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請來了知名的兒科專家崔玉濤老師來給大家解答。好的,崔老師您好。

  崔玉濤:你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常婷:崔老師,今天我們也帶著很多很多的問題,關於母乳喂養,問問您,首先提到很多媽媽都説寶寶的第一口奶,必須要吃母乳,這對寶寶的生長髮育是非常非常必要的。您覺得是這樣嗎?

  崔玉濤:對,第一口奶要吃母乳有很多理由,第一個,可以促進媽媽乳腺儘快分泌乳汁,為以後的母乳喂養奠定非常好的基礎。第二點,孩子吸吮媽媽乳房、乳頭,能夠吸吮到媽媽乳頭、乳房周圍皮膚上的細菌,對孩子的腸道組成建立也非常好。再有,孩子吃上媽媽乳頭,她就會有一種依賴,這樣對長遠的母乳喂養非常有好處。

  常婷:那我想,可能生過孩子的媽媽們都知道,經常有的時候産後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沒奶。那很多新手媽媽就特別著急,説這孩子吃不上奶,急的直哭,會餓著孩子嗎?

  崔玉濤:其實孩子生下來會有兩個變化,第一大變化就是要經口進食,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變化,叫經肺呼吸,因為他在媽媽肚子裏不是經肺呼吸的。為什麼,因為肺裏存在很多液體,這些液體在生産的過程中不能全部排出來,所以孩子生出來後,呼吸不是特別通暢,所以他要努力的情況下才要達到很好的效果,那努力對嬰兒來説就是哭。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嬰兒哭就是饑餓,這個大家一定要注意,這樣的話才能理解,為什麼好像在沒有母乳的時候,孩子要哭,就必須加水或配方奶,這個理由為什麼不充分,是這個道理。

  那我們説孩子出生後沒有母乳,那餓著孩子會不會出危險,當然,咱們總不能極左極右地看這個問題,我們有很好的研究數據表明,如果新生兒出生後的體重下降,沒有超過出生體重的7%,就要堅持母乳喂養。因為孩子生後,皮下脂肪跟我們正常人不一樣,它是灰色的,儲備了大量的能量,能夠孩子充分的利用。所以孩子們生下來,已經有準備,最起碼在生後頭三天,如果不吃不喝的情況下,是有能量消耗這種基礎存在的。

  常婷:所以他哭的話,並不代表説是他餓。

  崔玉濤:對,是的。

  常婷:那麼還有很多的媽媽,覺得自己的奶不夠孩子這三天吃,您覺得這三天,他們需要的這個量是多少呢?

  崔玉濤:大家可能,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玩兒玻璃球,像我們小時候玩兒玻璃球。玻璃球這麼大,大概5到7毫升的容積,孩子剛生下來胃就這麼大,所以不像我們想象的有30毫升、50毫升,甚至80毫升,其實沒有。所以這麼大的一個胃,其實媽媽産生乳汁,很容易就什麼,滿足孩子的需要。

  常婷:對。還有一些觀點,就是説冬天的時候,可能天氣比較乾燥,那媽媽們就説,這孩子除了母乳喂養,是不是給喝點水,別上火了呀,該不該喝水呢?

  崔玉濤:其實媽媽擔憂我們特別理解,都覺得空氣又幹,喝點水。但是寶寶不比我們笨,甚至比我們還聰明,他渴了會多喝幾口母乳。那他説這個我怎麼知道,因為我沒有辦法判斷孩子到底母乳喝進多少毫升,是不是比平常會多。但是我們有一個特別的指標可以觀察,就是孩子排尿的顏色。如果排尿是無色透明的,那就説明他已經把什麼,水分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能夠滿足,完全代償了。如果真的排的尿很黃,嬰兒如果要喂養不足,排的尿不光是黃,會有粉紅色,那就證明他入量不夠。所以我們要通過尿的顏色判斷,其實這是最客觀的,不要我們覺得,你看這麼幹的天氣多喝點,不要我們覺得,就一定要觀察孩子的實際的代謝的結果,能夠很充分的證明,他喝的母乳夠不夠。因為母乳中,85%到88%全是水分。

  常婷:還有一些媽媽們,我也有這樣子的困惑,我曾經也是一個母乳媽媽。我們有的時候上班沒辦法,必須得背奶,我們就發現,這個擠出來的奶怎麼放了一會兒之後就變成像清水一樣的,是不是這個奶根本就沒有營養,都是水啊。

  崔玉濤:兩種情況,一個是我們要考慮溶解度這個概念。如果説我們兩個杯子,擱了不同的鹽,估計沒有人能看出來,只有嘗出來。但是兩個杯子擱了不同的土,一眼就能夠看出來,就是因為土的溶解度非常得低。所以我們母乳中的蛋白質是以乳清蛋白為主,溶解度很高,自然看起來就會什麼,相對的透亮。而牛奶中主要是以酪蛋白為主,溶解度低,看起來就似乎什麼,很濃很稠,其實這是一個誤解,這是第一個要説的。

  第二個要説的,我們有時候吸完奶以後的儲存不是特別得當,現在吸拿奶瓶吸,吸完了以後,能不能儘快倒在儲奶袋裏,甚至你可以把儲奶袋接在吸奶的口上,很快把空氣排空,拿封條封上。因為空氣中的氧氣,會使一些營養物質氧化。

  常婷:所以這個儲存可能大家都不是太注意。

  崔玉濤:對,大家都會説,我有奶瓶,我們家可以買很多奶瓶,但是我們用奶瓶的時候,很難保證這個奶瓶一點空都沒有,吸的滿滿的,就會有一定的空氣。但是儲奶袋,不管你吸多少,都可以把空氣排空,拿封條封上。

  常婷:而且其實我發現,在喂養的過程當中,可能前幾個月的時候奶相對會濃一些,但是慢慢的隨著喂養的時間加長,確實奶會變清一點。

  崔玉濤:為什麼?

  常婷:這是什麼原因呢?

  崔玉濤:對,就是因為母乳是跟著孩子生長,它會逐漸變化。所以孩子長大,一個是母乳量要增加,言外之意濃度就不能太高。

  常婷:對。

  崔玉濤:再一個,6個月以後加輔食,輔食還會提供營養。所以母奶是隨著孩子的變化而逐漸變化的。我們怎麼樣地去觀察這種變化,不是靠這個顏色,就靠孩子的生長。

  常婷:明白了,這確實是,很有科學道理。那還有的寶寶,經常是這個,姥姥、奶奶就會説,喂6個月夠了,該添加輔食了,行了,你這奶沒有什麼營養,可以斷奶了,是這樣嗎?

  崔玉濤:實際老人在這個問題上,是有兩種考慮,我覺得很多老人。第一個,心疼自己的孩子,就是年輕的媽媽。再一個,就是恐怕孫子長的不如人家好,這個人家是誰,他都不見得説得清楚。進而一齣門,你家孩子多重了,你家孩子多高了,你家孩子怎麼樣怎麼樣,老聽這個,不由自主的就有一定的壓力。其實我們讓老人怎麼知道孩子長的好,其實這是一個特別特別關鍵的問題,那就是用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生長曲線。從孩子一齣生,就在生長曲線上標記,每個月或者兩周測一次體重,畫上曲線長了,是不是跟整個曲線中的弧度很相似,如果能達到這個,所有人心裏都踏實了。

  常婷:但是的確我們在生活當中發現,這個喂配方奶的的確要比喂母乳的稍微胖一點,長的快一點,這是因為什麼?

  崔玉濤:這是因為配方奶的蛋白質的含量要遠遠高於母乳。我們在100毫升中,母乳中只含1.7克蛋白質,但是配方奶基本上在2.5到3.5克。為什麼,因為牛奶中主要是酪蛋白為主,而母乳中是乳清蛋白,那怎麼樣想用這種所謂的對人類來説不是特別優質的蛋白,但是又達到所謂的盡可能跟母乳相似的效果,就靠增加蛋白質,增加營養素來做到。

  所以這樣的話,很多營養素在體內不能夠很好消化的話,它在體內會堆積,堆積在脂肪細胞裏頭。我當時在香港做訪問學者的時候,做過這樣的研究,我們給動物用三種的靜脈營養液,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我們後來發現動物有脂肪肝,一想就是什麼,脂肪給多了。後來我們做同位素標記,驚奇地發現是什麼,脂肪肝裏的同位素標記是來自於蛋白質。所以人如果蛋白質給的過多,自己不能代謝的話,他會堆積在脂肪細胞內,這樣會很麻煩,會促進人體的胰島素樣因子的分泌,導致脂肪細胞增生,産生的數量增多,是成年期肥胖和慢性疾病的基礎,所以千萬千萬不要追,哪個孩子長的多麼多麼快,他是這個孩子里長的最高的、最重的,很可能他是這個小區裏今後得慢性病最早的。

  常婷:還有很多的母乳媽媽,因為我自己也有過這種狀況,就是因為母乳的過程當中容易得乳腺炎,得了乳腺炎又容易發高燒,這個時候能吃藥還是不能吃藥?

  崔玉濤:先説乳腺炎的原因,就是乳管不夠通,如果乳管不通,為什麼得乳腺炎,這個炎字因為有感染,這個感染細菌從哪來,因為沒有一個媽媽得乳腺炎,乳腺是有傷口的,這個細菌就是乳管內本身有細菌,這是為孩子準備的。但是吸不出來,在裏頭被乳汁就營養增生了很多很多細菌,裏頭就出現了炎症,即使不得乳腺炎,媽媽在這個期間也可能有其他的一些疾病的問題,比如説感冒了等等,能不能用藥,媽媽忍著不用藥,這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方法。因為你忍著不用藥,你身體狀況出問題,乳汁自然也會反映出來,所以要用藥,但是用藥就有一個新的分類方法了,就是説在母乳喂養期間,藥物在媽媽體內代謝,又分成了五級,叫L1,L2,L3,L4,L5。

  這五級什麼意思,L1就是有人類的研究表明,媽媽母乳喂養期間吃這個藥,對孩子沒有影響,這是最好的一個結果。

  常婷:對。

  崔玉濤:L2是對動物實驗的表明,動物要吃這個藥,喂母乳給他的寶寶沒有影響,這個L2、L2都是可以接受的,L3還不太清楚,L4、L5就是反向的,有影響和絕對有影響。我們在生病到醫院去,其實所有的媽媽都要提醒醫生一句話,你給我開這個藥,屬於L幾的藥物?這個很重要,因為我們的藥物中,可能一類藥物中,有L1、L2、L3、L4、L5,醫生要知道這個概念,被你又問了一下,他會盡可能給你開L1、L2的,這時候你的病能夠積極治療,同時不影響寶寶。

  常婷:其實還是有L1和L2的這些藥物的?

  崔玉濤:大部分的,我們常用藥都屬於L1和L2。比如説發燒了怎麼辦,對乙酰氨基酚屬於L1的。如果真感染怎麼辦,青黴素屬於L1的,所以也就説,常規用藥的基本都是L1的,但是要提醒一下,有些藥物寫不詳的時候,我們不要自認為可以,這個可能需要提醒。

  常婷:還有很多媽媽可能都不去醫院,因為我也遇到過我身邊的這些辣媽們,她們自己就去藥店買點中藥,説中藥對孩子沒事,是這樣嗎?

  崔玉濤:這個就是不清,我説的不清那一類的,就沒法告訴大家有事沒事,這個其實就有潛在的危險,我們盡可能去躲避,因為真要有事了,會後悔一輩子。

  常婷:對,所以不要盲目的選擇,還是要徵求醫生的意見。

  崔玉濤:對。

1

崔玉濤談母乳喂養常見誤區

  常婷:那還有這個在喂養的過程當中,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能也是很多媽媽關注的。就是我想儘量的喂孩子喂的久一點。但是有人就會説,你喂的太久,孩子大了不好斷奶,這個斷奶其實也是母乳媽媽要過的一個檻,那您覺得?

  崔玉濤:實際這個問題,大家在網上熱議,都會把這個問題拋出去,永遠都是熱議,為什麼,就是我們沒有把母乳喂養當一個工程看,當成了一天是一天,一頓是一頓,我堅持,但是沒有想到工程。在早期的時候,你要想母乳喂養,要想到,就得要斷奶那一天,那一天不是説具體的日子,那這個過程中,我們怎麼樣把這個時間拉的越長越好,拉長的基礎是什麼,是孩子長得好,不是任何人的決心。你不能讓你母乳喂養孩子越來體重越輕,所以怎麼讓孩子好,其中就談到一個生活要規律。我們怎麼由按需喂養逐漸過渡到“按時”,“按時”我經常打個引號,因為打引號了,這個時間不是按時間,3點、6點、9點,不是這個按時。孩子在剛開始初期按需的時候,我們要給他一個很好的生活節奏的刺激,比如白天,我們要把窗簾拉開,該走動走動,該説話説話,他的睡眠就會什麼,白天不夠實。到晚上把燈都關上,他就會睡眠相對長,睡眠一長,晚上喂養的間隔就會拉長,白天相對的睡眠不是夠安靜,可能喂養的間隔就縮短,逐漸做到相對頻,晚上相對息,這逐漸節奏就出來了,按時有這麼一個,按我們的生活規律。

  再一個按時,我們大人其實在吃飯等等過程中,對孩子來説也是一個刺激,逐漸跟我們大人的節奏來靠近,所以這個都是住進逐漸使孩子能夠養成很好的規律,養成很好的規律以後,那你母乳喂養,媽媽就相對會輕鬆。首先如果今天你母乳喂養,一夜裏能睡裏6個小時連續,你的心情、身體是什麼狀況,如果倆小時一醒,一個半小時一醒,你的心情是什麼,那你這不同的心情,一個是對你的乳汁分泌首先有影響。再一個,對孩子也會有影響,比如媽媽煩了,真的可能情緒會表達出來以後,對孩子有影響。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把這個工程,我們怎麼樣去規劃。在中間如果達不到我預期的規劃的話,那應該請專家來幫你看是哪方面的問題,是我規劃錯了,還是可能我哪點做法沒有達到這個規劃。因為不同的媽媽,職業,現在女性都要上班,什麼時候我要上班,我上班回來喂母乳方便,還是吸出母乳來帶回家方便等等,都要由專業人員幫你一塊規劃,這樣你母乳喂養的時間就相對可以拉長。而且你不在家的時候,可以用奶瓶把吸出來的母乳給孩子。同時該加輔食的時候加輔食。如果節奏都能做好,母乳喂養的時間拉長就不難。可是我們有的媽媽會出什麼問題,她沒有這個節奏感,那她覺得所有的時候,她都要盡可能的給孩子喂,孩子沒有節奏感的話,等孩子一長大了,媽媽要上班了,孩子在家裏不吃,頻繁哭,她上班不安靜,最後決定辭職在家裏喂孩子,跟袋鼠一樣挂著孩子。9個月以後,體重呈拋物線的下降。

  這個時候她就問我,我還要堅持母乳怎麼辦,還沒有堅持到3歲怎麼辦,就沒有把工程想好,沒有節奏感做好。這個時候我讓她再接著母乳喂養,體重就要直線下降,不喂,她覺得這輩子多大的遺憾。所以在這特別提醒準媽媽們,一定要想到母乳喂養是一個工程,不是説我能喂一頓就喂一頓,我想喂就喂了,就這樣吧,以後再説吧,千萬不要有這種思想。工程想的越充分,計劃的越好,這計劃當然是不斷變化中的計劃,喂養的時間越長,孩子受益越多,媽媽的身體狀況也會恢復的越好。

  常婷:所以真的不是説我們老一輩説的,隨便拿過來就吃吧,真不是這樣,得科學有計劃的去計劃一下,這個母乳喂養究竟怎麼來進行,有節奏的進行。

  崔玉濤:對,比如早期,明明孩子吃的挺好的,可能睡覺都能兩個半到三個點,晚上都睡六七個小時,突然開始一個半小時就哭,一喂奶就不哭了。這個時候媽媽首先想到出什麼問題了,而不是説我就一個半小時喂她,其實很可能腸絞痛這個事情出現了。

  常婷:對。

  崔玉濤:那如果我們專家幫你呢,把腸絞痛這個事情克服了,不又回到他已有的嘛。等到兩三個月以後,養成這樣習慣的時候,即使腸絞痛的時間過了,他已經形成這個習慣,再糾正起來就會難很多。

  常婷:所以這個有節奏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對於母乳喂養。好,我們今天網友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要問崔老師。首先這個網友,他説生老大的時候奶水不足,所以給孩子喝的是配方奶。生老二的時候會有改善嗎,有沒有什麼樣的措施幫助到他?

  崔玉濤:其實生完奶不足,肯定有先天的因素,咱們不能把這個説太絕,但是很多是後天沒有做好。所以這個媽媽生老二之前,要充分了解我們這些知識以後,很多的時候就能做到。其實我們要説的極端例子,聽起來你都會震驚,我們遇到一個48歲初産婦,她就説我沒法喂養,48歲了。我就跟她説,沒關係,我幫助你,那麼多奶粉買來擱在那心裏踏實,母乳不夠,就吃奶粉唄。結果她居然喂了六個月,她跟誰説誰都不信。

  第一,媽媽心情得放鬆,而不是説我不行,我第一個就沒行,我第二個肯定不行,那真的就肯定不行了。這是第一。

  第二個營養,我們怎麼均衡營養很重要,其實喝湯只是增加了液體,營養不夠。所以喝湯中一定要考慮營養夠,吃飯也要夠。我們經常説這麼一句話,媽媽在母乳喂養期間,每週至少吃50種以上的食物。50種並不見得説,吃2兩變4兩,4兩變8兩,你能不能把食物的種類、頻度增加起來,母乳的營養就會很豐富。再一個期間,我們定期帶孩子去體檢,了解孩子的生長,媽媽就會有自信,就會堅持。其實如果這麼做的話,老二肯定會有很大的希望做到純母乳喂養。

  常婷:所以生老大的時候沒有奶,可能也是自己沒有科學有計劃的進行。

  崔玉濤:對。

  常婷:調整過來,也許你的奶水完全夠了。

  崔玉濤:是。

  常婷:好的,再來看這一位網友,他説晚上睡覺不踏實,睡覺時間8個小時,中間老醒,中午要睡覺兩個小時,睡眠質量不好。説睡眠質量不好,是不是跟吃母乳有關係?

  崔玉濤:其實睡眠質量不好,要看她的年齡,絕大多數的睡眠不好跟胃腸道不適有關,早期很可能跟腸絞痛有關,後期可能很可能跟便秘,或者有時候跟腹瀉有關。所以我們要知道不同年齡的時候,睡眠不好的一個原因。母乳喂養必須進行,事事就是母乳喂養的事,那你説這個母乳喂養就不能喂了,説起來很嚴重,其實不是這樣的,一定要考慮原因是什麼。但是孩子不舒服,能夠安慰孩子的最有利的武器是什麼,吸吮媽媽的乳房。所以很多人就反過來説,因為母乳喂養,所以他就睡不好。不是,是因為他睡不好,才頻繁醒過來吃母乳。那找到原因,解決了,不就沒有這個問題嘛。

  那天我碰到一個小朋友,三個月,媽媽説了,一天真的要喂15到20次,因為孩子總在那哭,你不喂他,他就安靜不下來,沒有一個媽媽能聽得住,沒有一個家庭的任何成員能聽得孩子這麼哭的。她就問,肯定出問題了,她不知道找誰,其實就是一個很嚴重的腸絞痛,他吃了母乳,但是實際她是認為自己的母乳不夠,給孩子加了配方。其實她為什麼認為不夠,因為她要一天喂15到20次,她怎麼能感覺到夠,加了配方粉。其實加配方粉的過程中,我們説一個本身腸絞痛。第二個,配方粉可能不耐受。這樣我們就説,能不能我們先治療腸絞痛,我們給他吃了一個現在最容易接受的,沒有副作用的一個叫西甲硅油,第二天早上又來找我的時候,我當時心裏一驚,可能沒見好。媽媽就説,真的怎麼就跟鎮靜藥似的,孩子怎麼就忽然好了很多呢,這個時候我説配方粉你不要加了,媽媽説我還是不放心,我還想加,那我們能不能換成水解蛋白。她説怎麼又加了鎮靜藥的劑量了,後來最後把配方粉全停掉了,做了母乳喂養。你得幫她去找原因,不能因為母乳喂養期間,總要吃母乳,所以所有的事都是母乳造成的,不能這麼去説。

  常婷:我覺得您剛才説的這個問題,可能很多的母乳媽媽都會遇到,但是大家都有一個誤區,覺得就是我的奶不夠。好,我們再來看這一位,她説怎麼來把握新生兒的按需喂養和按時喂養呢?

  崔玉濤:新生兒,首先要知道,他的胃容量,剛才我們講了5到7毫升,像一個大一點的玻璃球這麼大。所以喂養,它的頻度就相對會高,因為他一是容量少。一般我們都建議,新生兒可以怎麼樣,一天喂12次,逐漸的到滿月開始,逐漸就往8次做了。為什麼,胃容量大了,他吃的多了,間隔就會長。如果不能做到,比這個要明顯的頻,我們就要想到,是不是有別的不舒服。

  那天我們看見一個小朋友,全身整個全是痱子,媽媽説了,起痱子了,我都沒給他穿衣服,天天除了一個紙尿褲光著。光著,是躺在床上還是抱著,哭我就抱著,抱在我們身上得穿多少層衣服,所以有的時候,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地去了解這些,就老認為其實是母乳的問題,其實是我們喂的頻度問題,就會導致很多錯誤的方法。如果我們都了解這些以後,遇到問題去找專家聊,很快幫你指出問題、解決問題,可能很多事情就很簡單就解決了。

  新生兒正是變化中最快的這一個月,我們為什麼建議家長在初生那一天,有專家幫她去怎麼樣地開啟母乳喂養這個關鍵時期,兩周要回來一次,一個月要回來一次,就幫她在不同時間找這樣的問題,及時解決,讓她能夠順利地進行母乳喂養。

  常婷:我之前在朋友圈看過一個寶寶的漫畫,在母乳喂養過程當中有很多的誤區,寶寶特別需要一個代言人,來替他們説説話,替他們告訴新手媽媽,你那個地方做錯了,確實是這樣,我覺得您就是寶寶的代言人,告訴大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來看看下一個,説的就是兩歲多孩子的吃飯問題,這個問題也是媽媽們經常會問的。説孩子不愛吃飯,就愛吃零食,我怎麼喂都不行。還有就是很多綠葉菜,根本都不吃,怎麼辦呢?

  崔玉濤:這個有點淵源,什麼淵源呢,從輔食添加開始就要説起,否則兩歲多了,糾正起來,可以糾正,就比較激烈了。我們一開始加輔食的時候,幹食推薦是嬰兒營養米粉,到後來是菜,包括青菜,包括塊狀菜,再是肉,再是蛋黃這個順序。這個時候,一定要以米粉為基礎,把菜泥加進去,把肉泥加進去,把蛋黃加進去,為什麼要加進去,目的是讓他每次吃飯的味道是一樣的。我們很多家長分著喂,一口米粉,一口菜,一口,如果我們作為一個沒有理智的人,你肯定先拋棄的是什麼,青菜,因為青菜有點苦,有點澀。而且小嬰兒又不加鹽,又不加油,你想想,我要再拿開水燙一塊菜給你,燙一片葉子給你,你要是內心高興的接受,我覺得都不正常了,對不對。所以要是我們混在一塊,多種食物味道混合會壓制一些所謂不太好吃的味道。如果這麼著長大,到1歲半左右,我再分著給他喂的時候,他就有充分的理智,接受度就高了。

  所以為什麼我要説前邊,因為後面的事情跟前邊是有關係的。再説兩歲多的孩子,愛吃零食,零食誰買。如果家裏沒有零食,那是不是就會好一些,有家長實際自己愛吃零食,吃的時候躲著孩子。有一個家長跟我説,我在單位吃,回家不吃。結果有一天一張嘴,可能還有點味,孩子就問,你嘴裏的味是什麼東西,其實這就明擺著是在欺騙孩子,這也不好。我們怎麼引導其他正規吃飯,我有一種方法叫愉快饑餓療法。什麼意思,首先我們不指責不好好吃。再有早晨吃完飯以後帶他出去玩兒,讓一個體力消耗比較大的環境中,除了帶白水以外,什麼都不帶,大人也不吃東西,也不讓看見有賣東西的地方,玩兒了一上午,回來什麼,要吃飯。如果還不吃,也不用説他,最多20到30分鐘,就該去午休該什麼,再出去玩兒,玩到晚上回來,基本上孩子就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見了飯就想吃,好吃。其實這中間叫愉快饑餓療法,你在陪他玩兒的時候,他也不覺得難受,他也不覺得餓,等見了飯才知道餓。第一次沒扛回來,再去玩兒,他就很容易就度過了。最怕的是家長旁邊老説,你不吃飯,我就餓著你,下頓我就餓著你,再不吃我就真的餓你了,這是最糟糕的,孩子對這種話,對這種行為還是有抵抗力的時候是最糟糕的。不由自主的、無聲無息的開始做,而且做的時候全家一定要一致,不能説父母做,老人在旁邊給零食,其他都一致,其實很快就能糾正。多少個家長做了,都成功了,但是有個別的家長説我們餓一個星期都沒成功,一天還要排兩次便,兩次便怎麼來的,就是老人偷著喂。

  父母這説什麼,老人裝沒反應,一會兒給孩子弄點這個,一會兒給孩子弄點那個,這就完全違背了我們説的愉快饑餓療法的思想。

  常婷:我覺得這個方法還挺好的,很多媽媽們可以去借鑒一下。好,再來看一下這一位,有一個孩子是兩歲5個月了,現在還喝奶粉。那麼想問問,2歲5個月的孩子,每天應該喝多少,每天應該喝幾次。另外,快半年了,孩子還沒長個,這個是怎麼回事兒?

  崔玉濤:首先2歲5個月的孩子喝奶粉也就在200到400毫升就夠了,關鍵是吃飯,沒長個體重長的不好,或者沒長體重,一定跟吃飯有關。因為這時候飯就成為什麼,主食了,不叫輔食。那主食中,我們最常見的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其中碳水化合物是最關鍵的,為什麼叫最關鍵,因為它最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但是最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食物,往往是我們成人相對要少吃的,因為我們怕長胖,因為現在的養生節目很多,已經把碳水化合物作為長胖的首要的營養素提出來以後,我們現在盡可能怎麼少吃主食、多吃菜這種來逆轉,這種思想很快就延伸到了養育孩子上。

  今天一個姥姥跟我説,我的孩子一次能吃10個餃子呢,為什麼他不長體重,每天吃的都很多。我就問他10個餃子加一塊有多少面,這麼多,我包的是薄皮大餡的餃子,那不幾乎都是菜嗎。

  餃子這麼大,它也不是這麼多的面,這是一個誤區,就是説糧食吃得不夠,所以孩子的飯量很多,長體重慢,因為他的能量不夠。第二個吃的偏稀,孩子喝粥,一碗稠粥,我問他熬多少個小時,熬三個小時,熬三個小時的戳稠粥結果是什麼,水吸入到米裏,米膨脹了,不是米變多了。

  常婷:對。

  崔玉濤:幾粒米還是幾粒米,所以經常是障眼法。好,不説喝粥了,咱們説吃麵條。吃麵條,我們有多少家庭是拿高湯煮麵條,煮完了高湯肯定不捨得倒,一會兒麵條發一大碗,又是水被吸入到麵條裏了。疙瘩湯,弄點面一豁就很稠,又是脹了。所以孩子在吃碳水化合物的時候,一部分的原因是吃的量不夠,一部分就是障眼法導致的相對量不夠。所以這個家長一定要醒悟,否則就覺得吃得很多,一碗一碗一碗,這一碗能説明問題,一碗裏是什麼,有的時候沒弄的清楚,特別容易出現吃得多、長得慢,反過來説奶喝得少了,其實不是,一定是主食吃的結構不合理、相對量不夠。

  常婷:原來是碳水化合物沒有攝入夠,看起來吃了一大碗,其實沒多少。

  崔玉濤:對。

  常婷:好的,那非常感謝大家收看我們今天“健康有約”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的“在線發佈”共同帶來的特別節目,感謝您的收看,再見。

重點推薦
860010-112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