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人物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陳東琪:經濟回升,政策取向不能變

 

CCTV.com  2009年11月24日 12:5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刺激經濟政策不可能只帶來100%回報而不付出代價,但要努力減少不必要代價

  ●低潮期産能過剩較多,與需求不足尤其是投資體制缺陷有關,非“4萬億”所致

  ●不能用壓投資特別是壓民生性、公共消費性投資的辦法來提高消費率

  ●目前經濟增長加速度較快,要穩定政策取向,又要控制節奏,防止透支未來

  ■如何看待“保8”的代價

  在經濟增長和物價上漲間找到市場能容忍、資源環境能承受的合理均衡

  記者:有觀點指出,為實現保增長目標,一年來投放過多貨幣,造成通脹預期;並視之為“保8”付出的代價。您怎麼看這一觀點?

  陳東琪:這一年來,中央出臺一攬子刺激經濟政策措施,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其作用逐漸顯現出來,總體經濟實現全面回升,全國上下都認可,國際評價也很高。如果中央不採取這些措施,我國經濟就可能出現嚴重衰退,目前這種好勢頭就要在市場疲軟、經濟蕭條幾年以後才能出現。

  任何一項政策措施不可能只帶來100%的回報而不付出代價,“沒有免費的午餐”,宏觀調控實際情況也如此。“保8”也好,實施“4萬億”也好,目的是儘快扭轉經濟下滑趨勢,這是政策“預期收益”。為了獲取這些收益,不得不付出一定代價。貨幣、信貸增加,市場流動性增加,物價就會上漲,這有一定的相關性。要經濟增長、不要價格上漲,很理想,但不現實。科學調控要努力達到的目的,是在經濟增長和物價上漲間找到一個市場能容忍、資源環境能承受的合理均衡。

  當然,如果經濟增長以質量下降、能耗更高、環境惡化為代價,那麼這個增長就沒意義,就不能要。目前投資中存在的質量和安全問題,是長久以來想解決但仍未解決的公共投資體制缺陷所致,解決的根本途徑是推進投資體制改革,而不是放棄4萬億大單。

  ■別把板子打在“4萬億”上

  目前我國部分行業存在一定程度的産能過剩,但這同4萬億投資並沒有必然聯絡

  記者:有人説,4萬億投資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産能過剩。您認為當前産能過剩的表現和原因是什麼?

  陳東琪:從最優模型看,産能利用率達到100%最好,産能多大,生産多少,最後消費多少。但理?塾朧導視幸歡徂鉅歟質抵校堋九└胂閻涑4嬖凇笆S唷薄F窕姑揮幸桓隹蒲П曜祭囪細窠綞ā安芏啻笫槍!保嗣淺=駁摹安芄!貝蠖嗍且桓齦芯跣耘卸稀R願痔殼熬蔡?6.6億噸,實際供給5.2億噸,表觀消費5億噸,靜態産能和消費之間有1.6億噸差額,但不能説1.6億噸都是過剩産能,其中有一部分是“剩”而不“過”,因為市場需求隨時都在發生變化,保持一定的剩餘産能很正常。

  由於産能形成需要時間,經濟低潮期的部分新産能不是在低潮期而是在高潮期形成的,低潮期的行業需求較少,産能剩餘較多。目前鋼鐵剩餘較大,與4萬億投資沒有必然聯絡,而是由於一方面經濟高潮期企業因缺乏週期規律認識而盲目擴大鋼鐵産能,另一方面經濟低潮期國內外鋼鐵需求急劇收縮造成的。

  從今年公共投資計劃實施情況來看,大多數資金用在災後重建、“鐵公機”等基礎設施領域,它們事實上消化了很大一部分“剩餘的”鋼材産能,怎麼能説是4萬億投資導致的呢?其實,低潮期産能過剩較多,既與投資週期低潮期的需求不足有關,更與投資體制缺陷有關,不能把板子打在4萬億投資計劃上。

1/2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