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 9月3日,杭州都有數宗宅地公開出讓。其中被稱為“絕版寶地”的杭政儲出【2009】30號新華集團地塊,經過六輪競價,最終以20.05億元的價格被綠城集團收入囊中,樓面地價約22361元/平方米,土地溢價達72%。如此高價,輿論對其的評價是“理性”——僅僅因為它沒有如預期的那樣刷新8月18日饅頭山地塊創下的24295元/平方米杭州最高樓面單價紀錄。
在開發商們“不當‘地王’”的表態聲中,2009年的樓市早已“地王”成堆。
A. 喧囂的“地王”時代
“(地價)稍微高了點,我覺得2萬元/平方米差不多。”事後,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如此説。2萬元/平方米左右的樓面價也是事先很多去看過該地塊的開發商、業內人士的預估價。
新華集團地塊樓面起價1.3萬元/平方米,而就在拍賣前一天,該地塊緊鄰的葉青苑最新成交了一套82平方米的二手房,成交均價是14634元/平方米;在房價上漲最迅猛的2009年,該地塊周邊區域位置最好、成交均價最高的住宅小區紅石中央花苑,成交均價是20845元/平方米。
宋衛平在拿了新華集團地塊的同時也透露,綠城已基本確定將與西子控股合作開發娑婆橋地塊和饅頭山地塊。這是半個多月前西子控股剛剛競得的兩宗土地,前者樓面價16938元/平方米,是區域地王,後者更是以24295元/平方米的樓面價創下杭州自1999年土地公開招拍挂以來的宅地樓面單價最高紀錄,土地溢價高達225%,是杭州的“地王之王”。
用“遍地開花”來形容今年的杭州土地市場再合適不過。6月18日,浙江天鴻以6581元/平方米的樓面價競得祥符東地塊,成為今年第一個“地王”的時候,還有人斷言其董事長梁鴻眉太盲目,6月30日,當欣盛房産以將近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刷新申花板塊的地價紀錄時,質疑聲明顯少了。
錢江新城18號地塊,20650元/平方米;江幹區黎明村兩塊地平均樓面價9868元/平方米…… 在一片“地王”的喧囂中,在開發商迫切需要以現金換土地的現實面前,人們只看見了“地王”的風光,卻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地王”的風險。
B. “地王”們曾苦熬日子
“説句實話,如果再給我們一次選擇的機會,這個項目會不會拿,拿了會不會這麼做……很難説。”沉默良久,大都置業總經理章秀成感慨地説了這麼一句。
在饅頭山地塊成為新的樓面單價地王之前,這個頭銜屬於杭政儲出【2005】8號地塊,成交樓面地價約24032元/平方米,競得單位是浙江大都置業,該項目就是後來眾所週知的西湖8號公館。
作為總經理,章秀成的日子並不輕鬆。西湖8號公館是大都置業在杭州的第一個項目,最初看中這塊地也是因為其緊鄰西湖的標誌性位置,大都希望它成為一個標誌性樓盤。章入行多年,此前參與過天都城等樓盤的開發,並非未經風雨的生手,他説,他知道“地王”意味著什麼——在媒體眼中,它的一舉一動都是新聞;在同行眼中,它的一磚一瓦都可以成為抬高各自項目身價的理由;在購房者眼中,它的一分一厘都應該物有所值。
作為當時售價最高的樓盤之一,8號公館不可避免地成為了當時樓市“真人秀”的主角,一舉一動都曝光在鏡頭之下,而且是“顯微鏡”。於是8號公館因為高價上了中央電視臺;它因為“離西湖200米”的“使用欺騙性或誤導性語言”被杭州市物價局罰款,雖然類似的宣傳用語杭州其他樓盤此前一直在用,此後也仍在使用。
背了“天價”之名,受了“天價”之累,西湖8號公館到底有沒有收穫“天價”的利潤?章對此拒絕發表意見。其實,不用談我們也能知道,單看經濟利益,答案肯定是否定的。8號公館納入透明售房網上總銷售面積僅7725.63平方米,已售7631.34平方米,已售均價60512元/平方米,收回銷售款約4.6億元。該項目土地成本約2億元,剔除土建、營業、財務、管理成本之後的利潤率,有業內人士估算,大都置業在該項目上的毛利率不超過25%,與其他樓盤相比,這樣的投資回報和地王之名似乎並不般配。
C. 地王能賺多少錢
同樣背著“地王”的名頭,廣宇集團董事長王鶴鳴的日子過得要從容一些。
2000年,廣宇房産以5224元/平方米的樓面價競得東河邊24號地塊,土地溢價約137%,成為當時杭州市中心除西湖板塊以外樓面價最高的地塊。“拿到地的第二天,我在錢江晚報上看到這個價格被稱為‘宇宙價’。”王鶴鳴笑説,當時外界都為廣宇捏一把冷汗,覺得時任總經理的他一定是昏頭了,因為那時東河沿線最高的房價也只有6000元/平方米左右。
兩年後河濱公寓一期開盤,住宅均價約8500元/平方米,僅能保本。
“我知道這個項目的住宅部分賺不了什麼錢,我們看中的是配建的商業部分,當時的設想是商鋪的均價能賣到3萬元/平方米,後來實際測算商鋪均價超過4萬元/平方米。”王鶴鳴説,拍賣之前他幾乎每天都要去看一次這塊地,觀察它不同時段的人流量,因為建國北路兩邊的商業原本就比較成熟,他相信這個項目的商鋪部分可以賣個好價格,至於住宅部分只要能保本就好。
王鶴鳴的如意算盤差一點不能實現。在那場拍賣會上他遇到了一位溫州開發商,一路緊咬不放,原本預計1.6億元可以到手的項目,硬生生被抬到1.9億元。“如果對方繼續跟進,我已經做好了放棄的準備。”或許是這次“戰役”太經典,事隔多年,他回憶起來仍然歷歷在目。
採訪之前,有業內人士評説廣宇,説廣宇能上市多虧了河濱公寓,是這個項目為廣宇積累了第一桶金。然而,下到河濱公寓當時的銷售經理,上到項目老總,包括王鶴鳴本人都不贊同這種説法。事實上,在廣宇集團上市前發佈的招股意向書裏,河濱公寓在已確認收益的9個主要開發項目中毛利率僅25.53%,排名倒數第二,僅次於江南新城的22.76%。而江南新城是廣宇在黃山的一個住宅項目,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所處的市場環境都無法與河濱公寓相比。
廣宇集團已經有一年多沒有新地塊入賬,想不想再做“地王”?王鶴鳴笑笑,這位杭州房地産界入行最早的老總沉默了一會兒,説:“就眼下的形勢來看,我們會做穩健甚至是保守一些的判斷。”
其意,不言而喻。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