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卡多為患”跟開存摺必須先開卡的潛規則有關。
據《中山商報》報道,上周推出銀行排隊時間長的報道後,許多讀者致電反映,除了排隊,銀行的一些潛規則同樣讓人鬱悶,例如辦折要先開卡、開通業務時被捆綁其他業務、銷戶要到開戶行等。當遭遇這些潛規則時,不少消費者只能默默承受。律師表示,銀行這些潛規則,其實是無視消費者選擇服務的權利。
□潛規則讓人抓狂
廖先生最近丟了銀行卡,他很是鬱悶。因為打電話到銀行挂失後,銀行要求他5天內要去開戶行正式挂失,然後在開戶行辦理新卡。這可讓他犯難,"我的銀行卡那麼多,丟的這張都用了好幾年了,根本記不清是在哪開的了!"
市民阿賢在中山某行先後開了兩個戶,銀行工作人員只給發卡,沒有提供存摺。開卡不給折,阿賢説自己還能接受,但最不能接受的是,有些業務非要到指點網點辦理,例如去年他去分行開存款證明,結果工作人員讓他到開戶行開,等他去了開戶行,那裏的人又叫他去總行開。
做理財工作的粟先生為方便理財,到某銀行去開通網上銀行,結果該銀行表示他還必須開通手機銀行,另外再購買一個U 盾。面對這種需要收費的附加服務,栗先生雖然不太願意,但為了開通網上銀行,只能全部照辦。
西區某公司企劃人員王先生更遭遇多次銀行潛規則。有一次,他因急事必須新開一個銀行賬戶,結果銀行營業員要他必須開通網上銀行或者短信通知,否則不能辦理,他為了儘快開戶,只好開通了收費的短信通知的服務。讓他最鬱悶的是,他有一張銀行卡是在老家開的,有一次他不小心輸錯了密碼,卡被ATM 吞了,結果銀行要求他回新疆老家辦手續……
□服務太落後?
在採訪中,不少消費者都表示,不理解銀行服務為何這般落後,例如銷戶、挂失要到開卡行辦理,這顯然不符合互聯網時代的做法。在中山無法為廣州銀行卡銷戶的市民何先生就認為,在數據化的信息時代,同一家銀行的數據應該都是在同一個大的數據庫裏面,銀行在任何一個網點以合法的程序刪除另一個網點的數據是完全有可能的。"現在銀行天天在喊,休眠賬戶造成了管理資源的浪費,但同時又設置一些門檻,讓客戶不能很方便地登出不需要的賬戶。"
多次受潛規則困擾的王先生認為,銀行的潛規則都是無視消費者的權利。"我覺得,無論是開卡還是辦折都是銀行的基本業務,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其中一種,銀行無權強制要求消費者只能選擇某一種,更不能要求消費者必須捆綁對銀行更有盈利空間的業務。"
被強制開通手機銀行的栗先生認為,銀行通過連帶業務進行經濟創收,並在行業內形成這種風氣,這就是用霸權損害客戶的利益。
在遭遇銀行潛規則時,消費者除了無奈,只能照辦。網友兩隻蝴蝶表示,銀行的規定銀行説了算,要到銀行辦理業務,就必須按銀行的規定做,消費者拿銀行沒有辦法。阿賢和另外一位網友阿皓為了表示抗議,現在都只跟自助設備打交道,儘量避免跟銀行營業人員打交道。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