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亂無章的基金評價市場有望得到規範。上周,證監會公佈《證券投資基金評價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擬就基金短期排名進行叫停。這意味著,基金盲目追求短期收益的行為可能得到一定遏制。
當人們在為數眾多的同類事物中進行選擇與判斷時,往往要依照一定的標準。在金融和證券市場上,人們賴以作出判斷的標準,往往是各色仲介機構給出的各種評價、評級以及排名。
然而,一旦這些仲介機構缺乏監管,問題就會隨之而來。當雷曼兄弟的倒掉最終將全球拖進金融危機的漩渦後,人們才發現,那些經過層層包裝和多次杠桿化最終成為銀行有毒資産的金融衍生品,都曾被各種評級機構給出高分。
國內基金評價市場的混亂與無序已是不爭的事實,不合理的評價體系已然形成了潛在的遊戲規則,從而對市場的理性發展構成威脅。當各路基金為了短期排名頻繁調倉,當基金經理疲於應付名次衝刺而放棄對市場的長期理性判斷,基金作為推動市場健康發展的主力,其作用必然要大打折扣。
規範評價市場可謂大快人心!但既然要做,就務必出手淩厲。評價市場要真正專業化,評價機構就該“持牌”執業,評價人員也該“持證”上崗。而評價程序和評價週期的制定也要予以規範。更重要的是,相關的投資者教育也該配套展開,基民需對排名背後的東西看得更清。
相關鏈結:
責編:肖成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