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是16年前的1993年年中,我剛從歐洲工作回國後不久,新華社領導將我安排到創辦不滿周歲、正在籌備由週二刊改成日報的中國證券報社工作,分管采編業務。我與上證指數的不解情緣就這樣開始了。16年來,不管我的工作崗位發生什麼變化,不管我的研究重心出現什麼調整,我與上證指數的這份情緣不僅從未間斷,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深,越來越濃。
不得不看的上證指數
老實説,一開始上證指數對我來説是不得不看的東西,因為如果不看、不了解她,就無法組織好報道,就不可能適應工作的需要。由於本人大學裏學的是外語,留學時讀的是傳播學,參加工作十多年從事的是國際新聞報道,雖然也會涉及到經濟內容,但多是世界經濟,有關股市的少之又少。因此,對於證券報道,當時的我可説是一個外行,必須從幹中學,在學中乾。在那個階段指數對我來説,只是一個雖然每天在變、但並沒有多少血肉的幹巴數字。
沒過多久,關注指數成了我的一種興趣,不管工作有多忙,每天都不會不看,即使上班時看不了,下了班也要將其補上;再後來,這份興趣就變成習慣,習慣又成了自然,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不僅看上證指數,還要研究、琢磨她,否則就會覺得心裏空落落的。
説來也怪,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研究的深化,指數的內涵也變得越來越豐富,昔日幹巴的數字變得不再幹巴,相反是血肉豐滿,精彩無比,奇妙無窮。
上證指數是一個大窗口
指數的精彩、奇妙首先在於她是一個大窗口。她將證券市場這個大千世界濃縮了展示給大家。
上證指數誕生19年來,在這世界裏涌現出了諸如蔚文淵、楊百萬、倪潤峰……等一個個活生生的風雲人物;在這個世界裏發生了諸如寶延風波、三大救市政策、淩光恒通收購案……等一樁樁實實在在的難忘事件;在這個世界裏成長著諸如工商銀行、萬科集團、三一重工……等一個個代表中國經濟生力軍風采的上市公司;在這個世界裏活躍著諸如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信證券……等一家家仲介機構;在這個世界裏演繹了一個個成功的故事,也留下了一樁樁曲折的教訓。
上證指數是一台記錄儀
指數的精彩、奇妙也在於她是一台記錄儀。她客觀地記錄了中國資本市場從小到大、從初創到新興加轉軌的發展軌跡。
在上證指數從當年的100點變成今天2800點的同時,滬市上市公司陣容從“老八股”發展到864家,壯大了108倍;滬市上市公司市值規模從1991年的不到30億元,擴大到15萬億元,增加了近5000倍;中國證券市場的總市值從100多億元增加到20多萬億元,增加了近2000倍;中國經濟的證券化率從0.1%提高到2008年的40.16%,2007年曾摸高137.5%;滬深兩市的投資者開戶數量也突破了1.1億大關。
上證指數是一面折射鏡
指數的精彩、奇妙還在於她是一面折射鏡。她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崛起和中國社會的偉大復興,也反映出中國百姓投資意識的覺醒,以及一個偉大的投資理財時代的來臨。
上證指數激蕩前行的19年,恰恰也是世界經濟發展史上呈現“中國現象”的19年。在這19年裏,中國經濟持續以7%以上的年增長速度高速成長,其中有11年甚至達到兩位數;在這19年裏,中國的GDP從1萬~2萬億元增加到30余萬億元;在這19年裏,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從1.83%擴大到7.23%;在這19年裏,中國經濟的總體規模超過德國,躍升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上證指數更是一部活教材
指數的精彩、奇妙更在於她是一份活教材。她用自己走勢的漲漲跌跌,告訴人們股市有牛熊,月亮有圓缺,凡事要有平常心;她用自己成份股的不斷調整,告訴人們這是一個優勝劣汰的世界,激勵人們奮發向上,永不止步;她用自己螺旋式的上升軌跡,告訴人們事物有其內在的發展規律,遵循規律是成功的基本要求。
作為大窗口、記錄儀、折射鏡和活教材的上證指數,其精彩、奇妙之處真是讓人割捨不斷,不能不看啊!
相關鏈結:
責編:谷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