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市場熱評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打新股”:你準備好了嗎?

 

CCTV.com  2009年06月22日 07:5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6月18日,桂林三金藥業正式獲得IPO批文,成為新股發行改革指導意見正式實施後的首家上市企業——

唐志順繪

  在暫停9個多月後,A股市場IPO再度重啟。6月18日,桂林三金藥業正式獲得了IPO批文,計劃于6月29日在深市中小板上市,由此成為新股發行改革指導意見正式實施後的首家上市企業。早在6月11日,證監會發佈實施了《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有哪些新變化?對投資者申購新股和股市的長遠發展影響幾何?記者就此對有關部門、專家及股民進行了採訪。

  網上網下申購只能選其一,中小投資者中簽率提高

  提高中小投資者新股申購的中簽率,是此次新股發行改革的一大亮點。指導意見規定,對每一隻股票發行,任一股票配售對象只能選擇網下或網上一種方式進行新股申購;對網上單個申購賬戶設定上限,原則上不超過本次網上發行股數的1%。。

  此前,網下申購的門檻高,主要是一些證監會許可的機構投資者,而在網上申購的時候,資金多者成功幾率高,機構投資者這時有絕對的資金優勢,拿出幾個億、幾十億的資金打新股,而中小投資者“打新股”的資金往往僅為幾萬元、十幾萬元,根本無法與機構抗衡,中簽概率相當低。

  在北京一家銀行工作的張先生,是位已有10多年“股齡”的老股民。他認為,新的發行機制較好地顧及了中小投資者利益。以前散戶“打新股”,為了多湊些資金,往往先要賣掉大部分手中持有的二級市場的股票。等新股申購結束,再把錢重新投向二級市場。這樣不但增加了散戶的成本,也容易造成股市的波動。現在,“打新股”投資者只能使用一個賬號,網下和網上申購只能選其一,更加公平合理。同時,也將緩解鉅額資金申購新股的狀況,更有利於股市的穩定。

  以前新股發行中,有近20%的機構在參與網下申購後再去網上申購,“雙渠道”申購使這些機構投資者的中簽率大大高於散戶的中簽率。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説:“按照新規定,所有參與網下報價、申購、配售的股票配售對象,均不得再參與網上申購,同時對單一網上申購賬戶設定申購上限,這將會抑制機構參與網上申購的熱情,而主要選擇網下申購,因此中小投資者申購成功的幾率會相應提高。”

  為適應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需要,6月18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公佈了新修訂的《資金申購上網公開發行股票實施辦法》。辦法規定,每一申購單位為1000股,申購數量不少於1000股,超過1000股的必須是1000股的整數倍,但最高不得超過當次社會公眾股上網發行總量的1%。,且不得超過9999.9萬股。

  上網發行資金申購的時間一般為四個交易日,根據發行人和主承銷商的申請,滬市上網發行資金申購的時間將可以縮短一個交易日,辦法對申購流程作出規定,即投資者申購(T日),資金凍結、驗資及配號(T+1日),搖號抽籤、中簽處理(T+2日),資金解凍(T+3日)。

  定價機制進一步市場化,有利於減輕新股上市的價格泡沫

  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方向,在定價機制上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體現。指導意見規定,參與詢價的機構投資者必須真實報價,不能高報不買和低報高買。

  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裁薛榮年説,“此前,在詢價的過程中,詢價機構為了獲得更多配售份額,高報價爭搶新股,而不關心公司真正的價值。明明30元的股,報50元也不影響自己申購。人為地推高了發行市盈率,增加市場風險。”而現在,新機制加大了對買方的約束,規定必須在詢價報價和申購報價相當時,機構才能申購,否則就不能申購。這就是一種處罰措施,有利於減輕新股上市的價格泡沫。

  與定價市場化程度提高相對應,此次改革增加了發行機制的彈性,給予承銷商在回撥和中止發行等方面更多的自主選擇,同時也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約束。“以往,新股發行沒有風險,而現在如果詢價不成,確定不了發行價格,就會中止發行了。因此承銷商在選擇項目時將更加慎重,也會更加注重對企業價值的研究和挖掘。” 薛榮年説。

  在徵求意見過程中,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都提出了增加可供交易股份數量方面的建議。認為股份鎖定數量較多,不利於抑制市場炒作。應當放寬股份鎖定限制,增加可供交易的股份數量。指導意見採納了這一建議,增加了“適時調整股份發行政策,增加可供交易股份數量”的內容。

  李大霄認為,以前股票上市發行時,最多只有2%到3%的股份可以交易,對大股東採取限售鎖定的股份太多。這樣就會造成發行得越多,新增的“大小限”越多的局面,不利於市場的穩定。此次放寬限制,增加可供交易的股份數量,可以部分解決“大小限”的問題。

  “新股不敗”神話不再,長期來看大部分新股上市後會有溢價

  雖然中小投資者搖新股中簽率將有所提高,但其中也蘊藏了風險。出於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目的,指導意見規定,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刊登新股投資風險特別公告,向投資者提示新股認購風險。

  “打新股”的風險有多大,收益又有多少?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解釋説,從國際上的經驗來看,申購新股並不意味著“只賺不賠”特別是在經濟、股市都不好的情況下,新股風險會加大。國際上發達市場新股跌破發行價達到1/5左右。我國歷史上雖然只有少數企業首日收盤就跌破發行價,但是在上市後不長的時間裏有很多跌破發行價的例子。2008年很典型,該年新發的股票,一度跌破發行價的超過60%。投資者在申購新股時選擇要審慎,要科學,簡單去搏一把,風險很大。此次定價機制進一步市場化後,新股收益趨勢上會收窄,收益的不確定性加大。

  不過,國際上一般在發行股票時,發行人和承銷商都會在新股定價時給二級市場留有一定的空間,維護好投資者關係,同時也建立發行人長期的信用,為未來發展和融資打下基礎。因此,長期來看大部分新股上市後會有溢價。其次,從我國來看,歷史上新股上市後大部分有較大收益,超過國際上的一般水平。

  對於新股發行改革的預期效果,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採用新體制後的首個或幾個股票發行,由於市場約束機制不健全,買方約束力弱,有可能出現發行價格偏高的情況,發行價偏高則有可能導致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也有可能受二級市場過度炒作的影響,一、二級市場價差在上市首日仍然較大等。這些情況有可能使大家對改革的效果産生疑慮,也可能會對發行人、投資人和承銷商分別帶來風險,各方參與人必須高度重視、關注和應對。但我們認為,在實施改革初期出現一些差異較大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在一段時間之後會逐漸平穩,對此應充滿信心。(記者 李麗輝 歐陽潔)

  延伸閱讀

  新股發行改革主要內容

  新股發行改革主要涉及4個方面的內容:完善詢價和申購的報價約束機制,形成進一步市場化的價格形成機制;優化網上發行機制,將網下網上申購參與對象分開;對網上單個申購賬戶設定上限;加強新股認購風險提示,提示所有參與人明晰市場風險。

  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後,證監會綜合比較和集中市場各方意見,對相關內容進行了相應的修改與完善,進一步明確“單個投資者只能使用一個合格賬戶申購新股”的要求;增加了“適時調整股份發行政策,增加可供交易股份數量”的內容;增加了“完善回撥機制和中止發行機制”的原則思路。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