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社西安7月8日體育專電(記者陳晨)多名主力球員傷退,殘陣面對氣勢如虹的東道主……德法大戰前,德國隊的這般情形,與20年前他們最近一次問鼎德勞內杯時的遭遇頗多相似。但一場0:2的敗北,讓德國人的2016,終究沒有成為1996。
“高盧雄雞”憑藉此戰,一舉擺脫58年在一屆足球大賽中逢德不勝的“心魔”,德國隊也結束了他們大賽半決賽“碾壓”東道主的優良傳統。一場並不算精彩的半決賽之後,奪冠呼聲最高的世界冠軍回家了。
無需再去爭論主裁判裏佐利關於點球的判罰是否合適,對德國隊而言,與其説是意外的失球打亂了戰術安排和比賽節奏,不如説他們敗給了自己傳統優勢的缺失。需要討論的是,德國足球,何日“鋒”再來?
“慘勝”意大利隊,讓德國隊失去了陣中唯一一名正印中鋒戈麥斯,勒夫半決賽的排兵布陣也因而捉襟見肘,不得不再次祭出“無鋒陣”。德法大戰,儘管德國隊全場控球率佔優,但由於禁區內缺少支點,他們一次次發起進攻,卻一次次無功而返,場面優勢始終無法轉化為勝勢。無鋒,成為德國隊失敗的根源。
其實,不是德國隊的陣容“無鋒”,而是德國足球真的“無鋒”。
作為一個盛産前鋒的足球國度,這不啻為一個頗具玩味的諷刺。
世界盃歷史總射手榜前六名中,德國領有其三。克洛澤、蓋德·穆勒、克林斯曼,這些世界足壇響噹噹的名字,曾是“德式中鋒”的傑出代表。雖然自2006年以來,德國隊的大賽成績十分穩定,屆屆交出四強的“保底成績”,2014年還問鼎世界盃冠軍,但無鋒頑疾,實已困擾德國足球多年。
當十多年來德國隊的中鋒位置只靠克洛澤一人苦撐局面,當萊萬多夫斯基、曼朱基齊、奧巴梅揚等外籍球員牢牢佔據德甲豪門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的主力中鋒位置,當如今德國隊的主力中鋒人選,只有已淡出主流聯賽的戈麥斯一人可供選擇時,出現今日之敗,便不足為奇。
窺一斑而見全豹。中鋒缺失,實則是德國足球近年來“技術革命”後,技戰術體系和球隊氣質發生改變的縮影。
曾幾何時,德國足球以體能充沛、意志頑強、戰術嚴謹聞名於世,也為世界足壇留下了無數逆轉取勝的經典名局:從伯爾尼奇跡,到1974年世界盃決賽逆轉荷蘭奪冠,從1982年世界盃加時賽連扳法國2球,到1996年歐錦賽比埃爾霍夫“金球”逆轉捷克問鼎。鋼鐵般的意志、善打“逆風球”,曾是德國足球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但在如今的德國隊身上,已很難看到這般場景。更多的情形是,球隊打起順風球時十拿九穩,但一旦先失球,卻往往手足無措。
號稱“逆轉之王”的德國隊,上一次大賽逆轉取勝,竟還要追溯到2008年歐錦賽半決賽戰勝土耳其。而此前40年點球大戰只罰失2球的德國人,本屆歐錦賽與意大利一戰便罰失3球,新一代德國球員的意志力,與他們的前輩相比相去甚遠。
不過,對本屆歐錦賽平均年齡最小之一的德國隊而言,一場失利並非世界末日,他們依然是當今世界足壇的最強者之一,他們仍有理由期待未來。德國足球素來擁有強大的自我修正能力,也總能在失敗中積蓄力量、東山再起。
一支球隊要走過無數艱難險阻,才能成為一支真正的王者之師,一個足壇王朝的開闢,也需要歷經磨難才能厚積薄發。如果能從本場失利中,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並及時修復,那麼,“德意志戰車”的下一次啟程,仍將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