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新網北京6月9日電(記者 王牧青) 北京時間6月11日淩晨,四年一度的歐洲盃足球賽將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半個多世紀以來,14屆歐洲盃誕生了9支冠軍隊,在群雄林立的歐陸足壇,只有德國、法國、西班牙獲得過超過一屆歐洲盃的冠軍,卻流傳下來更多的魔咒、恩怨和故事。
“東道主魔咒”很可能延續 C羅伊布萊萬衝擊“射手魔咒”
每當大賽臨近,各種“魔咒”、規律都會被拿來大談一番。歐洲盃已擁有50年的歷史,留下了足夠的“參考樣本”,為“好事者”提供了足夠的素材和想象空間。歐洲盃的歷史上,最大的魔咒莫過於“東道主魔咒”。
除了2012年歐洲盃舉辦地波蘭、烏克蘭,和2000年歐洲盃的東道主比利時,其他所有12支東道主球隊,全部闖入了當屆比賽的四強。其中,西班牙和法國曾先後完成本土奪冠的壯舉,而1992年仍是歐洲中流球隊的瑞典,憑藉東道主優勢一舉獲得歐洲盃季軍。
不過,“東道主魔咒”本身存在漏洞。首先,2008年歐洲盃之前,幾乎所有的東道主國家都是當時歐洲足壇的強國,因此,當2012年歐洲盃來到波蘭和烏克蘭,兩支東道主球隊都沒能打進四強,“東道主魔咒”並沒應驗。不過,年輕的法國隊曾在兩年前的巴西世界盃打入八強,惜敗給最終捧杯的德國隊。作為東道主,法國很有希望將“東道主魔咒”延續下去。
2012年之前,13屆歐洲盃從未出現過上屆冠軍成功衛冕奪冠的例子,因此,“衛冕冠軍必死”的魔咒一直盛行。然而,強大的西班牙隊在4年前一舉破咒。今年,無論西班牙能否再次衛冕成功,“衛冕冠軍必死”魔咒或許都不再令人矚目,恐怕,這個魔咒未來將慢慢淡去,轉化為對“巔峰西班牙”的致敬與追逐。
離開球隊成績的角度,歐洲盃對超級射手們並不慷慨,1980年歐洲盃進行了改制,最佳射手的評選不再包括外圍賽階段。此後,除了普拉蒂尼曾在1984年歐洲盃狂進9球,從未再有射手單屆進球超過5粒,包括巴斯滕、希勒、克魯伊維特、巴羅什等著名射手,都是以5粒進球的成績捧起金靴。
歐洲盃不盛産射手,恐怕也與歐洲各國足球水平相對平均,戰術要求相對嚴謹有關,在戰術素養極高、注重整體攻防的對決中,個人能力恐怕難以在整屆比賽之中大放異彩。不過,今年的歐洲盃集中了不少頂級射手,C羅、穆勒、萊萬、伊布等人能否打破“射手魔咒”,著實是一大看點。
“英德恩怨”累積太深 西班牙葡萄牙相互不忿
球迷圈有句名言:“論精彩程度,歐洲盃比世界盃好看。”此言並非妄論。由於各大洲參賽國家限制,世界盃32強之中,歐洲只有13個左右的席位,不足以保證所有歐洲強隊悉數參賽。因此,歐洲本土的足球杯賽涵蓋了更多的強隊,競爭更加激烈,強隊之間的對話更頻繁,也就締造出真正的“冤家對頭”。
列強豪門的恩怨之中,英格蘭和德國無疑是最“劍拔弩張”的一對。拋開眾所週知的歷史淵源不談,英格蘭足球和德國足球一直以“死敵”身份面對。2000年前,英格蘭足球連續33年無法戰勝德國, 更是在1996年本土歐洲盃的半決賽不敵德國,目送對手奪冠;同時,在英格蘭的足球殿堂——溫布利球場翻修前後的最後一場和第一場比賽,英格蘭也輸給了德國。
英德之外,同處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從來都不把對方放在眼裏,即使近幾年西班牙男足以統治之勢連奪世界盃和歐洲盃冠軍,但葡萄牙從沒向近鄰低過頭。每當“伊比利亞德比”吹響號角,效力於皇馬的C羅就不顧隊友之情,奮力拼殺,堪稱樂談。2004年歐洲盃,東道主葡萄牙戰勝了西班牙,但此後的2012年歐洲盃,西班牙人踩著鄰居奪冠。“西葡”之間的恩怨,堪稱南美雙雄“巴阿大戰”的翻版。
除了兩對著名的冤家,德國和捷克也是歐洲盃上頗有淵源的對手。中國球迷印象裏,對歐洲盃印象最深的瞬間之一,就是1996年歐洲盃決賽,比埃爾霍夫進球後黃健翔的奔放表達。值得一提的是,那場比賽也是歐洲盃首次在加時賽採用“突然死亡法”,德國成為第一支憑藉“金球”晉級的球隊。
追溯到1976年,同樣是歐洲盃決賽,捷克斯洛伐克戰勝西德捧杯,這是在歐洲盃歷史上第一次引入點球決勝機制後,第一場通過點球大戰獲勝的歐洲盃比賽。雙方經過7輪點球互射,帕年卡在最後一輪打進了歐洲盃史上最難忘的一幕——勺子點球,捷克斯洛伐克笑到了最後,也註定了雙方的歷史恩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