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近日,“傳誦經典 聲聲不息——走近路遙”作品演誦會先後走進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由十幾位著名演播家組成的“夢之隊”用聲音演繹文學經典,在大學生中引發了閱讀經典的熱潮。
本次演誦會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路遙文學獎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舉辦。演誦會總編導、《平凡的世界》連播總策劃葉咏梅説:“‘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是路遙的墓誌銘,也是路遙的真實寫照。這是一種誠實勞動的奉獻精神。我們正是想以這種精神,去講述路遙的故事和《平凡的世界》。”
“電波版”《平凡的世界》再現
路遙,對當代年輕人來説,也許並不陌生。他的長篇小説《平凡的世界》,以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開放時代中國城鄉社會的生活以及人們思想情感的巨變,該作品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1992年,路遙英年早逝,年僅42歲。
2015年,改編自路遙同名小説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播出,引起社會強烈反響,路遙再次進入大眾視野,路遙及其作品又被重提與討論。一位作家去世20多年,人們還在熱烈地懷念他、談論他的作品,這本身就是對一個作家最好的犒賞。路遙作品中的那些人物及其命運,已遠遠超越了文學的範疇,他賦予卑微的人物以勇氣與光亮。路遙及其作品成了他所在時代的經典與符號。
“走近路遙”演誦會在著名播音員方明渾厚的男中音中拉開序幕。演播藝術家李野墨用他充滿磁性的聲音,再現了當年億萬人收聽路遙《平凡的世界》“小説連播”的盛況。
1988年,由李野墨演誦的《平凡的世界》,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後,在社會上引起轟動效應,叩動了千百萬聽眾的心,成千上萬封聽眾來信像雪片般從四面八方飛來,創下了中央臺長篇小説連播聽眾來信之最。
演誦會上,瞿弦和、洪濤、張筠英、李慧敏、廖菁、任志宏、劉艷麗等著名演播藝術家依次登臺,聲情並茂地講述了路遙的傳奇人生,再現了路遙作品的魅力,令現場觀眾深深震撼並感動。這批藝術家數十年間“在電波裏傳播經典文學”,他們深受路遙作品的鼓舞,懷著對路遙的崇敬,希望讓更多人知道路遙“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創作精神。
高校爭讀路遙作品
去年暑假,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將《平凡的世界》推薦並贈送給清華大學2015級新生,期待年輕學子們能讀懂這部現實主義經典著作。新生入學後,踴躍參加學校組織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徵文活動,百餘篇讀後感結集為《續寫歲月的傳奇——清華學子感悟〈平凡的世界〉》一書,並由著名作家、清華大學教授格非作序。學校還組織舉辦了《平凡的世界》演講比賽,在首都高校掀起一股“傳誦經典讀路遙”的熱潮。
清華學子王孔達在讀後感中寫道:“感動太多,相信每一個讀者都會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路遙以他樸實的文筆,描繪了當時社會各階層複雜的矛盾糾葛。路遙筆下的世界,儘管物質貧乏,精神卻永遠富有。每個人都有平凡的世界,但我們要有不平凡的夢。”
為什麼路遙作品一直在青年學生中受歡迎?著名學者王向暉認為,路遙代表的現實主義精神是一種直面生活的勇敢,是一種猛士精神。一個優秀的現實主義寫作者,在他深入了解生活的時候,他的思想已經站在了時代的前列,用明確而堅定的生活態度審視、批判現實,將自己對生活的理想、體驗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據“路遙文學獎”創辦人高玉濤介紹,在當今傳誦經典文化的熱潮中,由名家演誦經典名著片斷,以提升公眾閱讀趣味和審美水平,是一項有益的探索。今後還將繼續推廣這一公益讀書活動,計劃在全國高校和中學年巡迴演出,創造“走近路遙作品演誦會”這個新經典,用路遙箴言真誠地告誡年輕人:“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種事業。”
把路遙精神傳承下去
由名家演誦名著片段的形式傳播文學經典,有沒有生命力?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孫鬱教授表示:路遙的作品給人呈現的正是中國人從逆境中尋找自己的理想的求索精神。他站在最底層人的立場上,寫人在生存領域的困頓以及從困頓中掙扎與行走的過程。這種自我奮鬥,以及用善意和愛心來尋找光明的選擇,是感動很多讀者的一個重要原因。
專家認為,在信息時代,時間的碎片化,讓許多年輕人遠離了名著,這對文化的傳播和傳承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吸引年輕人重讀名著,名家名著演誦會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形式。把路遙的作品拿到舞臺上呈現,説明路遙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經典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學生黃銘媛認為,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肩負著傳承歷史文化的重任。90後的大學生很難切身體會到改革開放之初社會與個人的困惑與選擇,文學作品給年輕人提供了多方位的視角與超越時空的視野。在閱讀文學中,我們能夠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詩意地生活;而在對文學經典的研讀之中,我們能夠對文學文化有更加清楚深刻的認識,做出更加有力的傳承。
葉咏梅表示,在演誦會籌備過程中,邀請參加演誦會的老藝術家不問報酬,不計報酬,令人欣慰和感動。路遙曾説,幸福和物質沒有必然的聯絡,幸福是一種純精神的東西,這是他的人生觀,這種信念,是他獲得文學成就的精神動力。“我希望通過演誦會的形式,告訴大家,路遙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傳承”。
(本報記者 張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