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學大師葉曼回家  
葉曼小傳
v 貫通儒道佛的國學大師
葉曼(劉世綸),現年93歲,1914年生,祖籍湖南,北大畢業,旅居美國洛杉磯。其父是世家子,與王雲五、韓德清是結拜兄弟。
v 與北大之緣
1935年,葉曼老師以國文考試第一名成績考取了北師大。就讀一個月後,北大文學院院長胡適先生閱葉曼國文考卷後,認為人才難得,專程派人轉錄北大,從此與北大結緣。
v 與趙樸初的情緣
八十年代葉曼老師在出席世界佛教友誼會盛會時,與原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相遇並成為好友,樸老尊稱葉曼為師姐。
v 葉曼的心願
葉曼老師常年致力於社會公益事業,希望將“文賢書院”在中國大陸落地並成立國學教育基金,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捐建百所“文賢”希望學校(已捐建13所)弘揚並傳承中國三大文化“儒、道、釋”,將一生國學研究的根留在大陸。
講學之旅
講學時間
2006年11月15日—30日
講學目錄
1、《中國一定強》
2、《中國文化對未來世界的影響》
3、《問世間情為何物》
4、《一命、二運、三風水》
5、《儒、釋、道之異同》
6、《佛家對人生的思考》
7、《道德經》
8、《心有千千結》
9、《性相近習相遠》
10、《家和萬事興》
講學地點
擬在北京大學、長江商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棕櫚泉國際會所、朝陽區等。
葉曼居士——我的學佛心路歷程
不識廬山真面目
我學佛是因為好奇心的驅使。小時候雖然父母都是很虔誠的佛教徒,但是我卻對佛教非常反感。父親研究唯識,他常常帶我去聽韓德清居士講的成唯識論, 當時簡直不知道他們在説些什麼,所以覺得這只是士大夫階級的另外一種消遣品。
從南懷謹尋真理
當時很冒失的去找南老師,我説我想知道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南老師説這也是許多人共有的問題,它的答案就在佛法裏。當時南老師正在講《楞嚴經》,順著這個機會,我也開始在他那邊上課。
初試禪七滋味
我就試著把萬念放下,就在忽然之間我感覺到所有的狂心、亂心全部靜止了,這時的感受非常舒服。《楞嚴經》有句話“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我不敢説自己得度了,但是那種受用真是不能想象。
我心如明月,寒潭清皎潔,無物可比擬,教我如何説
在一次跑香的時候,南老師説,“寒山子有一首偈子“我心如明月,寒潭清皎潔,無物可比擬,教我如何説。”這時後我心裏很得意,因為這正是我現在心靈的寫照。然而南老師卻突然喝一聲“錯了!”
從道家講創世紀
有一次他們邀我講“創世紀”,記得那天坐在頭一排的都是神父,我用道家和“唯識”的觀點來詮釋“創世紀”。我不曾提過佛字,但是説的全是佛法,我很高興,以往是從“創世紀”進入宗教圈的,這時竟以“唯識”來講“創世紀”。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把握當下,精進行持。
我從好奇心出發,正好碰到了強調“大疑大悟、小疑小誤、不疑不悟”的禪宗,借著參話頭的方法,面對自己的問題去找答案。佛教與其它宗教不同的地方,就是佛法不承認有“主宰”,佛教認為沒有任何一人可以主宰我們的生死、禍福及賞罰。
葉曼精典講學目錄
社會問題講學集錦

《命與運》《生與死》《風水學》《離苦得樂》

《子不語》《儒釋道之異同》《知識分子學佛》

《咒語的感應與意義》《紐約大覺寺佛學講座》

《大陸名山行》《高處著眼低處著手》

《三大三寶》《平常心是道》《談陳健民上師》

《性相近習相遠》《南加州佛學問答》

《大陸佛教參訪記事》《從佛法看男女平等》

佛學講學集錦

《四攝法》《説凈》《慈濟凈思堂開示》

《佛説八大人覺經》《三毒 三惑 三障》

《六妙法門小止觀》《佛家對人生的思考》

《達摩祖師二入四行》《大勢至唸佛圓通章》

《佛弟子對社會的責任》《三法印 三學 三皈依》

《中國文化對未來的影響》《易經》

《四諦十二因緣》《五蘊七大》《六波羅蜜》

《基本佛教》《靜思堂佛學問答》

《世間情》《四無量心》《談生論死》

《學佛釋疑》《葉曼佛學問答》《葉曼談禪》

《普賢行願品講話法》《如何改良社會風氣》

《法印寺佛學問答》《阿彌陀經的凈土修持》

《六祖壇經》《維摩詰經》《問世間情是何物》

《心有千千結》《你往何處去》

《一命 二運 三風水》《暮然回首話人生》

《人生到處知何似》《莊子選讀》

《西方確指》《西藏生死書》《四書》

《佛教故事》《道德經》《心經》

《楞嚴經》《西藏生死書研習會問題解答》

《慈悲》《喜舍》《葉曼的學佛歷程》

《金剛經》《佛説阿彌陀經》《葉曼答客問》

胡因夢筆下的葉曼
 進入唐師父的推拿室,見到一位年長的女士正在接受治療,仔細一瞧竟然是葉曼居士———葉阿姨。我曾經在《十方》雜誌裏讀到葉阿姨某次打禪七突然瞎貓碰死耗子,嘗到了“推河車”的滋味。
文賢書院
 葉曼女士1992年在台北創立文賢學會,1996年在洛杉磯創立文賢書院,長期傳承國學,期能帶動更多人修心向學傳播中國倫理思想弘揚中華文化。她藹藹學者的風範和對國學的參悟,成為無數海內外朋友的良師益友。
國學大師系列專題
錢穆 最後的國學大師
走進黃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