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農民藝術家趙德平做客《藝術人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3日 14:44 來源:CCTV.com

  趙德平的身份很複雜,首先他是一個農民,而且是一個很好的農民,因為他家裏世代務農;他是一位作家,他的劇作多次獲得各類的獎項;他是還一名團長,他率領的大廠評劇歌舞團,僅去年一年就走了全國的二十三個省,演出多達260場。團裏人都親切地叫他“老爹”,因為他把團裏人都當孩子一樣疼愛。那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在《藝術人生》的錄製現場為您揭曉答案。


  傳奇經歷

  趙德平出生在河北袁莊,是個地地道道的河北農民,他總是笑著説自己是個被撿回來的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他就很小,只有30多公分長,能裝進他爸爸的鞋裏去。1945年,趙德平剛來到這世界12天的時候,正趕上“清鄉”,鬼子要進村。他的爸爸就抱著他趕著馱著媽媽的騾子往姥姥家跑,等到了姥姥家,媽媽一看孩子沒了。爸爸就説給扔了,扔在六百坡那大溝裏了,反正這麼小的孩子也養不活。媽媽一聽,什麼都沒説,起身就往屋子外面衝,冒著日本人的子彈又把他給找回來了。那麼小的孩子,又刮大風,竟然就這麼活了下來。可能是因為先天不足,趙德平六歲才會説話,七歲才回走路

  他初中沒有畢業,原因是在學校捅了馬蜂窩。這可不是開玩笑,趙德平的教室窗戶上有一個很大的馬蜂窩,這讓來往的師生路過那裏都有點顫顫微微的。他小時候很調皮,乘老師不在,把馬蜂給捅了。結果捅馬蜂窩的時候方向給捅反了,馬蜂窩掉到教室裏,把教室裏學生都給蟄了。後來,老師讓他寫檢討,還罰站,不讓他上課,趙德平心裏不服氣,就自己跑到親戚家呆了10天,也因此而輟學。

  趙德平雖然學歷不高,可是有過不少工作經驗。雖然家裏祖傳的是木匠工夫,,爸爸和哥哥都是靠這個吃飯,但是他卻對木匠活一點都沒有感覺,怎麼學都學不好,他喜歡文藝。自己曾經當過圖書保管員,在文工團裏彈過月琴,彈過三弦,還打過揚琴,後來有在文工團裏當舞美。文工團解散了,他就被派到一所中學裏去當老師。接著也隨大流在村裏開工廠,加工零件。

  在大廠評劇團因為節目沒人看,票賣不出去,沒有收入已經瀕臨解散的時候,他又挺身而出。結果一幹就是24年,不僅劇團活了,劇團演的節目還成為在農民兄弟之中最受歡迎的節目。


  讓劇團走出困境的好戲

  電影《嫁不出去的姑娘》的原型其實趙德平自己寫的一齣戲。為了改善評劇團當時的現狀,趙德平寫了這部戲。當時憑藉這部戲,評劇參加了一次市裏組織的比賽,但是反響並不太大。但是他們並沒有灰心,趙德平想這是他們團第一部自己創作的大戲一定要把它磨練好了。接下來,他們就開始體力活和排戲兩不誤的生活。白天2/3的時間排戲,而1/3的時間蓋房。劇團裏的30間房子權勢他們自己蓋的。因為團裏好多人都是木匠出生,所以蓋房子的事情也就親自上陣,再加上資金的問題。當《嫁不出去的姑娘》復排時,因為團裏沒錢,排戲的演員都吃不上飯,當時他們就背糧上班,從家裏帶來糧食。然後把糧食換成面,當時連買菜的錢都很困難,團裏所有的人就喝白菜湯。趙德平記得,那個艱苦的時期,有一天晚上,他們正在排戲,戲馬上就要連排了,還有兩個演員沒吃上飯呢。因為家裏帶來的糧食吃完了,所以沒有東西吃。

  趙德平説要到自己家去給他們弄點糧食,他們都説不用了。團裏人就從自己的碗裏勻,大家一起把這兩個演員的飯給解決了。這兩個演員卻是哭著吃的這碗“百家飯”。

  趙德平給大家鼓勁,説“咱們咬咬牙,要成功就得吃苦。咱們今天能坐在一起這是緣分,好在咱們坐在一起,只要大家心齊,就有這個力量。”所以那段時間,團裏上上下下,每天晚上12點以前沒睡過覺,白天還要幹活。趙德平和大家用了近三個月的時間,把《嫁不出去的姑娘》這部戲又復拍了,並參加了當年年底河北的戲劇表演。真是“工夫不負有心人”,那年《嫁不出去的姑娘》這部戲拿了參加表演的所有的獎項,第二年春節又被文化部邀請進京演出。一部戲在北京長安大劇院等演了33天,反響非常大。演到第八天的時候,電影導演謝添找到趙德平,希望能和他合作,把這部戲拍成電影。這樣,一齣《嫁不出去的姑娘》的戲,在趙德平和劇團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成功排演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次經歷便成了他們的轉機,拯救了大廠評劇團的困難局面。


  第三次見面和第一次面對面

  對於《藝術人生》的編導,雖然之前並不知道趙德平有這麼多的傳奇故事,但是他們對他也並不陌生。早在製作有關已故表演藝術家趙麗蓉的一期節目中,趙德平就作為節目的特別嘉賓被請到了現場,不過那次他是坐在觀眾席上,主要負責上臺獻花。還有一次見到趙德平是他去何慶魁家裏送桔子,他和何慶魁是很好的朋友,而那天,《藝術人生》的編導又正好去找何慶魁有事。

  當趙德平作為《藝術人生》的正式嘉賓時,大家才第一次面對面的坐下來。何為面對面呢?在趙德平的劇團裏所謂的貴賓間,趙德平和他的骨幹靠著房間一邊墻的坐著,而《藝術人生》的編導就靠著房間裏對著的另一面墻坐著,感覺有點涇渭分明。編導們問一句,他就答一句,架勢有點像答記者問。直到這次,趙德平才從一個匆匆過客變成了主角。而他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樸實,樸實到節目剛錄完,編導就已經不記得第一次面對面時,他穿的是什麼衣服,就只記得是深色的。他是一個一頭扎到人堆裏就找不到了的人,雖然是個作家,但是沒有一點作家氣質。

  雖然趙德平的身體已經不在年輕,但是他的思想還是非常活躍。他是個很有親和力的人,但也會發脾氣,那是因為團裏的節目排不好,自己寫不出新的,好的節目來給觀眾看。趙德平用他身上的樸實感染著他周圍的每一個人。


  人物背景:

  趙德平,國家一級編劇,河北省大廠評劇歌舞團團長。曾擔任《嫁不出去的姑娘》、《男婦女主任》等八部影視作品的編劇,創作了《吃餃子》、《誇七爺》、《特殊邀請》等40多個小品,他的作品多次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飛天獎、中國電影百花獎等國家級大獎,一度被稱為“趙德平現象”。

  (毛毛)

責編:胡悅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