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河北等地用水權促節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31日 21:29 來源:CCTV.com

  農田灌溉用水是農村需求量最大也是最迫切的資源,但我國不少農村地區現在都面臨缺水。各地紛紛出臺措施,保證農田灌溉用水。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等地方,利用水權管理,在本地探索出了一條農業自主節水的新辦法。

  記者歐洪樂:我手裏拿的是衡水市桃城區種高村用水者協會發給每戶村民的《水權使用證》,就是這個小本子讓這裡的村民改變了中國農村歷史上幾千年來澆地大水漫灌用水無止境的舊習慣,樹立起了精打細算用水,千方百計節水的新型用水觀念。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種高村村民:這個《水權使用證》上標明了我們一家一年的用水量,生活用水和農業用水,多用了要罰款,節約了還有獎勵。今年我澆了十畝麥子地,用了節水措施,節水74立方米,村裏獎勵給了我七塊四毛錢呢

  這位村民告訴記者,為了作好水權管理,村裏安排了專門的用水管理員對每戶的用水情況進行登記,定期統一結算,超量用水將按原價的120%收取水費。未用完的水量可在一定範圍內交易轉讓。

  正在進行用水改革的還有雲南元謀縣的下雷窩村。這個村採取了村民先花錢買水票,管理員憑票放水的管理模式。結果,用水的糾紛少了,浪費現象也得到遏制。往年,他們村澆水需要10萬立方米,今年估計只需要4萬多立方米就夠了。澆灌用水的費用,也從以前的每畝300元下降到150元左右。

  

各地推廣農田節水新技術


  節水不但要靠制度,也要靠技術的進步。在江蘇、浙江和黑龍江等地,通過在農田水利中引用新技術,節水效果很明顯。

  針對丘陵崗坡地帶灌溉用水量大的情況,江蘇鎮江句容市投資20多萬元,建成了新的節水灌溉微噴系統,以後給果樹澆水時,只需打開控制閥門,自動控制微噴系統就會按照設定程序,給果樹適量噴水。用水量只有原來的一半,但效果卻和正常澆灌是一樣的。目前句容有2000多畝果樹用上了這種節水灌溉系統,一年可節水300萬立方米。

  地處海島的浙江舟山,因為水資源缺乏,開始大力推廣水稻薄露灌溉技術。過去給晚稻田灌水採用深水灌溉,會壓制水稻分蘗,而新技術通過薄露灌溉,既能促進水稻前期分蘗,符合水稻前期生長規律,又能為每畝水稻節水33立方米。目前僅舟山其中一個轄區內2000多畝的水田,就能節水66000多立方米,相當於一個中小型水庫的蓄水量。

責編:劉瓊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