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專題首頁 | 活動介紹 | 網上投票 | 往屆回顧 | 評選動態 | 媒體關注 | 候選人網談 | 解讀候選人  
候選人解讀
周小川:學者駕馭金融戰車

  提起周小川,我們首先會想到他是央行行長。可在很多經濟界人士眼裏,周小川更是一位學者。他一直致力於宏觀經濟研究,發表學術論文上百篇、著作十多部,還兩次獲得國內經濟學界的最高榮譽──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一位優秀的學者來執掌國家貨幣政策,表現會如何?我們現在就來認識一下周小川。
李金華:為8萬審計幹部潸然淚下

 23日,李金華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2003年年度審計報告。這是一份沉甸甸的審計“清單”。7個中央部委被曝光,幾十億元的資金黑洞讓人觸目驚心;長江堤防工程款大量被侵吞;體育總局動用奧委會1億多元資金用於職工小區建設。報告中的18項內容,每一項都足夠震撼。人們用“審計風暴”來形容報告所帶來的衝擊波,而處於風暴中心的李金華卻顯得非常平靜。
汽車狂人:李書福

 李書福身上透著商人的精明,也帶著農民的質樸。當初他決定造汽車的時候,有人説他吹牛,有人説他是狂人。然而,面對種種質疑,李書福卻從來沒感到過壓力。他覺得自己反正是從農村來的,失敗了沒關係,大不了回去承包幾畝地,一邊種菜,一邊種水稻,有吃有喝就行了。現在李書福當然更用不著準備回家種地了。
胡茂元:車子開進500強

 20多年前,胡茂元騎著一輛破自行車,奔波于家、工廠和學校之間,他當時最希望能拿到一個高教自學考試的學位。而他現在最大的願望,是要讓上汽帶著自主品牌,闖進國際市場。
李東生 “我變故我在”

和雅爾一樣,2004年的李東生也在國際舞臺上演繹了一場讓世界矚目的大戲,在商業舞臺上,他揮動著資本的指揮棒,指揮著TCL國際並購的交響樂。當更多的中國企業還在角逐歐洲的市場配額時,李東生卻領先一步,收購了全球第四大電子消費類企業——法國湯姆遜公司的彩電業務,締造了全球最大的彩電企業。
楊元慶“蛇吞象,不僅僅是聯想”

計算機科班出身的楊元慶,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一個談吐儒雅、隨和謙讓的書生。在聯想內部,他絕對禁止員工稱呼他楊總,誰都可以直呼其名。可就是這樣一個被人稱為懷柔老總的少帥,今年卻使出了一招誰也沒想到的殺手:與藍色巨人IBM做交易,他的算盤到底是怎麼打的呢?
任正非:“我強、我專”

任正非幾乎是中國最有靜氣和最有定力的一個企業家,但是他按照企業發展,企業生存本身應有的邏輯,把企業做成一個世界級的企業,在和跨國公司産生不可避免的對抗性競爭的時候,他屢屢獲勝,而且在國際商界看來,在中國企業裏華為是一個特別可怕的企業,非常難以對付的企業,但是實際上也是為中國贏得驕傲的企業。
候為貴:“沒有成功 只有成長”

21世紀初,全球通信業進入一個歷史發展的寒冬。絕大多數通信企業增長的神話被打破,有些企業甚至滑向破産的邊緣。而在侯為貴這間辦公室,員工們依然看到的是波瀾不驚的董事長。在國內市場,他回避了與跨國通訊巨頭正面交鋒,把目光投向國際通訊巨頭不屑一顧的第三世界國家,成功地推出了“第三世界”包圍“發達國家”的“國際鷹計劃”,成為中國第一家“走出國門”的民族通信製造企業。侯為貴把他的這一國際化戰略稱為“內斂的激情”。
王傳福: 小企業、大市場

2004年,王傳福在公眾眼前銷聲匿跡,在潛伏的1年裏,他在這座科研大廈了,拆了幾十輛名車,在上海囤積了2000多名工程師,進行汽車零部件的研究設計,目前已經取得500多項專利,説到汽車,技術先行的王傳福,毫不掩飾。
徐立華:手機行業裏的“戰鬥機”

 2004年6月,波導董事長徐立華和西門子信息與移動通訊集團總裁藍普新共同撳下了聯盟的啟動按鈕。這是中國手機廠商與洋品牌結成的第一個聯盟,按照協議,西門子將利用波導的3萬多家網點銷售西門子手機;波導則可以使用西門子品牌在國外銷售手機。戰略聯盟的成立使波導手機開始大量衝出國門。2004年,波導出口手機超過了300萬部。
張恩照:見證建行四十載

這是一場勢在必行同時也是前無古人的改革,作為開拓者,張恩照必須要直面無數全新的牽涉到法律、制度、管理、人事等方面的艱巨任務,甚至必須打破沿襲已久的利益格局,其難度可想而知。張恩照坦承,今年3月到6月,是建行股份制改造過程遭遇到的一段最為艱難、最為複雜的時期。
王憲章:金融企業的先行者

雖然身為一個資産總額6000多億的大型企業老總,但王憲章平時待人處事非常平和。在中國人壽這幾年,王憲章平均每個月要給10名最基層的保險營銷員打電話,或者互通書信。他的一條經驗是:永遠不要忘記與一線人員直接溝通。王憲章平時常説一句話,中國人壽是在游泳中學會游泳,難免會碰上嗆口水的時候。過去4年,王憲章帶領中國人壽經歷了種種風浪。王憲章在保險業已經整整幹了45年。
郭廣昌:12年增長五萬倍

郭廣昌:我們搭臺子,我就是設立一個很好的舞臺給你很好的資源,我們一起來演出。你一定要做價值的創造者,你才會是長遠的,通過創新去創造價值,通過科技去創造價值,通過管理去創造價值,你才能夠在資本市場上得到更多的支持,最終你也是獲利者。
麥伯良:世界第一的氣魄

10年來,無論中集取得了什麼樣的輝煌,麥伯良從不認為中集已經足夠強大,因為全球集裝箱的市場每年只有30億美元,對於要做世界級企業的中集是遠遠不夠的。從2002年開始,中集陸續收購國內幾家汽車配件廠,開始進軍半挂車行業。麥伯良的目標是今年實現中國第一,5年內實現世界第一。
張文中:博士後“效益”

今年42歲的張文中在業內有著學者之稱,他是中國科學院的博士,曾赴美國斯坦福大學做博士後研究。然而用張文中自己的話説,研究方向是系統工程學的他進入零售行業算得上是誤入歧途。
黃光裕:電器廠家 恨愛交加

黃光裕今年表現不俗,贏得了這些評委的關注。其實,今年以前,處事風格一貫低調的黃光裕,在外界的名聲並不響,他白手起家挖到第一桶金的故事,甚至一度流傳的頗為神秘。那他在2004年是怎麼走進公眾視野的呢?我們來認識一下黃光裕。
馬化騰:眼光獨到

馬化騰的騰訊的增長速度特別像一個神話,它的這種發展速度,是許多綜合門戶類的網站不能望其項背的,再次驗證了一條商業規律,在IT業也是一樣適用的,那就是專注才能生存。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副總監王曉暉
馬雲: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馬雲把互聯網和商業結合起來,他做商業,他不是賣眼球,他是充當了一個最廉價的中間商,讓買者和賣者直接見面,他的作用是減少中間商,消滅中間商。——中國管理科學院院士鐘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