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個稅免徵額1600 意味著什麼?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08日 22:14 來源:CCTV.com

  主持人: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27日下午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起徵點為1600元,決定將於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為期數月的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標準“全國大討論”,終於塵埃落定。這次個稅改革很明顯給個人所帶來一定的實惠,但工薪族究竟能省多少錢?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另外,這次個稅改革對於“合理避稅”有哪些影響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打開這個問號。

  郭春雨是河北省邢臺地方稅務局局長,他和其他工薪階層一樣,夫婦倆都是公務員,他的女兒是一位正在讀大學的學生,一家三口每個月的收入在4000元左右。

  河北省邢臺市地方稅務局局長郭春雨:“這樣,我一個月大約是2000元人民幣,原來就是扣除800以後,大約繳納不到一百塊錢的個人所得稅,這次按新的標準,我看了一下,大約就繳納20塊錢左右,這樣也是降低了稅負。”

  郭春雨説在河北邢臺這個城市了,月薪能超過2000元的不是很多,而少繳的這部分稅額對於家庭來説或多或少也能起到一些作用。

  河北省邢臺市地方稅務局局長郭春雨:“比如像我們這個年齡段, 一個是上有老、下有小,老人這邊兒你得需要一些補貼,一些孝敬,有一些消費,另外孩子教育的投入,以後上大學,再上研究生,甚至是出國,這一筆投入在目前中國人看得是非常重的,還有防老,再一個就是自己有一些保險。”

  郭春雨作為工薪階層的納稅人,他是這次個稅改革的受益者,但作為稅收徵管部門的管理者,他也分析了這次個稅費用扣除額的調整給地方稅收帶來的影響。

  河北省邢臺市地方稅務局局長郭春雨:“據初步測算,我們邢臺這個納稅面,個人所得稅的工薪階層的將減少73%,人數將減少21萬左右,這樣減少個人所得稅是5000萬,相當於一個中等收入的縣,在我們邢臺來説。”

  郭春雨説,隨著城市的經濟發展,每年的稅收都會增長,2004年全市稅收收入138484萬元,2005年前10個月就達到了158500萬元,所以每年減少的5000萬的個人所得稅稅收對於邢臺地區總體稅收收入來説影響並不很大。郭春雨還把這次個人所得稅的改革稱為是“一松一緊”政策,所謂“松”就是提高個稅工薪所得的扣除標準,“緊”就是加強了對高收入群體的監管。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雖説1600元的扣除額明年才開始實施,但多數工薪階層的家庭都已經對少繳的這部分稅負,做了一定的安排,在石家莊稅務大廳採訪的時候就碰到了這樣一位愛美的女士,她叫王素麗, 她告訴記者每個月的10號之前都要到稅務局來,上繳石藥集團為職工代扣繳繳的個人所得稅,在談起明年即將實施個人所得稅得稅1600元的起徵點,她顯得很興奮。

  居民王素麗:“我現在是2000多塊錢,我可能就拿100元左右的稅,這樣比以前可能少繳了七八十元錢,我覺得對我個人來説,感覺可能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是肯定無形中就增加了我的消費水平,提高了個人的生活質量,比方健身、美容、包括帶孩子購物買點書,我覺得可能無形中對我們的這個個人群體來説,提高了生活質量。”

  從800元調整到1600元,雖説對每個家庭來説,沒有增加太多的收入,但在沒有漲工資的前提下,以每人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來計算,每個月就要減少近100元的稅收,這對於工薪階層來説,一年下來也不多出1000多元的收入。

  河北省石家莊市地方稅務局第一分局局長王和平:“我覺得在這方面對個人的消費,對促進消費是有好處的,雖然説每個家庭每月省下七八十元錢並不多,可是積少成多,我覺得對這個消費市場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河北省邢臺市地方稅務局局長郭春雨:“提高扣除額以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普通老百姓的納稅負擔,稅收負擔,提高了個人的支付能力,有利於拉動經濟的增長,確實給廣大納稅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主持人:其實,個人所得稅改革涉及到千千萬萬的工薪家庭,在全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裡有一個數字我們來看一看: 2004年,河北省個人所得稅稅收總額為37.4億,工薪所得扣除標準提高後,全省將減少10個億元左右。2004年,我國個人所得稅為1737.05億元,工薪所得扣除標準提高後,全國將減少個稅收入300個億,全國的工薪階層納稅比例將從原來的65%降至26%左右,相當一部分低收入者可以免繳個人所得稅。那麼,個人到底是怎麼看待這次調整呢?中國社會調查所公佈了對個稅起徵點調整的調查結果:八成民眾贊成新起徵點,近半數人認為未調解貧富差距。

  中國社會調查所對此次個人所得稅起徵點上調在全國10城市1000名公眾中進行了電話調查。

  問題一:您對個稅起徵點由800元調整到1600元是否贊成?

  77%的公眾認為贊成,19%的公眾認為無所謂,4%的公眾認為不贊成。

  問題二:此次個稅修改首次採用了立法聽證會的方式,您認為在今後法律修改是否均應採用聽證會方式”

  57%的公眾認為應該,29%的公眾認為無所謂,14%的公眾認為不應該。

  問題三:此次個稅法的修改是否體現了稅收公平?

  45%的公眾認為體現了稅收公平;32%的公眾認為“此次個稅的修改解決了調解貧富差距、的作用”,但也有46%的公眾認為沒有起到作用。專家分析,此次個稅所得稅徵點上調至1600元,受到了絕大多數公眾的關注,並得到了較多數公眾的認可。但此次個人所得稅的調整在解決稅收公平和調整貧富收入的作用上沒有得到公眾的普遍認可,政府在這方面還需繼續努力。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圖表。工薪階層超過1600元的稅收負擔都在減輕。

  月收入 少繳稅

  1500 15

  1600 20

  2000 35

  3000 40

  4000 -6000 60

  7000 -20000 80

  25000 100

  50000 120

  主持人:其實在我國,個人所得稅還是一個年輕的稅種,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發展軌跡:

  1980年9月10日,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從此新中國第一部個人所得稅稅法誕生,費用扣除額為800元,實際納稅人只有外國在華工作人員。

  1986年9月25日,針對我國國內個人收入發生很大變化的情況,國務院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開始對我國一般公民徵收個人收入調節稅,扣除額為400元。

  1993年10月31日,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的修正案,規定所有中國居民和有來源於中國所得的非居民,均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額調整為800元,外國在華工作人員上調為4000元。

  1999年8月30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11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把個稅法第四條第二款“儲蓄存款利息”免徵個人所得稅項目刪去,開始對個人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徵稅。

  2002年1月1日,個人所得稅收入實行中央與地方按比例分享。

  2005年7月2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08月23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首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將費用扣除額從800元調至1500元。

  2005年9月27日,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舉行立法聽證會。

  2005年10月22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二審,將個稅起徵點調至1600元。2005年10月27日,個稅起徵點為1600元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

  過,決定將於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主持人:在聽證會上,有代表提出,1500元的扣除標準前瞻性不足,目前,全國11個省、市的實際城鎮月人均負擔消費支出在1200元到1600元之間,考慮到物價的變化,1500元的扣除標準,沒有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發展留足空間。 那麼,1600元的扣除標準,又能夠使用多少年呢?《個人所得稅法》今後又將如何改呢?

  1600元能夠用多久?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研究所副所長高培勇目前正在對這一課題進行研究,他認為,交稅是因為政府要提供公共服務,服務的質量是與老百姓繳納的稅款有關係。在這樣的一種平衡狀態中,稅負為零的政府等於沒有政府,稅負最少的政府不一定是好政府。而我們所需要的政府是服務和稅收大致相當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培勇:“1600元也好,800元也好,他講的是個人的基本生計的基本扣除,它取得的是企業經營的概念,一個企業生産一種産品,在交所得稅的時候,是要扣除它所支付的成本的,個人在賺取收入的時候也會發生成本,這個成本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基本生計,基本生計究竟是多少?這要取決於當時當地的物價水平和生活水平。”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有關資料測算,2004年,全國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6024元,城鎮居民年人均消費支出為7182元。按人均負擔率1.91計算,城鎮職工年人均負擔家庭消費支出為13718元,每月為1143元,具體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開支。從地區結構看,2004年,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城鎮職工人均負擔的家庭消費支出分別為1381元/月、929元/月和1012元/月。1600元的扣除標準目前已經基本涵蓋了居民的基本生活支出。

  但是如果考慮到經濟發展和物價上漲因素,1600元可能會在不久以後還不能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支出。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也表示,今後還將根據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價格指數變化等情況,適時對標準進行調整。那麼,1600元起徵點會使用多久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培勇:“我想它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就是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能夠提供給老百姓生活的物品和服務究竟是怎樣一種狀況,比如説過去的基本生活品質是什麼東西,現在的基本生活品質是什麼東西?這是不一樣的。第二個是取決於我們的物價,我們的物價漲勢會出現什麼樣的漲勢,一般來説,物價是要上漲的,關鍵是看它上漲到什麼程度。把這兩個因素加起來將在很大程度左右著我們這1600塊錢的扣除額究竟會持續多長的時間。”

  高培勇進一步分析説,其實除此之外,對於像中國這樣的經濟轉軌國家還應該加上一種東西,那就是改革所帶來的生活費用和要素的變化。比如説,十年之前我們的住房是不需要自己買的,現在是需要買的,這是基本生計扣除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比方説醫療制度的改革,過去是全部包下來的東西,現在即便是公費醫療,我們也要負擔一部分,所以基本生計費用再加上改革所帶來的生活要素的變化將在將來決定1600的調整幅度和調整的時間。

  從另一方面説, 修改起徵點對個人所得稅來説只是邁出了微小的一步,至少還有三大懸念沒有解決。

  懸念一:收入一樣,負擔不一樣,如何平衡?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培勇:“在分類所得稅制條件下,這個問題是肯定不能解決的,分類所得稅的特點是,分類稽徵,源泉扣繳。你在哪個地方拿錢,哪個地方給你扣稅。但是扣稅的人對於納稅人本身的情況可以不了解,不知道你的家裏有多少人,不知道你的負擔能力是怎麼狀況,但是如果在綜合製的條件下,由個人來申報,我們就具備這樣一種可能,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每個人的收入情況不同,他可以在加總所有收入之後列舉出他要負擔的家屬的狀況,他要支付生活費用的這樣一種狀況。然後算出他應納稅所得究竟是多少。看起來,我們説往前走,將不僅僅是高收入者自主申報納稅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要涉及幾乎所有的納稅人。”

  懸念二:全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是否有一個調節的空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培勇:“我們歷來是實行稅收立法權高度統一的,稅收立法權的高度統一要求它的稅制在全國必須是統一的。1600元在東部實施,西部往往也必須跟上。這是我們在設計稅制時候的一個基本原則,另外也要考慮到一個原則,我們現在是一個統一的市場,統一的市場一般來講,就要求各地的稅收制度也應該是一致的,否則會出現不必要的稅收競爭,比方説我這個地方扣除標準高,那個地方扣除標準比較低,那麼,大家在選擇就業地點、選擇就業崗位的時候可能就會就高不就低,因為,標準高了,他繳納的稅賦就少了,稅賦就相對少一些。在這樣一種條件下,很可能會導致因為稅制的差異會導致市場的一個分割狀況。”

  懸念三:何時開始綜合徵收個人所得稅?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培勇:“這次個人所得稅減除標準的提升,實際上只不過涉及了我們説的11類所得稅的第一類,工薪所得。其他的所得都沒有涉及,所以這只能是説我們在個人所得稅改革方面走的一小步。而且,就這一步而言,只不過解決了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的減輕問題,對高收入者來講,觸及是不大的。什麼時候真正能啟動由分類向綜合改革的這樣一個逼近的步伐,那個時候真正意義上的個人所得稅改革才會到來。”

  主持人:不少專家認為,把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扣除標準提高到1600元,也只是局部的微調,要制定一部科學、完善的《個人所得稅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主編:任速雁

  記者:寇宇紅 白亮爭

  《中國財經報道》播出時間:

  週一至週四:22:05至22:25(首播)

  週五: 23:15至23:35(首播)

  週一至週五:09:38至09:58(重播)

責編:劉瓊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