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面對新聞界(十一):海南省委書記汪嘯風:海南文明生態村有多少含金量?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3日 16:51 來源:CCTV.com

  主持人:聚焦兩會熱點,關注百姓生活,這裡是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的兩會特別節目《面對新聞界》。一提起海南大家自然會想到那旖旎的風光、豐富的熱帶海島的旅遊資源。不過在今年的兩會上,我注意到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他們關注的卻是海南的另外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海南正在創建的文明生態村的建設,為什麼他們非常關注這些問題呢?今天我們邀請來了一位權威人士來到我們的節目現場,面對大家的提問。他是誰呢?先來認識一下他。

  汪嘯風,畢業于北京礦業學院機械系,他是地道的湖南人,1990年任湖南省副省長。但他卻在海南度過了生命中年富力強的13年時光, 1993年任海南省委副書記,1998年任海南省省長。2003年4月任海南省委書記兼省長。現在是十六屆中央委員,中共海南省委書記。從常務副省長到省長、省委書記,他親歷了這個海島的起伏變遷。如今,面對新農村建設,他提出“要把文明生態村作為海南新農村的綜合創建載體”。

  主持人:讓我們以掌聲歡迎汪書記來到我們節目的現場。歡迎您,請坐。説到海南,我們大家都想到是海南的旅遊經濟很發達,不過這次兩會上,我們注意到,人們非常關注海南在文明生態村建設方面的這些經驗,我們也知道您提出,要把文明生態村的建設作為海南建設新農村的重要的載體,這句話是什麼含義呢?

  汪嘯風:這是在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以後,也就是中央發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偉大號召以後,我們對於新農村建設的含義進行了具體化,提出來了要把文明生態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綜合載體來抓。它的主要含義還是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産業發展,還有生態文化建設這些。

  主持人:今天來到我們節目現場還有很多的其他媒體的朋友,他們對於海南經濟建設也非常感興趣,帶來了很多問題,我們看看他們有什麼問題要向您提出來,好吧!哪位記者有問題要向汪書記提出來。

  記 者:汪書記你好,我是新華社的記者,前幾年我曾經去過海南,當時想體驗一下海南的農村的農家生活,但是走了幾個村子以後,卻發現臟亂差的現象比較多,説實話我當時有些失望,所以我今天想問問您,海南農村面貌現在有什麼改變?謝謝!

  汪嘯風:剛才提的這個問題,如實説也是海南農村變化過程中的一個歷史寫照,現在我可以告訴新聞界,海南省這個島上面有兩萬六千多個自然村,現在有5300多個建成了文明生態村,這應當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像我們儋州市的美萬新村,它是山上種果,山下養魚,水上還養鴨子,他把它作為這是一種生態經濟。而且我去那個村莊看,開始修了一批別墅式的農房,因為他們先富起來了嗎?當然最近又有新的發展,所以從這個角度講給了我兩個答案,一個農村的人居環境是可以改善的。第二個農民收入達到3000元左右的時候,農民就有這樣的意識。

  主持人:那麼,下面還有哪個記者有問題提出來,經濟日報的記者。

  記 者:汪書記你好,我是經濟日報記者。我想請問汪書記,文明生態村建設除了改變了當地農村環境外,給當地人的經濟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謝謝。

  汪嘯風:他們在生活上、在經濟條件上確實有了很大的改善,他除了依靠耕地獲取收入以外,也出現了很多新的産業。由於他們農莊、農村村莊環境優化了、改善了,所以這幾年出現最多的是農村的旅遊業,像家庭旅館這些方面,當然也有庭院經濟的大發展,像農戶周圍的果園,還有養家禽、養殖業都給廣大農民增加收入帶來了很多的好處。所以首先它是經濟上帶來了實惠,這也是一個重大的變化。當然,其他方面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主持人:哪位記者還有問題要提出來,財政時報的記者。

  記 者:汪書記你好,我是財經時報記者鈕建軍。我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建設文明生態村的過程中,村民的反映是什麼?因為大夥兒都知道,會有一些規矩的出現,會有一些規章制度的出現,他們是否會適應這種方式。另外一個問題可能稍微有點尖銳,就是在建設過程當中,是否有對農民過多攤派的問題,謝謝您。

  汪嘯風:這個問題在創建文明村開始的時候,就引起了省委的重視,我們始終把握這麼兩點:一個就是建設文明生態村是為了農民群眾;第二個,建設文明生態村是依靠人民群眾,農民群眾。就是始終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人為本,你在農村,他肯定要以農民群眾為本。我們把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握好的時候,就是您提到的那些現象可能就不太容易發生了。我們到現在也沒有欠賬去建文明生態村,也沒有做過農民集資的行動,因為我們很好地把握了不能增加農民的負擔,農民在自願的基礎上,通過農村群眾統一思想以後,一事一議的辦法來統一農民群眾投入的思想認識,這個情況下,再開始建設,它就避免了很多引起不必要的社會問題。


  記 者:汪書記你好,我是金融時報社的記者,我想問您一個問題,根據我所了解的資料,海南目前已經建成的文明生態村是5300個,約佔總量20%,那到“十一五”末期,海南預計建成的文明生態村將達到50%,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您將採取哪些措施?

  汪嘯風:我們考慮到這個需要政府引導,社會支持,來做這項工作。而且始終要堅持以農民群眾為主體。在前幾年我們建設文明生態過程中,各級政府大約總共花了五億三千萬,也就是説每一個自然村平均給了10萬塊錢,在“十一五”期間,我們準備把政府的投入平均每個村提高到15萬塊錢,因為這種投入水平在當前海南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看,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是還有大量投入應當是社會支持和農民群眾自己投工投勞。在文明生態村的總體投入中,我預計在40億元左右,當然,政府投入五分之一,五分之四還是靠社會和農民群眾自己的投入,在文明生態村的發展上,一定要和當時的生産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所以我們在組織這一項建設活動過程中,一直沒有下指標,也沒有搞達標驗收,但是總有一個建設目標。

  汪嘯風:你反正不管怎麼樣,你只要在建設過程中能代表先進生産力發展的要求,能代表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特別是能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件事情就可以做,就可以下大氣力去做,我們就是這麼認識的。謝謝。

  主持人:我想對於海南島我們大家有很多很多的期盼,對於海南省未來整個經濟的發展,大家也急於想從汪書記這兒得到答案,想了解地更詳細一些,但是我們節目時間畢竟有限,今天採訪到這裡結束,讓我們再次用掌聲感謝汪書記來到我們演播室接受我們採訪,謝謝。——完——

責編:史軍勝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