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張曉強:節能是中國緩解能源約束矛盾的現實選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5日 21:09 來源:CCTV.com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張曉強

  觀點: 節能是中國緩解能源約束矛盾的現實選擇。

  在中國能源約束矛盾出現的同時,中國能源利用效率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從中國國情出發,解決能源約束矛盾,一方面要開源,加大國內能源勘探開發力度,並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另一方面,必須全力實施節約優先的方針,大力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節能是中國緩解能源約束矛盾,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現實選擇,是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的根本措施,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徑,也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不下大力氣節約能源,難以支持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因此,必須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節能的重要性,增強危機感和責任感,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節能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節能優先的方針,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加快技術進步為根本,以法制為保障。以提高終端用能效率為重點,健全法規、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強化宣傳、加強管理、逐步改變生産方式和消費方式,形成企業和社會自覺節能的機制,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以能源的有效利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要大力推進工業、交通運輸、建築、商用和民用等重點領域的節能,在工業節能方面,重點推進電力、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節能,通過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和加強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交通節能方面,未來擁有增長最快的是機動車,因此要制定實施機動車燃油經濟型標準及配套政策和制度,加快淘汰高耗能老舊汽車、機車和船舶,發展高效運輸機具和替代燃料、逐步形成低能耗、高效、便捷的體系,要統籌規劃、充分發揮鐵路、公路、港口、民航等不同運輸方式的優勢、加快推進高效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貫徹落實《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大力推進節能降耗。

  推進節能降耗,建設節約型社會,為實現規劃目標,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採取措施,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工作。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提出的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通過有效實施,實現節約2.4億噸標準煤的目標。今年,起動節約和替代石油、熱電聯産、餘熱利用、建築節能、政府機構節能、綠色照明、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等七項工程。

  二是抓好重點耗能行業和企業的節能,突出抓好冶金、煤炭、電力、石化、建材等重點耗能行業。國家將重點抓好一千家高耗能企業,提出節能降耗目標和措施,加強指導。

  三是加快結構調整,淘汰落後。合理調整産業結構和産品結構,大力發展低耗能的第三産業和高新技術産業,用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堅決制止高耗能行業盲目投資和低水平擴張,大力調整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發展潔凈煤技術。

  四是制定和實施強化節能的激勵政策,研究制定鼓勵生産和使用節能産品的稅收政策以及節能型建築的經濟政策,研究制定鼓勵生産和使用低油耗,低排放車輛的財稅政策,調整高能耗産品的進出口政策。加大公共財政對政府機構節能改造的支持力度,逐步擴大節能産品實施政府採購的範圍。深化能源價格改革,形成有利於節能,提高能效的價格機制,重點是推進電價、熱價和天然氣價格改革。

  五是是加大依法實施節能管理的力度,要完善節能的相關法律,並制定配套法規和政策,包括修訂節約能源法,加快制定石油節約、建築節能的法規。加快制定強制性産品能效標準,包括工業能耗設備、機動車、家用電器、照明器具等。要修訂和完善主要耗能行業節能設計規範、建築節能標準,提出建築物製冷、採暖、溫度控制指標,建立和完善節能監督機制,加大執法監督力度。

  六是推行節能新機制,包括實施能效標誌管理,引導用戶和消費者購買節能型産品,促進企業加快高效節能産品的研發,做好電力需求側管理,優化用電方式,提高終端用電效率。要促進五節能技術服務體系的發展,為企業實施節能改造提供從診斷、設計、融資、改造到運行管理等一條龍服務。推動建立節能投資擔保機制,推行節能自願協議,推動企業採取自願方式實現節能目標。

  七是政府機構&&節能。建立政府機構能耗統計體系,明確能耗定額標準,重點推進政府建築物和採暖、空調、照明系統節能改造,推行政府機構節能採購,充分發揮示範和&&作用。

  八是強化節能宣傳,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誌、互聯網等各種媒體,以及舉辦專題講座、研討會、經驗交流會、成果展示會、典型案例剖析和印發宣傳品等多種形式,提高全社會對節約能源重大意義的認識。

  九是擴大在節能降耗領域的國際合作,包括繼續引進、消化、銷售高能效、低排放的設備、技術和工藝,學習節間國際成功的節能減排、政策機制、管理法規和組織實施經驗。鼓勵和引導外商在高能效産品製造、節能設備與技術,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潔煤技術等領域的投資。

責編:劉瓊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