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都市偶像劇:批量生産的現代愛情童話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5-6-29 22:40:35



中國偶像劇的發展及存在的不足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日韓偶像劇的風靡使中國也出現了相同類型的電視劇,請兩位嘉賓簡單介紹一下都市偶像劇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特邀嘉賓:周 涌】你要説整個大的中國的概念的話,其實中國這種青春偶像劇挺多的,也挺早的。早年瓊瑤的那些作品就是青春偶像劇的前身。但是作為電視來説,中國的青春偶像劇起步比較晚,基本在90年代以後,最早開始完全是模倣日韓劇,像《真情告別》和《將愛情進行到底》等。這是完全的引進和模倣。但是當時這些電視劇播出以後,並沒有形成熱潮,我覺得與整個中國電視觀眾的群體有關,我覺得中國到現在青春偶像劇是到了一個發展的契機,我有一個觀點,就是我覺得中國當年看日韓的少男少女,現在已經進入30來歲了,他們進入了主流的電視群體,他們能接受熒幕上的青春夢想,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近幾年的青春偶像劇越來越多,整個收視市場是越來越好,我相信過幾年以後,或者説今後一段時間,中國的青春偶像劇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發展。

    【小靈通2004】在韓流席捲中國的時候,比起韓劇童話般的意境,有人撰文説,中國偶像劇中流露出過多的“傲慢”與“偏見”,這些俊男靚女會存在地域偏見、學歷偏見、職業偏見等,“在這些有色眼鏡的透視下,通過再三強化渲染這些愛情之外的矛盾衝突,劇情倒是有了,但青春偶像劇的美卻可能沒了”。請問嘉賓對此怎麼看?
  
【特邀嘉賓:劉 婷】確實有這樣的現狀,認為職業上、生活上居高臨下的生活狀態才能夠擁有青春,認為這種高學歷的可以對低學歷的持一種傲慢的態度,認為高職位的可以對奮鬥中的青年人持一種偏見和傲慢,是中國偶像劇當中存在的人物設置的現象。這些衝突都是虛假的,是不符合中國現實的,是對青春的一種誤解,所以它不可能擁有青春的美和青春的感動。

  【鑫飛馬】南方日報刊載文章稱,偶像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俊男靚女,在踏上社會沒多久後,都能憑自己的實力贏得事業的一片天空,愛情上更是大豐收。劇中的人物都出身不凡,衣著光鮮,出有名車,入有豪宅。他們很少工作,自然也更少學習,他們生活的全部就是和戀人一起吵吵鬧鬧、卿卿我我,進不完的酒吧,花不完的銀兩。這種與現實生活嚴重脫節的劇情誘導少不經事的孩子們做起了“白日夢”:都幻想能不勞而獲,住豪宅開名車,幸福生活很容易得到。不知大家對此有何評價?請問這種脫離現實充斥奢華粗糙偶像劇把青少年引向何方?
  【特邀嘉賓:劉 婷】我個人認為現在中國的偶像劇還是一個初級發展階段,還不成熟。他們很不成熟的一個顯著表現就是盲目的克隆韓國和日本的類似于你所説的諸多問題,也是中國的偶像劇不受歡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很多日韓劇確實存在這樣的狀況,但是日本和韓國的經濟比中國經濟高得多,我看到一份資料是這樣的,今天的韓國劇佔領了我們絕大多數的偶像市場,日本偶像在中國電視劇市場上已經沒落了,韓國的人口是中國的三十分之一,但是他們的經濟高出我們四十倍,所以他們有條件可以達到這樣的生活狀態,而中國的青年人和青少年沒有這樣的生活狀況和背景,所以這樣一個電視劇當中的人物出現是不符合現實的,也是中國電視劇沒有深入人心、沒有喚起共鳴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的青春偶像劇在人物的類型塑造上需要本土化,需要符合中國現實的生存背景,青年人應該通過奮鬥去獲取他們的生活價值。

  【麵包屑兒】兩位嘉賓看偶像劇嗎?都説是港臺倣日本,大陸倣港臺,你們覺得我們現在的偶像劇是否有這種跟著人家跑的現象?
  【特邀嘉賓:周 涌】我覺得跟著人家跑很難免,就像中國的汽車和電器都有倣造的情況,我覺得另外一個方面的問題是創作,創作是沒法跟人家跑的,因為電視劇始終是創作者表現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所表現的生活所面對的觀眾都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真正的跟著跑是不可能的。我感覺整個偶像劇的製作作為産業來説是跟著日本或者韓國跑,但作為創作來説跟著跑不太可能。

  【潘高峰2】其實我們內地也不缺乏帥哥美女和有能力的導演,可為什麼都市偶像劇就沒能像港臺、韓劇引起太大的反響呢?

  【特邀嘉賓:劉 婷】太多原因了。青春偶像劇,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情感戲,情感戲很難拍,感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而這種亮麗的帥哥美女是形式問題。我覺得應該是僅次於情節的一個方面,所以我覺得為什麼不能夠引起像韓劇和日劇那麼大的反映,關鍵是情節塑造上,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演員的表演上也是有所欠缺的,用趙寶剛的話説就是演員缺少純凈和單純,好象有些歷經殺場的感覺,這種形象跟單純的童話式的偶像劇是有距離的,比如像《東京愛情故事》的兩個男女演員,他們都是十五歲、十七歲就已經入道了。

  【小甜甜CC】由於其快速製作、即興表演、劇情簡單、粗糙但生活化這些特點,這類劇集針對的受眾只可能是年齡層較低的初中生”。但現在我看觀眾層次不僅是初中生,是老少皆宜。兩位嘉賓認為呢?
  【特邀嘉賓:劉 婷】個人認為,青春偶像劇是以青年人的生活為主要的描寫對象,但是觀眾定位並不僅僅定位於青年人,任何能夠令人感動的劇集都應該是面對全體觀眾的。我想青春偶像劇僅僅是面對青年人的觀眾定位,也是對青春偶像劇的片面理解。

  【潘高峰2】因為海岩的緣故,許多人愛上了偶像劇,繼而也迷上了偶像劇的男女主角。看來偶像劇對觀眾的影響還是真大呀!專家對此怎麼看?
  【特邀嘉賓:劉 婷】的確這樣。偶像劇確實成了今天最受歡迎的、市場份額最大的一個劇種,海岩的劇為中國偶像劇的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而且他開拓了中國偶像劇的題材,使偶像劇跟其它的劇種類型嫁接,有了一個算是比較成功的嘗試。
  【潘高峰2】不知你們認為海岩的偶像劇有什麼特點?
  【特邀嘉賓:劉 婷】海岩劇最大的特點就是把青春偶像跟涉案融合起來。

  【種高粱的人】暑期即將來臨,偶像劇氾濫,“愛情”成為關鍵詞,會不會對誤導青少年?
  【特邀嘉賓:劉 婷】好的青春偶像劇不會誤導青少年,而恰恰是給青少年提供了一個遠遠美好于現實生活的純凈的真摯的愛情世界,而這種純凈的真摯的美好愛情也是我們每個人所嚮往和追求的,所以怎麼會誤導呢。不否認個別的偶像劇靠自己的外部條件或者不勞而獲的手段去追逐愛情,這也是我們創作中儘量避免的。
  【如果我有一匹馬】關鍵是青少年如何看待偶像劇中的“愛情”?我很關注青少年在觀看偶像劇的過程中採取的解讀策略及産制意義。兩位老師有沒有做過這方面的研究?介紹一下好嗎?
  【特邀嘉賓:劉 婷】具體的受眾問卷研究沒有做過。這是一個心理學的問題,準確的講應該去做大量的心理學的調查才能夠得出他們的心理過程的分析。

  【種高粱的人】都市偶像劇往往靠都市男女的情感世界來吸引人,在錯綜的感情糾葛中,難免會引發出一段愛恨情仇、生死依戀的情感故事來,不知這會對現實生活中的觀眾,尤其是青少年是否會産生不良影響?
  【特邀嘉賓:周 涌】我覺得不會,我覺得不是真正的所謂的把生活和戲完全分不開的觀眾還是太少太少。而且我覺得青春偶像劇錯綜的感情戲,有你所説的愛很情仇、生死依戀,但幾乎所有稱得上青春偶像劇還都是積極向上的,還是向善,還是謳歌青春愛情的,我覺得這些東西對青少年來説不是不良影響。


責編:羅石曼、張麗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