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精神健康的運動處方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30日 15:41
(一)運動與精神健康
運動與精神健康之間關係的研究是近幾年才開始的,有關的研究報道相對較少。由於對精神疾病的診斷的標準較難掌握、以及實驗設計存在的問題,常使實驗結果頗具爭議。儘管如此,運動對多種精神疾病而言,仍然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治療手段。這主要是基於運動鍛鍊對控制焦慮症、抑鬱症症狀有積極作用。此外,運動鍛鍊對預防精神疾病也有積極作用。CAMACGHO等人發現:中小強度的有氧活動,對精神健康既有短期的作用,也有長期意義。不參加運動的非抑鬱症的人,將來很容易發生抑鬱症。不參加運動本身就是導致抑鬱症的重要因素。
根據目前的研究,可將運動對精神健康良好作用的機制歸納如下:運動有助於對日常精神壓力的轉移;運動為參與社會交往提供了媒介;運動為自我實現提供了機會;運動改善了體質及體成分,因而增加了自尊;運動增加了中心體溫,改變了腦內的神經遞質,使肌緊張減少;由於內啡肽的分泌增加,而使精神狀態改善;由於腎上腺素、多巴胺、五羥色胺比值的改變而使心理狀態改善。
(二)運動量、運動強度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研究表明大強度運動可能對精神健康不利,如在過度訓練時運動員常出現精神及心理方面的變化,如有些運動員有焦慮及抑鬱的表現。另外,有文獻報道:有些人對運動有"負性成癮性",即為了運動不顧損傷、不惜家庭、事業,如果停止運動則會出現較嚴重的停訓症狀,這應該引起注意。
(三)保持精神健康的運動處方
對於那些身體基本健康(檢查無疾病發現者)、年齡40歲以下、競爭激烈,責任重大,工作繁忙,精神壓力較大而沒有鍛鍊經歷的人,其運動處方可參考心臟體療康復鍛鍊的運動處方進行鍛鍊。但應特別強調選擇中小強度、時間較長、遊戲性較強、沒有身體接觸的有氧鍛鍊項目來進行鍛鍊。如散步、蹬山、慢跑、游泳、交誼舞、太極拳;或羽毛球、乒乓球、網球、門球、高爾夫等等。
對於40歲以上,沒有鍛鍊經歷的人來説,制定運動處方必須慎重,應對不同個體健康狀況進行客觀評價,在此基礎上,由專業人員制定運動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