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世週年系列評述 反傾銷應訴民企爭先
——國際市場篇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10日 09:32)
中華工商時報消息:對於中國企業來説,無論是對外發起反傾銷還是應訴國外反傾銷,都是入世後亟待補上的重要課程,但是,如何更好地應對國外反傾銷顯得更重要一點。原因有二:第一,從相關數據看,截止到今年10月我國遭到外國反傾銷調查已達502起,但對外反傾銷調查只有21起。兩者的巨大差異促使中國企業首先要做好應訴這門功課。其次,入世後的中國企業面臨著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的重任,應訴反傾銷調查的能力是檢驗一個企業能否保住海外市場的重要標準,一個企業,如果連國外的反傾銷都應付不了,只能是處處挨打,很難在國際市場立足。
入世一年來中國企業在反傾銷領域的表現,也印證了這樣一個現實。與對外發起反傾銷的企業相比,應訴國外反傾銷的中國企業表現得更為積極、活躍,反映在媒體上,他們的曝光率遠高於對外反傾銷的企業。尤其是,中國的民營企業表現最突出。
記者認為,如果沒有新的重大新聞發生,2002年中國企業應訴國外反傾銷有4大案件頗具代表性:
(1)彩電重返歐盟;
(2)打火機企業在奮力遊説CR法規失敗後積極應訴反傾銷;
(3)福耀玻璃勝訴加拿大反傾銷指控並成立研究中心回饋社會;
(4)廈門東林公司在節能燈案中積極應訴併發表公開信質疑歐盟對華反傾銷政策。
以上4個案件,除了彩電案中既有國營企業又有民營企業外,其他3案中出面應訴國外反傾銷的全部是民營企業。這些案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表現出了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出色的庭外活動能力,這些庭外活動不僅對案件起著重要的作用,還具有更廣泛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在彩電案中,中國7家企業與歐盟達成的諒解實際上是談判的結果。這個談判,最開始是與荷蘭飛利浦公司談,而作為該案起訴方之一的飛利浦之所以願意坐下來與中國對手談判,關鍵原因還在於中國媒體對其進行了高強度的批評,直接影響了該公司的在華利益。該案就像一個連環套一樣,媒體、律師、控辯雙方的企業幾經較量,直到最後達成諒解,大多數的工作是在法庭外完成的。
打火機案可以説曆盡曲折。歐盟方面先是以保護兒童為由準備出臺CR法規,以溫州民營企業為代表的遊説團緊急出動,在2002年初遠赴歐盟進行了長達17天的遊説,但不幸的是,這次遊説沒能説服歐盟放棄CR法規。不但如此,在CR法規通過之後,歐盟生産商不依不饒,又發起了反傾銷調查申訴。中國打火機企業並沒有因為遊説的失敗而氣餒,有5家企業積極應訴,結果,這5家全部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從而在應訴中佔據了有利位置。
福耀玻璃應訴加拿大和美國反傾銷案以豪華著稱,據福耀集團老總曹德旺介紹,兩個案子花去了200萬美元的費用,這個數字,一般的中小企業是難以承受的。更具社會意義的是,在加拿大案件勝訴之後不久,福耀集團聯手外經貿大學W TO研究院成立了國內第一家以企業命名的“福耀反傾銷研究中心”,這個非營利性質的中心以協助中國企業應訴國外反傾銷調查為主要職責,並將於中國入世一週年之際舉辦高規格的反傾銷論壇。福耀反傾銷中心的成立是該集團回饋社會的行動,受到包括外經貿部龍永圖副部長等領導和社會各界的讚賞。
與以上三個案件相比,廈門東林公司董事長賈強更像一個有勇有謀的鬥士。面對歐盟發起的針對中國節能燈的反傾銷復審,東林公司一方面積極應訴,同時發表公開信,對歐盟的對華反傾銷政策提出強烈質疑。東林的公開信可謂切中要害。中國企業之所以在應訴國外反傾銷調查時屢屢敗訴,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是關鍵中的關鍵。雖然東林公司是一家規模不大的私營企業,但是賈強的公開信卻道出了所有中國企業的心聲,因而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相關中國企業的強烈共鳴。而且,這是第一次有中國企業公開發表對外國反傾銷政策的質疑,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長久以來,中國相關部門、專家和媒體一直在批評中國企業面對國外反傾銷時,採取消極逃避的策略,但是這種情況在中國入世後的2002年度得到顯著的改觀。從彩電案的談判、到打火機的遊説,再到福耀玻璃成立研究中心,再到廈門東林的登高一呼,中國民營企業獨領風騷,展現了靈活、務實、積極的應訴策略。鋻於應訴工作的艱難和各種複雜的客觀環境的制約,我們不便妄下斷言説入世第一年中國企業的應訴是優秀的或者是合格的,但是毫無疑問的,在上述4個案件中,中國民營企業的行動已經為其他兄弟企業作出了榜樣。(記者 王義偉)
責編:范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