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自己榨出來的,石有知道楊麗敏的土豆汁不僅在味道上不同,成份肯定也有所區別。他上網搜土豆營養的各種資料,甚至翻出基礎的醫學書籍惡補。越了解,石有就越想做土豆汁,可朋友員工知道後,都勸他別衝動。
員工王海瑞:把那個做成澱粉,這個我們都知道。做粉條,還有做菜。但是馬鈴薯汁也真的挺奇怪的,怎麼弄出來,還有以後的作用是啥?
朋友張焱:慎重點。這個東西萬一不認可的話,投入這麼大,這個風險是很大的。
朋友蘇建勇:釘鞋匠攬了個火車頭。失敗比成功概率大。不是你能做成,需要團隊,需要科研隊伍,需要銷售隊伍,不是他一個人能去做的,需要領導兩個部門你才能做成。
大家的顧慮其實石有心裏很清楚。土豆汁如果啟動,要動用澱粉廠的全部積蓄,更要庫存大量種薯作為優質原料。而一旦出了問題,不僅會損失錢,還會流失許多種薯的客源。
考慮了三個月,2013年3月,石有終於撥通了楊麗敏的電話。
楊麗敏:他就突然間打電話説,咱們把這個事兒啟動吧。我説啟動你總得有個説法吧。他是實業家,他又沒有那麼多毛病。其實我們倆就很簡單、很單純的就達成了協議。
協議一達成,石有先投三百萬元進行小規模試驗。經過半年時間,五噸樣品一生産出來,石有便信心十足的逢人就送,卻被很多人潑了冷水。
朋友張焱:我最大的顧慮是哪?第一,如果你定價很低,不認可。定價很高,還不容易認可。所以你的定價和價值怎麼能摸準市場,能讓百姓接受。這個太難。本身你想,土豆嘛,定的高了,人家覺得,你從土豆中提點東西,這麼貴。訂的太低,本身投入成本挺高,實際上。
妻子:咱們有現成的土豆就行了,還用他榨汁,還多加一層工序。
石有根本沒把這些話放在心上,他在呼和浩特市區四處奔走辦理相關證件,並投資五千萬開始建廠生産。
楊麗敏:有魄力,確實有魄力。而且他有魄力,我也很小心,很謹慎,我説我們每一步不能有閃失。
石有:如果不難的話,好做的事輪不到我做。
剛開始建廠的時候,因為沒有可參照的模板,石有用盡方法,參觀食品、制藥等各種相關工廠,研究用什麼機器才能將土豆汁最大化做好。有一些儀器甚至是直接從國外購進的。石有投入大量資金,就是為了做好土豆汁。可這時候,楊麗敏又提出了一個增加成本的要求,這讓石有犯了難。
楊麗敏:我説塑料瓶子堅決不能用。我就一直抵制。所以我們唯一的就是玻璃瓶,玻璃瓶造價就高了,一個玻璃瓶將近四毛錢。
石有沒想到,投資到這裡連瓶子都要增加成本。根據土豆汁的特性,他又和楊麗敏一起試驗,排除了塑料、鈦合金、不銹鋼等材質。最後,石有還是選擇了玻璃瓶。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08日 22:10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在土豆主産區內蒙古,有一位土豆達人叫石有,他做了一輩子土豆的相關産業,做過土豆設備、賣過土豆澱粉、也種過土豆,可現在,他不做吃的土豆了,他要把土豆喝掉。本期節目帶你看石有如何從土豆中喝出商機! (《致富經》 20160308 土豆喝出的新商機)